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68篇
  免费   9816篇
  国内免费   5407篇
耳鼻咽喉   804篇
儿科学   1844篇
妇产科学   995篇
基础医学   7501篇
口腔科学   1482篇
临床医学   12931篇
内科学   9753篇
皮肤病学   938篇
神经病学   3199篇
特种医学   29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122篇
综合类   21293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9361篇
眼科学   2107篇
药学   11173篇
  171篇
中国医学   8088篇
肿瘤学   5524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339篇
  2022年   3113篇
  2021年   4492篇
  2020年   3709篇
  2019年   2673篇
  2018年   2681篇
  2017年   3073篇
  2016年   2676篇
  2015年   4120篇
  2014年   5252篇
  2013年   5887篇
  2012年   8332篇
  2011年   8754篇
  2010年   6898篇
  2009年   5831篇
  2008年   6406篇
  2007年   6089篇
  2006年   5555篇
  2005年   4512篇
  2004年   3150篇
  2003年   2756篇
  2002年   2195篇
  2001年   1694篇
  2000年   1307篇
  1999年   853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年龄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了解基因治疗对老年大鼠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1月龄(幼年组)、9月龄(成年组)及24月龄(老年组)雄性Wistar大鼠各6只,取MSCs经体外分离、培养及携带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MP-2)转染后,定量检测BMP-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表达,以及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Ⅰ型胶原、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和骨桥素(osteopontin, OPN)的表达.将转染的各组MSCs分别与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TCP)复合后植入裸鼠体内,3周后取材,比较各组诱导异位成骨能力.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BMP-2基因修饰的MSCs可以有效表达BMP-2,且表达量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P于诱导后第9天达高峰,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第7天,RT-PCR半定量检测示各组均有成骨细胞特征性蛋白,即:Ⅰ型胶原、OPN及BSP的明显表达,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2基因转染的MSCs与TCP复合后可诱导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各组成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P-2基因修饰的老年大鼠MSCs可以恢复成骨分化能力,基因治疗可能为老年性骨骼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5.0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PF4对造血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放射组,②PF4保护组,③对照组.小鼠照射前分别于26和20 h腹腔内注射PF4,每次剂量50 μg/kg.于照射后3 d取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计数培养后3、7和14 d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在培养后10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3组中,照射组3 d的CFU-F数量与PF4保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和14 d的CFU-F数量PF4保护组较照射组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3组中照射组G0+G1期细胞明显高于其余两组,S,G2+M期细胞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PF4对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有保护作用,促进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运动行为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岁、10岁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29只,利用计算机化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软件连续采集和分析每个动物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在4岁、10岁和15岁年龄组,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106)分别为5·00±1·93,3·28±1·02,2·79±0·67,在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34·50%和55·71%(P<0·05,P<0·01),但此两个年龄组运动活动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分别为2·98±0·08,2·56±0·12和2·27±0·35,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14·00%和25·60%,但仅4岁与15岁年龄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二者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01;r=-0·86,P<0·01)。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P<0·05)。结论正常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伴随着运动行为的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佐证了运动功能的减退可能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所致。  相似文献   
74.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无论在控制症状方面还是改善预后方面均不理想的病种。房颤的导管消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从10年前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房颤治疗的革命,近2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中心已将其作为房颤的常规治疗。本文就现阶段如何选择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作简要评价。1目前的方法简介由于迄今的资料充分证实房颤的起源90%以上位于肺静脉及其与左房后壁的过渡区域(肺静脉前庭),导管根治房颤的方法也就集中在将该区域与左房之间的电学传导阻断。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NavX指导下行肺静脉隔…  相似文献   
75.
深圳市全人口结核病控制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深圳市实施包含非户籍人口在内的全人口结核病控制模式。方法 在全人口中推行以发现和彻底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为主的现代结核病控制和监测策略。结果 从1993年至2001年,登记涂阳肺结核8483例,治愈率96.3%。肺结核疫情明显下降,深圳市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55.9%,非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38.6%。结论 实施全人口结核病控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76.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线形截骨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赵纲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63-1164,I0006
目的:探索更好的下颌角肥大截骨缩小术式。方法:为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我们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将弧形截骨线延长到颏神经处,并对颏结节进行打磨,使截骨线延续流畅,伴小颏者同时行隆颏或颏截骨前移。结果: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长弧线形截骨术矫正320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口内入路延长弧形截骨术缩小下颌角可以获得更好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77.
MRV检测脑静脉窦血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3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可以准确无创的诊断CVT。  相似文献   
78.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患手共47只129指,以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患手共42只107指,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仅作简单的康复性锻炼指导,由患者在院外自己完成功能锻炼。采用Swanson法对患指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九孔柱试验法对患手整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和手整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19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13~20个月。治疗前A组患指的强直失能指数(indexofankylosis,IA)值为82%±20%,B组为78%±17%;治疗后A组为45%±13%,B组为52%±14%;治疗前后A组IA差值为37%±15%,B组为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九孔柱测量值28.34±5.62s,B组为27.47±5.78s;治疗后A组为20.73±4.25s,B组为21.86±4.12s;治疗前后A组九孔柱测量差值为7.61±2.27s,B组为5.61±2.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骨保护素及其配体 (OPG,RANKL)的表达,并与骨形态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 选择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和3例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高转换型骨病,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免疫组化显示尿毒症患者骨组织中以RANKL阳性表达为主。与正常对照相比,RANKL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增加,OPG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尿毒症患者RANKL的阳性表达细胞数目与骨吸收面积和破骨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PTH的溶骨作用可能是通过OPG/RANKL/RANK系统介导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采用2%硝酸银肾盂灌注加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主干吻合方法治疗乳糜尿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68岁,平均46岁。病史6个月~30年,平均3.6年。乳糜尿来自左肾14例,右肾12例,双肾2例。结果 术后3d内尿乳糜试验转阴者8例,7d转阴者17例,11d转阴者3例。27例随访3~12年,复发3例,复发率11%。结论 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是治疗乳糜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