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造成HepG2细胞急性损伤,观察甘草甜素(glcyrrhixin,GL)对此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予不同终浓度的甘草甜素预保护30min后,TNF和ActD共同作用HepG2细胞12h,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m blot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Be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TNF-α和ActD共同作用12h可造成HepG2细胞急性损伤,电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核浓缩、微绒毛消失等凋亡细胞特征,而100μg/mL GL保护组未见;另外,Westem blot检测显示,给予不同浓度甘草甜素预保护后,损伤细胞内Caspase-3的32kD酶原表达逐渐增加,17kD活性成分表达逐渐减少,同时Bel-2表达逐渐增加,Bax表达逐渐减少。结论 TNF-α作用12h后诱导的HepG2细胞急性损伤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超微结构改变,甘草甜素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抑制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较为成功的羊等大型动物宫内移植方法相比,利用小鼠等小型动物宫内移植异种造血干细胞仍面临困境,在外周血内检测到的异种血液细胞重建率仍在1%以下。目的:观察小鼠卵黄囊移植人脐血来源CD34 造血干细胞后的异种造血重建效率,并与腹腔移植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移植实验,于2007-10在北京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新生儿脐血取自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ICR小鼠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孕8.5d鼠8只,孕12.5d鼠9只。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人CD45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仪均为BD公司产品。方法:采用Ficol1法梯度离心获得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分选系统纯化获得CD34 细胞。将孕8.5d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并暴露子宫,显微镜下抽取5~10μL脐血CD34 细胞(5×104个),缓慢注入胎鼠的卵黄囊中。相同操作条件下将等量脐血CD34 细胞注射到孕12.5d胎鼠的腹腔中。快速抽针,将孕鼠子宫归位并缝合腹腔,继续妊娠,等待分娩。待小鼠出生后3个月,经尾静脉取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人CD45单克隆荧光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表面标记CD45的表达,通过其阳性率判断人血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重建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移植方式对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CD34 细胞通过卵黄囊移植方式共获得健康出生小鼠52只,3个月后86.5%(45/52)小鼠CD45呈阳性表达,嵌合率高达4.34%。通过腹腔移植方式共获得健康出生小鼠48只,3个月后81.3%(39/48)小鼠CD45呈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卵黄囊移植方式(t=2.363,P<0.05)。结论:早期卵黄囊移植可以获得人造血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长期重建,效果优于腹腔移植,同时也证明了通过胎鼠卵黄囊移植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取得人源化造血系统小鼠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羊胎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观察羊胎素对其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羊胎素高、低剂量组胸腺、脾脏指数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均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增强,血清溶血素生成值亦提高.[结论]羊胎素具有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ThehepatitisBvirus (HBV)isamajorpathogenofchronicinflammatoryliverdiseaseandlivercirrho sisandisknowntobeinfectedtothehepatocytesviaHBVspecificreceptors[1] .However ,thespecificre ceptorforHBVhasnotyetbeenidentified .TheHBVenvelopsconsistofthreerelatedprote…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确定9种金线莲资源的染色体倍性及进行核型分析。为进一步大范围开展金线莲不同遗传资源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也为金线莲的优良资源筛选和品种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福建等省广泛种植的9种金线莲资源,分别命名为GXHZ、GXJX、GXDY、FJQG、FJTN、FJTN1、FJCY、FJSM、FJJY,通过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详细鉴定不同金线莲资源的倍性特征。同时,采用改良后的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不同金线莲染色体标本,详细解析不同金线莲资源核型类型。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在以2倍体石斛为对照时,本研究所用的9种金线莲资源材料皆为4倍体。不同资源染色体制片观察结果发现9种不同金线莲的核型分类均属于2B型,其中,GXHZ的核型公式为2n=64m+16sm;GXJX为2n=78m+2sm;GXDY为2n=1st+20m+19sm;FJQG为2n=18m+22sm;FJTN/1为2n=68m+12sm;FJTN/2为2n=29m+11sm;FJCY为2n=38m+2sm;FJSM为2n=14m+26sm;FJJY为2n=74m+6sm。核型聚类9种不同金线莲似近系数范围介于0.027~0.107之间。结论:本研究所选取的金线莲为4倍体,核型聚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金线莲资源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6.
自溶性微针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最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心平肝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用Diamonsi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乙腈-0.1%磷酸(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18~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36%(n=6)。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清心平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
胎盘粉制剂的免疫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药胎盘粉制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了正常及免疫受抑小鼠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几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胎盘粉制剂能使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明显提高(P<0.001);能明显增加免疫器官重量(P<0.001,P<0.05);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P<0.01);使血清溶血素生成值显著提高(P<0.01)。结论:说明中药胎盘粉制剂具有提高小鼠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所有首次到医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实行免费筛查;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方法进行初筛,阳性血清送至市性病防治中心,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等方法进行确认。结果2003-2005年深圳市共筛查418871名孕妇,筛查率为94.7%,确诊梅毒阳性孕妇2019例,平均感染率为0.48%。梅毒阳性孕妇94.2%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孕妇文化程度93.6%为高中以下,初中显著高于其他学历(OR=9.515);孕妇中63.4%的职业为商业服务和无业,显著高于其他职业(OR=8.628);孕妇中89.5%为外来人员,高于本地户籍者(OR=8.733);孕妇首诊孕周越大感染率越高。结论深圳市孕妇人群梅毒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与职业、学历、户籍、首诊孕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第11期刊登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撰写的<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一文,该文适用年龄范围为0~1岁婴儿,文内药物治疗中说:"婴儿期抗组胺药物的选择,以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为主,代表药物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异丙嗪".我们认为,把异丙嗪推荐作为0~1岁婴儿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值得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