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04篇
  免费   9547篇
  国内免费   4719篇
耳鼻咽喉   892篇
儿科学   1588篇
妇产科学   415篇
基础医学   5444篇
口腔科学   1759篇
临床医学   10372篇
内科学   7205篇
皮肤病学   926篇
神经病学   1874篇
特种医学   3486篇
外科学   7888篇
综合类   24033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0620篇
眼科学   995篇
药学   10120篇
  149篇
中国医学   8940篇
肿瘤学   3938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1270篇
  2023年   1380篇
  2022年   2789篇
  2021年   3431篇
  2020年   2970篇
  2019年   1735篇
  2018年   1732篇
  2017年   2385篇
  2016年   1855篇
  2015年   3253篇
  2014年   4217篇
  2013年   5515篇
  2012年   7714篇
  2011年   8356篇
  2010年   7590篇
  2009年   6846篇
  2008年   7028篇
  2007年   6852篇
  2006年   6115篇
  2005年   4632篇
  2004年   3424篇
  2003年   2683篇
  2002年   2066篇
  2001年   1880篇
  2000年   1456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0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应变的价值。方法:收集医院60例确诊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分别收集2组心尖位左室长轴3个切面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以自动功能成像软件(automated functional imaging,AFI)测量左室18节段峰值收缩期应变(S)、切面峰值收缩应变(GLS)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S-Avg),分析GLS-Avg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比较2组患者GLS-Avg。结果: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18节段S值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各节段壁应变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LS-Avg与LVEF具有良好相关性(r=0.93,P<0.05)。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和整体心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利用RNAi技术探讨JNK、c-Jun、Bax基因在镉致29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细胞转染siRNA-JNK或siRNA-Bax后染镉,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基因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结果 30μmol/L氯化镉可使293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高,细胞凋亡增加。siRNA-JNK可抑制这些效应,而siRNA-Bax只能抑制Bax表达和细胞凋亡,对其他基因无明显影响。结论 JN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通过上调Bax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针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使用日本ALOS卫星PALSAR L波段雷达影像数据,应用两轨雷达差分干涉(DInSAR)处理得到了以玉树为中心11000km2范围内的同震形变场,空间分辨率为8m,并在此基础上对玉树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波段雷达数据适合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DInSAR形变探测.该同震形变场信息可为玉树地震的同震形变反演提供参考数据.该研究进一步证实DInSAR技术在大规模地表形变探测和地学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针对H.264/AVC主要档次去块效应滤波器的特点,提出一种混合递增的滤波流水线及片上存储架构.采用混合递增的去块效应滤波顺序,通过6级流水线实现像素点的并行滤波.该流水线的存储器架构可以有效支持主要档次的行/列和帧/场数据访问模式,利用滤波数据的相关性提高重用粒度,减少流水线阻塞和片外DRAM的访问.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相关工作比较,流水线架构能够取得较好的性能和资源消耗比,在25.7K门和768ByteSRAM的硬件资源代价下,可以实现3路1080P HDTV的H.264主要档次视频实时去块效应滤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观察EphrinB2对小鼠妊娠中期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孕体生长情况的影响来探讨EphrinB2促血管发育的机制. 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1组(对照组)、2组(低浓度组,EphrinB2-Fc10 μg/kg,ip)、3组(中浓度组,EphrinB2-Fc 50 μg/kg,ip)和4组(高浓度组,EphrinB2-Fc 250 μg/kg浓度组,ip),2、3、4组在检查到阴栓当天腹腔注射EphrinB2-Fc PBS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PBS,连续注射7d,妊娠10.5d处死小鼠,称量孕体重量,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小鼠孕体重量在EphrinB2高浓度组明显增高;(2) EphrinB2促进小鼠子宫VEGFmRNA及蛋白表达. 结论 EphrinB2调控妊娠血管发育的作用可能与其促子宫VEGF表达增加有关,EphrinB2亦可促进孕中期孕体生长加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监测腹腔内压力(IAP)在危重患者预后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我院ICU患者221例,采用经膀胱尿管间接测定方法每天监测患者IAP,连续7d。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预后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判断。结果存活患者IAP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死亡患者IAP则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第5、6、7天死亡患者IAP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或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ICU后第7天的IAP水平与危重患者的预后相关(OR=1.278,95%CI1.065~1.534,P=0.008)。患者入ICU第7天I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1±0.041,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的0.921±0.021和SAPS评分的0.914±0.021(P<0.05或P<0.01)。IAP对预后的截断值为12.13mmHg,预后评价的敏感性为43.9%,特异性94.4%。结论观察IAP的变化有助于评估危重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照射活体实验用小型猪皮下脂肪后的组织学即刻表现。方法:采用频率1.9MHz,焦域不大于12mm,平均声功率(550±20%)W的聚焦超声照射猪背部皮下脂肪,即刻切取包括皮肤全层与肌肉浅层的标本块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镜下可见脂肪层内存在大量点状脂肪细胞破坏损伤灶。损伤灶有10个细胞大小,灶内脂肪细胞破裂、消失,多个损伤灶可融合成较大损伤区。照射区与损伤灶内均未见出血与游离红细胞,未见皮肤和肌层损伤。结论:脉冲输出的聚焦超声可选择性破坏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不稳定性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对40例Pilon骨折患者分期进行胫骨前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优25例,良8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5%。结论不稳定性Pilon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10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钢缆克氏针张力带(钢缆取代钢丝)内固定治疗22例MayoⅡ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8~72岁。左侧12例,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臀部为褥疮等难治性创面的好发区域,且常合并感染,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臀部局部肌皮瓣及穿支皮瓣治疗该位置难治性创面的指征及适应证.方法:针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臀部创面,根据各类皮瓣及肌皮瓣的血管蒂位置与长度,制定临床治疗流程图,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臀部创面患者15名,应用不同的局部带蒂皮瓣进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平均8.7个月),其中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坏死(6.67%),其余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臀部为良好的皮瓣供区,可以根据创面特点选择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局部皮瓣,解决大部分难治性创面覆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