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085篇
  免费   39744篇
  国内免费   22954篇
耳鼻咽喉   3954篇
儿科学   6292篇
妇产科学   2231篇
基础医学   22761篇
口腔科学   7878篇
临床医学   46692篇
内科学   31926篇
皮肤病学   4203篇
神经病学   8379篇
特种医学   15736篇
外科学   34155篇
综合类   111978篇
现状与发展   86篇
预防医学   46239篇
眼科学   4517篇
药学   48931篇
  625篇
中国医学   41809篇
肿瘤学   17391篇
  2024年   1549篇
  2023年   4992篇
  2022年   12731篇
  2021年   16014篇
  2020年   13909篇
  2019年   7253篇
  2018年   7807篇
  2017年   10998篇
  2016年   8291篇
  2015年   15243篇
  2014年   19907篇
  2013年   25302篇
  2012年   36881篇
  2011年   39131篇
  2010年   35386篇
  2009年   31845篇
  2008年   32131篇
  2007年   30845篇
  2006年   27212篇
  2005年   21494篇
  2004年   15117篇
  2003年   12291篇
  2002年   9312篇
  2001年   8588篇
  2000年   6392篇
  1999年   2303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下前牙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桩核冠修复后的下颌中切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UG软件与ALGOR软件相结合,对层厚为0.2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模型共有单元45153个,节点27763个,可以根据要求任意旋转、缩放、透视、剖开,进行多种方式观察;并可以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对模型进行修改和调整,来模拟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联冠修复以及各种约束和加载条件下前牙的力学反应。结论: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UG自由曲面功能以及ALGOR软件相结合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临床口腔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下颌前牙不同牙周情况下的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依据颅眶创伤畸形诊断分类选择相应术式予以整复,并通过规范化治疗改善整复疗效。方法:81例创伤性颅眶畸形均经三维cT确诊为颅-眶-颧颌骨折和畸形。将其分为适合于选择手术术式的四类:①颅骨缺损;②眶壁爆裂骨折;③普通眶周骨折;④复杂眶周骨折。结果:①颅骨缺损12例(14.8%),采用自体肋骨或颅骨板移植获得良效;②眶壁爆裂骨折16例(19.7%),手术还纳眶内容、封闭疝孔、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位置;③普通眶周骨折21例(25.8%):以骨缺损形态体积相同的骨组织修复,无骨质缺损者则截骨,使骨折段复位固定;④复杂眶周骨折32例(39.5%):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线将眶-颧-颌复合体复位;眶粉碎者,应用CAD/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人工骨眶,手术效果良好。本组所有病例未出现植骨坏死、外露、畸形复发、眶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骨缺损的整复仍以自体骨移植、钛网修复效果较好。眶爆裂骨折晚期畸形以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矫正复视、眼球复位为主。普通眶周骨折:采取截骨、植骨或生物材料植入修复的手术方案。复杂眶周骨折晚期畸形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段,复位颅面骨结构形态。典型的Le Fort型骨折,宜采用Le FortⅠ~Ⅲ型截骨手术。  相似文献   
993.
改良消蚀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改良消蚀法制备一种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微粒,并对其相容性加以评价,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制备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应用机械法切除猪真皮乳头层,结合消蚀法和冻融法除去网状真皮中的所有细胞制备成ADM,将ADM搅碎成颗粒状,对其做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埋藏实验检验其相容性。结果:该方法制备的ADM微粒韧性好,细胞去除完全,胶原三维稍松散但结构完整,无基底膜和乳头层。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其基本无毒性,成纤维细胞在ADM微粒上增殖良好,皮下埋藏试验未见明显排异反应,ADM微粒能诱导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结论:用改良消蚀法制备的ADM微粒抗原性低、相容性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支架和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安氏II类错畸形的成人患者和青少年患者共362例。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头颅定位正位片。对面高、面宽等19项测量项目做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安氏II类青少年患者与正常青少年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较小,但无统计学差异。②安氏II类成年患者与正常成年人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安氏II类患者下颌骨在青春发育期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结论:安氏II类错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发育,使面部畸形程度更加严重。本研究得出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对正颌外科和正畸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泰勒宁片和科洛曲片对隆乳手术后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共完成60例,其中A组30例予泰勒宁片,单次1片;B组30例予科洛曲片,单次1片。结果:泰勒宁片对隆乳手术后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疼痛总有效率可达96.7%,科洛曲片的总有效率可达83.3%。服药后泰勒宁片组的疼痛强度差均高于科洛曲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科洛曲片组高。结论:泰勒宁片为中强度镇痛药,对于隆乳手术后引起的中重度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3例瓣周漏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PPL)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2月至2005年12月25年间诊治的63例PP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二尖瓣位34例,主动脉瓣位29例,全部行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PPL的诊断方法和临床分型以及术后早、晚期死亡率、死亡原因和并发症等.结果 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1例(17.5%),死亡5例(7.9%).58例中随访55例,失访3例,晚期死亡5例;长期生存50例,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超声心动图随访未发现PPL复发.结论 应重视PPL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诊断方法和临床分型的研究.临床中一旦诊断明确,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PPL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6年1月应用闭合复位、小切口DHS固定治疗3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72~92岁,平均81.5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先将1~2枚克氏针经皮通过大转子打入股骨头上部.另将1枚导针按135°颈干角打入股骨头中央,在导针下做一长约4~5.5 cm纵切口,经导针拧入粗拉力螺纹钉.拔出导针将带套管接骨板沿肌层下插入,并将接骨板的套管套入螺纹钉的尾端.[结果]手术时间40~75 min,平均60 min.术中平均出血55 ml.术后与术前血红蛋白值比较无明显变化.37例均获11~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轻度髋内翻2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及旋转畸形.按董纪元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6%.[结论]小切口DHS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36例宫颈癌组织aFGF 及其受体FGFR1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并以不同浓度的aFGF 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genistein诱导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液体闪烁测定蛋白激酶C(PKC)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活性.结果 aFGF mRNA 和FGFR1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233±0.064)和(1.168±0.103),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Ⅲ~Ⅳ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随着aFGF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PKC及ERK 活性随之升高,与aFGF浓度呈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抑制细胞内PKC及ERK 活性,与genistein 浓度亦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提示aFGF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其受体具有TPK活性,TPK激活后可进一步激活PKC和ERK,进一步证明PKC及ERK确是TPK的下游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999.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液透滤清除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对2002年7月至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血滤组(HF组)85人,非血滤组(NHF组)93人。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和全身表现,观察各时相点促炎细胞因子血清IL-6的测定值的差异。结果HF组与NHF组比较: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为(18.8±4.2)hvs(89.7±28.1)h(P〈0.05);治疗后第10天APACHEⅡ积分为(5.5±3.6)分vs(13.8±3.8)分(P〈0.05);住院天数和医疗费为(28.2±12.4)天vs(42.4±11.2)天和(4.38±2.8)万元vs(7.46±2.2)万元,(P〈0.05)。治疗后各时相点血清IL-6检测结果:HF组较NHF组显著降低(P〈0.05);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47%vs.36.28%和4.28%vs.12.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短时血滤有利于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使病情减轻,降低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