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1篇
  免费   3117篇
  国内免费   2374篇
耳鼻咽喉   342篇
儿科学   434篇
妇产科学   369篇
基础医学   3771篇
口腔科学   591篇
临床医学   4256篇
内科学   4476篇
皮肤病学   384篇
神经病学   1612篇
特种医学   1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906篇
综合类   566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2601篇
眼科学   895篇
药学   3534篇
  18篇
中国医学   1996篇
肿瘤学   250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1565篇
  2020年   1226篇
  2019年   1074篇
  2018年   1118篇
  2017年   1126篇
  2016年   1023篇
  2015年   1462篇
  2014年   1908篇
  2013年   1802篇
  2012年   2603篇
  2011年   2793篇
  2010年   1838篇
  2009年   1502篇
  2008年   1925篇
  2007年   1894篇
  2006年   1733篇
  2005年   1673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1040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4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开He患者的舌位置有无特征性变异。方法:利用舌背碘油造影方法,增加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上舌背的显影效果,在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上以舌体在固有口腔内的相对位置确定舌体的位置,通过开He与正常He者知位置的团体t检验比较,找出开He患者的舌位置变异特性。结果:开He患者与正常He者比较,舌根部与悬雍垂之间的间隙增大,舌背部与腭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舌尖部更靠近牙齿,结论:开He个体相对于正常He个体舌位置有向前,向上的变化特点,这可能是开He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Ⅰ级1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1例);Ⅱ级20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2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Ⅲ级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Ⅳ级8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标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并与胶质瘤体积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胶质瘤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呈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浸润边缘部的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强;而阴性对照标本和10例对照脑组织标本则无表达。胶质瘤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其中Ⅰ级为27.27%(3/11),Ⅱ级70.00%(14/20),Ⅲ级85.71%(18/21),Ⅳ级100%(8/8)。高级别胶质瘤者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者,不同级别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5.907,P〈0.01);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间呈高度正相关(rn=0.480,P〈0.01)。(2)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体积的大小等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弱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83.
观察硒和维生素A(VA)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2×2析因实验设计,选择100例住院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补硒组26例,补VA组23例,补硒和VA组30例以及病例对照组21例,正常组21例.一次补硒量为1mg亚硒酸钠和/或15万单位VA,对照病例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3个补充组的症状和体征缓解天数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5),补硒组白细胞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上升(P<0.05),补VA、补硒组血清VA水平上升(P<0.01),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硒和VA有协同作用,补充硒或同时加VA,作为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异系间移植术后2d,移植肺内小血管及支气管周围出现单核细胞浸润。4d上述细胞浸润波及肺泡壁,导致肺泡壁增厚,肺内小静脉系及毛细血管管腔变窄,血流不畅。术后6d,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处,肺泡完全坏死,环抱素A可使上述排斥反应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5.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AML) is predominantly a disease of the elderly; the median age of incidence is 64 years, and 60% of all cases are over 60. With improved chemotherapy regimens and maximal supportive care, remission rates of up to 60% may be achieved in selected elderly patients. Whilst intensive chemotherapy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fit patients, it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debilitated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disease in whom supportive care or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may be more suitable. AML in the elderly exhibits biological differences from AML in younger patients, and elderly patients may be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rigors of the intensive treatment regimens given to young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86.
0~16岁城乡儿童骨骼矿物质含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自1994年初到1995年底,分别在河南省扶沟县和新乡市测定了332名健康的0~16岁城乡儿童右前臂1/3处桡骨和尺骨的骨矿物质含量(BMC),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了多个独立变量对桡骨BMC和测量部位骨宽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桡骨和尺骨的BMC、骨宽度(BW)、BMC/BW和前臂长度均随年龄而增加,0~6岁城市儿童的BMC高于农村儿童;桡骨BMC与所测量部位的BW呈正相关,年龄、体重和身高对桡骨BMC都显示出显著和独立的正影响;儿童的桡骨BMC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而桡骨BMC与体重的比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测定部位桡骨BW和前臂长度随年龄的增加呈曲线增加。在以身高和体重调整后,性别、年龄和体重对桡骨BW的影响变得不显著,只有身高的影响显著。本研究证明儿童在0~16岁范围,身高(而不是肥胖)是骨骼BMC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比较儿童骨密度结果时,要参考多个变量,如BMC、骨密度,BMC/体重、BMC/年龄等综合评价指标更有说明力。  相似文献   
87.
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2-甲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MMTN)与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的共聚合反应。根据Lowry-Meyer共聚积分方程式,采用插值法进行数据拟合测定单体的竞聚率。对于体系MMTN(M_1)-AN(M_2),r_1=0.048;r_2=0.213;MMTN(M_1)-MA(M_2)r_1=0.025,r_2=0.764。说明两组共聚体系均有较强的交替共聚趋势。  相似文献   
88.
莱姆病(Lymedisease)是最近十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蜱媒传染流行病,Lyme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荧光免疫法(IFA),酶免疫试验()EIA),免疫印迹法(WB),梅里埃生物公司(Biomerieux)推出VIDAS免疫诊断系统能够自动定性和半定量地检查Lyme病的抗伯氏包柔螺旋体抗(抗BB抗体)。本方法结合了酶和荧光免疫两种方法。硷性磷酸酶标记二抗的底物是4methylumbellife  相似文献   
89.
用蚴龄20d、40d 和60d 的幼虫,分别感染了3~4个月的小白鼠,每鼠经左腹部感染幼虫300条。在感染24h,3组幼虫均移行至肺脏,但在70d 后肺部仍有幼虫;自感染9d 后蚴龄20d 先移行至小肠,于11d 后蚴龄40d 和蚴龄60d 亦达小肠;感染24h 至70d 各部位组织均可检出未发育的Ⅲ期幼虫。  相似文献   
90.
为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死亡相关因素,对2003年5月6日至6月27日收治的220例SARS患者中19例死亡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临床治疗及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死亡SARS患者年龄24~86岁,平均(57.63±16.76)岁。大于45岁13例(68.4%)。男性15例(78.9%),女性4例(21.1%)。有明确接触史19例(100%)。并存基础病13例(68.4%)。死亡距发病时间14~54d,平均(35.37±11.66)d。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19例(100%),咳嗽12例(63.2%),畏寒5例(26.3%),气促10例(52.6%),胸闷11例(57.9%),肌痛5例(26.3%),腹泻6例(31.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降低。血气分析低氧血症16例(84.2%);心肌酶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进行性降低。胸部X线双侧、肺病变面积>1/3者19例(100%)。临床诊断继发混合感染(细菌、真菌)19例(100%)。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激素18例(94.7%)、机械通气15例(78.9%)。死于呼吸衰竭18例(94.7%)。提示年龄、合并基础病、肺部病变程度、低氧血症、T细胞亚群CD3、CD4绝对值降低、激素剂量、混合感染等是影响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