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2篇
  免费   3688篇
  国内免费   2491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576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952篇
口腔科学   602篇
临床医学   4272篇
内科学   2595篇
皮肤病学   333篇
神经病学   853篇
特种医学   1492篇
外科学   3320篇
综合类   9942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970篇
眼科学   520篇
药学   4693篇
  57篇
中国医学   4012篇
肿瘤学   1562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1216篇
  2021年   1576篇
  2020年   1370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692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1388篇
  2014年   1862篇
  2013年   2321篇
  2012年   3227篇
  2011年   3456篇
  2010年   3271篇
  2009年   2801篇
  2008年   2853篇
  2007年   2697篇
  2006年   2397篇
  2005年   1912篇
  2004年   1341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798篇
  2001年   782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手术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微创手术进行脑血肿引流;中西医结合组在微创手术治疗后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 ml/d)静脉滴注1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82.05%)均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46.15%和69.23%,P均<0.05),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优于手术对照组(P<0.05),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手术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38.46%,P<0.01),病死率(5.13%)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10.26%,P<0.01),平均住院天数[(18.29±4.93)d]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26.23±5.82)d,P<0.05],平均住院费用[(5 916.23±826.39)元]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8 168.35±1 021.21)元,P<0.05].结论:脑血肿引流术后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程度,提高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2.
不稳定型下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附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共56例。参照Aebi及White等人的手术适应证,以前路手术为主;对于难复性颈椎脱位或不伴椎间盘损伤者,行后路施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稳定性评分大于8分的前后柱损伤者,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以Frankel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损伤节段Cobb角及水平移位来评价复位情况,采用Bohlman的X线片标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结果Frankel评分术前平均为2.3分,术后3.1分;按Bohlman标准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为80%,6个月时为100%。术前Cobb角平均为8°,术后为1.5°,水平移位由术前的平均3.5mm减小到0.5mm。结论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具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可早日下地活动等优点,手术病例及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是否有致压因素及颈椎稳定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外营养治疗期间 ,应用脂肪乳剂的影响。 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 ,按静脉营养液是否含脂肪乳剂分为脂乳组和非脂乳组。 结果 :脂乳组肠外营养治疗后清蛋白、前白蛋白改善显著 (P <0 .0 1 ) ,非脂乳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脂乳组较非脂乳组改善明显 (P <0 .0 1 ) ;血清肌酐、尿素氮等在脂乳组治疗后下降明显 (P <0 .0 5 ) ,较非脂乳组改善显著 (P <0 .0 5 ) ;营养治疗结束后 ,脂乳组高血糖症状明显得到控制 (P <0 .0 1 ) ,而非脂乳组效果不佳 (P >0 .0 5 ) ,脂乳组优于非脂乳组 (P <0 .0 5 ) ;血淀粉酶均有下降 ,脂乳组未见异常增高。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输注脂肪乳剂安全有效 ,有助于恢复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文献,作一总结。结果:使用人工合成三肽序列(RGD)的多肽、生长因子、心房利钠因子和人工肾小管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这些新的治疗可望改善急性肾衰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5.
醋酸棉酚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棉酚对膀胱癌T2 4 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醋酸棉酚作用于人T2 4 膀胱癌细胞 ,利用MTT法检测其有效作用浓度、瑞氏染色、流式细胞仪 ,观察T2 4 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MTT法测得其IC50 值为 12 6.3 μmol·L-1,浓度为 5 0~ 3 0 0 μmol·L-1的棉酚具有诱导T2 4 细胞凋亡的作用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结论 棉酚抗癌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人T2 4 膀胱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
具有骨诱导活性的仿生骨基质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将一种具有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相似骨诱导活性的多肽p24共价结合于改性聚(丙交酯-co-乙交酯)基质材料上,以制备出具有骨诱导活性的仿生骨基质材料。方法将活性多肽p24通过交联剂共价结合于改性PLGA材料上作为实验组;以未加交联剂多肽溶液和材料简单混合反应为对照组,通过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和扫描电镜检测交联情况;同时对两组材料进行钙离子吸附实验,初步评价其仿生矿化能力。结果XPS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及对照组材料表面均已结合硫元素,两者含有硫元素含量分别为1.50%及0.09%;钙离子吸附实验结果表明,12h及24h时实验组材料的钙离子吸附量分别为0,126mg及0.231mg;12h及24h时对照组材料的钙离子吸附量分别为0.053、0.102mg。多肽交联之材料较混合之材料的钙离子吸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在改性PLGA三嵌段材料上固定了BMP2活性多肽,为以后发挥其骨诱导活性修复骨缺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日光和年龄对皮肤弹性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受试者(郊县组94例,市区组105例)的日光曝晒情况,并应用皮肤弹性测量仪测量外眦部、鼻唇沟及眶下皮肤弹性参数,包括:弹性,黏弹性,可扩展性和张力参数。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市区与郊县组间各弹性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市区和郊县各弹性参数均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皮肤各弹性参数均下降。郊县组与市区组比较,弹性和黏弹性参数差异较小,而可扩展性和张力参数差异较大。结论弹性和黏弹性参数可能与内在老化有关,而可扩展性和张力参数可能与光老化有关。  相似文献   
98.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在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SD大鼠,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VL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结果:单侧C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10)不仅能明显升主动脉血压(AP)和增加心率(HR)(P<0.01),而且能增加同侧RVLM压力敏感性神经元(n=80)的放电频率(P<0.01),而单侧R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9),明显降低AP和HR(P<0.01)。结论:RVLM和CVLM在介导可乐定的心血管效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AP/CPPS) patients. Methods The 38 cases with CAP/CPPS patients (18 cases of CAP and 20 cases of CPPS) and 20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s were selected.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40 kind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were detec-ted by antibody arrays in prostate fluid. Results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which increased more than 1.5 times expression have been found. There were seven kinds in CAP including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MCP)-1, soluti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Ⅱ(s TNF R Ⅱ),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etor-BB (PDGF-BB), interleukin (IL)-β, IL-11、IL-6、MCP-2 and five kinds in CPPS groups including MCP-1、PDGF-BB、MCP-2、s TNF R Ⅱ、It-1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protein expression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 (MCP-1)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 (PDGF-BB)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AP (3.47 and 2.07 times) and CPPS (2.25 and 2.19 tim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he final polymeriz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1 β (IL-1 β), MCP-1 and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Ⅱ (s TNF R Ⅱ) in CAP group was increased more than 1.85,1.55,1.67 times compared with CPPS group. Conclusions Elevated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CAP/CPPS disease. The extent o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CAP was higher than CPPS.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MCP-1 and PDGF-BB could serve as a novel diagnostic marker.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要点,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5月~2006年1月,1405例冠心病患者中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825例,其中单纯CABG666例,CABG+心瓣膜手术98例,CABG+室壁瘤手术55例,CABG+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2例,CABG+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例,CABG+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CABG+纵隔内肿瘤切除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500例;单纯TMLR30例,CABG+TMLR50例。结果每例移植旁路血管2.9±1.0支。住院死亡42例(3.0%),死亡原因包括出血、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术后发生并发症70例,包括出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治愈或好转。术前心绞痛(CCS)为~级的1177例患者中,术后1154例(98.0%)改善为0~级。术后随访857例(62.9%),随访时间8.3±2.9个月。随访6个月时788例(91.9%)无心绞痛发作,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66±0.10,较术前提高7.9%,生活质量较术前大为提高。结论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术,只要能正确掌握适应证,有效地加强围术期管理,便可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