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16篇 |
免费 | 6845篇 |
国内免费 | 47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6篇 |
儿科学 | 876篇 |
妇产科学 | 496篇 |
基础医学 | 7125篇 |
口腔科学 | 1122篇 |
临床医学 | 8529篇 |
内科学 | 9281篇 |
皮肤病学 | 617篇 |
神经病学 | 3041篇 |
特种医学 | 26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0篇 |
外科学 | 8596篇 |
综合类 | 13960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5200篇 |
眼科学 | 1482篇 |
药学 | 7276篇 |
87篇 | |
中国医学 | 4632篇 |
肿瘤学 | 53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1010篇 |
2023年 | 1443篇 |
2022年 | 2898篇 |
2021年 | 3621篇 |
2020年 | 2769篇 |
2019年 | 2298篇 |
2018年 | 2131篇 |
2017年 | 2175篇 |
2016年 | 1954篇 |
2015年 | 3052篇 |
2014年 | 3856篇 |
2013年 | 3769篇 |
2012年 | 5434篇 |
2011年 | 6082篇 |
2010年 | 4367篇 |
2009年 | 3613篇 |
2008年 | 4144篇 |
2007年 | 4007篇 |
2006年 | 3697篇 |
2005年 | 3360篇 |
2004年 | 2441篇 |
2003年 | 2231篇 |
2002年 | 1806篇 |
2001年 | 1437篇 |
2000年 | 1313篇 |
1999年 | 1123篇 |
1998年 | 600篇 |
1997年 | 651篇 |
1996年 | 503篇 |
1995年 | 464篇 |
1994年 | 437篇 |
1993年 | 228篇 |
1992年 | 258篇 |
1991年 | 265篇 |
1990年 | 262篇 |
1989年 | 203篇 |
1988年 | 171篇 |
1987年 | 131篇 |
1986年 | 134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71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21篇 |
1977年 | 16篇 |
1975年 | 14篇 |
1974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Huimin Wang Changyuan Wang Jihong Yao Kexin Liu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2007,18(6):555-558
Fully soluble hemostatic fiber (FHF) is made from cotton yarn through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with NaOH and chloroacetic acid. The major component of FHF is carboxymethylcellulose. FHF is a kind of biodegradation macromolecule material that can disassociate into a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 or a simple substance by hydrolytic and enzymatic course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emostatic mechanism of FH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FHF can stop bleeding by physical, 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routes. In the physical route, expansion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 in FHF stops bleeding by forming a mechanical clog after contacting with the blood. In the chemical route, the platelets can quickly aggregate around FHF and stimulate releasing and disaggregating reactions, after contacting with the rough surface of FHF, producing thrombus and hemostasis. In the physiological route, gluey particles with negative charges can activate intrinsic coagulation systems by activating the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XII after FHF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4.
5.
体外循环中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前列环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 和前列环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放免法分别于 7个时点测定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和前列环素 (终产物 6 - keto-PGF1α)水平。结果 :血浆内皮素水平在转机时高于术前 (P <0 .0 5 ) ,转流中逐渐升高 ,停转流时达高峰 (P <0 .0 1) ,术后 2 h及 2 4 h逐渐降低 ,但仍高于术前 (P <0 .0 5 )。血管紧张素 水平在转机时高于术前 (P <0 .0 5 ) ,转流 30 min降低 ,主动脉开放时升高 ,停转流时达高峰 (P <0 .0 1) ,术后 2 4 h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术前 (P <0 .0 5 )。 6 - keto- PGF1α在转流即刻显著升高 ,以后各时点降低。结论: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水平显著增高 ,6 - keto- PGF1α水平逐渐降低。体外循环期间加入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拮抗剂或前列环素合成剂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985份病案质量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病历管理质控中心出台的住院病案质量检查评分表,对我院2003年4至12月九个月期间的住院病案随机抽检985份,探讨我院病历书写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鼠运动后红细胞数量,Hb浓度及体重等一般情况的检测,拟对其施加不同负荷的训练,观察训练后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进一步讨论运动后红细胞功能及机体机能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小负荷的运动训练通过改善RBCM脂质组成,增加p/c比值、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等增加RBCM流动性,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有利于其运氧功能的发挥。大负荷训练后RBCM流动性下降,提示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会引起机体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导致机体运动水平上的差异,整体携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Qiang Tan Rudolf Steiner Simon P Hoerstrup Walter Weder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06,30(5):782-786
This review tries to summarize the effort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o construct a tissue-engineered trachea. After illustrating the main technical bottlenecks faced nowadays, we discuss what might be the solutions to these bottlenecks. You may find out why the focu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shifts dramatical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 tubular cartilage tissue to reepithelialization and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prosthesis. In the end we propose a novel concept of 'in vivo bioreactor', defined as the design of a perfusion system inside the scaffold, and explain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issue-engineered trache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21例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根据不同病例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共计50个肢体.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全部患者术后立即感相应肢体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8%(49/50).随访期间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6%(18/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术后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26个(52%),肌力下降18个(3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复发1个(2%).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和术后坚持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