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14篇 |
免费 | 2834篇 |
国内免费 | 17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9篇 |
儿科学 | 484篇 |
妇产科学 | 141篇 |
基础医学 | 1590篇 |
口腔科学 | 458篇 |
临床医学 | 3421篇 |
内科学 | 2596篇 |
皮肤病学 | 326篇 |
神经病学 | 576篇 |
特种医学 | 1212篇 |
外科学 | 2666篇 |
综合类 | 7919篇 |
现状与发展 | 6篇 |
预防医学 | 3331篇 |
眼科学 | 338篇 |
药学 | 3293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2674篇 |
肿瘤学 | 12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4篇 |
2023年 | 380篇 |
2022年 | 911篇 |
2021年 | 1144篇 |
2020年 | 1060篇 |
2019年 | 535篇 |
2018年 | 537篇 |
2017年 | 834篇 |
2016年 | 595篇 |
2015年 | 1093篇 |
2014年 | 1413篇 |
2013年 | 1833篇 |
2012年 | 2631篇 |
2011年 | 2776篇 |
2010年 | 2450篇 |
2009年 | 2259篇 |
2008年 | 2251篇 |
2007年 | 2219篇 |
2006年 | 1885篇 |
2005年 | 1548篇 |
2004年 | 1093篇 |
2003年 | 877篇 |
2002年 | 706篇 |
2001年 | 637篇 |
2000年 | 421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抗抑郁药物在恶性肿瘤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药物在恶性肿瘤疼痛伴发抑郁治疗中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抗抑郁药物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20mg/d(氟西汀组)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丙咪嗪250mg/d(氯丙咪嗪组)口服,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3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对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抑郁症状的作用及疗效;观察抗抑郁药物与止痛药物联合应用对患者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观察抗抑郁药物应用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氟西汀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丙咪嗪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也有一定的缓解,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丙咪嗪组患者在食欲、睡眠、日常生活三项不但未见改善,反而加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和生活乐趣四项治疗前后比较略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西汀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氯丙咪嗪组患者中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较明显的抗胆碱样副反应、药疹和体位性低血压。结论 在恶性肿瘤的疼痛治疗中加 相似文献
22.
P型ATP酶阻滞剂和激动剂对肝豆状核变性成纤维细胞胞浆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P型ATP酶阻滞剂、激动剂对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胞浆铜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铜及P型AFP酶阻滞剂(矾酸钠)、激动剂(长春新碱)孵育细胞,分析孵育6、12、24小时后,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杂合子及正常儿童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铜含量的变化。结果铜及长春新碱孵育后,患儿成纤维细胞胞浆钢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杂合子及正常儿童。铜及矾酸钠孵育后,患儿、杂合子及正常儿童胞浆铜含量在各时点均明显少于其他条件孵育后。结论患儿钢转运P型ATP酶对P型ATP酶阻滞剂的敏感性与杂合子及正常儿童相同,对激动剂的敏感性异常。P型ATP酶能减少患儿成纤维细胞对铜的摄取,在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23.
电针刺激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疗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功能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寻求一条有效的康复治疗途径。方法:62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接受电针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性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功能独立性积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97.78±1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值87.53±16.67(P<0.05)。同样,治疗组的住院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加运动与作业治疗的综合康复手段能明显改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能力,且能科学地提高住院效率。 相似文献
24.
25.
简要回顾了朱潮早期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经历,着重介绍了他在全国解放后的数十年来从事全国医药教育管理领导工作上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和重要贡献。同时,还对他的工作精神、思想作风和为人处事等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6.
针刺配合正脊推拿及音乐疏导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正脊推拿及音乐疏导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88%,高于对照组的18%和60%,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合推拿及音乐疏导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7.
28.
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为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造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均行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手术后标本作常规病理检查和电镜超微结构检查。随访6~12个月。结果常规病理检查21例均为黏液囊肿,电镜检查除1例为立方状上皮外,其余内衬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纤毛发达,线粒体丰富,内质网、高尔基氏体发达,黏液性腺细胞和杯状细胞浆中有大量黏液分泌颗粒,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囊肿造袋术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有效术式。鼻窦黏液囊肿内衬上皮与鼻腔大部分黏膜一样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发达,术后纤毛功能可以恢复,这是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9.
鼻NK/T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 Lymphom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9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取活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按Ann Arbor国际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9例分别采用单纯放疗(1例)、单纯化疗(2例)、局部放疗结合全身联合化疗(6例)等治疗方法。结果:9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局部病变均表现为黏膜弥漫性浸润、溃疡,组织坏死脱落,而非结节状外生性肿物;组织病理学特征为NK/T细胞淋巴瘤有血管中心、血管浸润和坏死现象,细胞呈多型性;免疫组化特点为CD45RO^ ,CD43^ ,CD3ε^ ,CD56^ 。9例患者全部死亡,从发病至死亡时间为3~34个月。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下鼻甲和鼻中隔,好发于男性,病程短、病情进展快、恶性度较高,具有独特的免疫学和病理学特点,具有较高的侵袭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30.
晶状体囊染色技术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染色技术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难以看清晶状体前囊的65例(83眼)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囊染色剂vision blue(0.6 g·L-1的苔盼蓝缓冲溶液)气泡下染色法进行前囊染色,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囊染色剂vision blue对晶状体前囊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可使手术操作变得安全易行,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囊染色剂vision blue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对晶状体前囊染色的应用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