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96篇
  免费   2802篇
  国内免费   1767篇
耳鼻咽喉   320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1571篇
口腔科学   446篇
临床医学   3373篇
内科学   2561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575篇
特种医学   1214篇
外科学   2656篇
综合类   7835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3267篇
眼科学   335篇
药学   3189篇
  37篇
中国医学   2607篇
肿瘤学   1242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1133篇
  2020年   1039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820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1072篇
  2014年   1393篇
  2013年   1811篇
  2012年   2565篇
  2011年   2726篇
  2010年   2428篇
  2009年   2223篇
  2008年   2221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1858篇
  2005年   1530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35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作者医院治疗的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采用同时鞘内注射和静脉注射AMB并联合应用氟康唑或氟胞嘧啶治疗。结果痊愈4例,好转3例,死亡1例;鞘内注射后均有头疼、恶心呕吐及下肢麻痛等症状,并出现短暂性双下肢截瘫2例,尿潴留1例,意识障碍2例。结论反复行腰穿放脑脊液控制颅压并联合鞘内注射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肯定,但患者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2.
铍针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铍针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铍针治疗78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枕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8例,枕小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例,肩胛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7例,颈横皮神经卡压综合征4例.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4例。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19~63岁,平均39.8岁。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颈肩部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4例;显效16例;有效8例。结论: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消除瘢痕,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3.
在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中山市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救治的效果,分析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和关键点。结果 共收治135例,抢救成功107例,成功率79.3%;死亡28例,死亡率20.7%。结论 (1)住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2)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急救中心设立创伤中心、建立成套的创伤急救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多发伤的诊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3)严重多发伤救治的关键点:抓好院前、院内急救——抢救生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及治疗——进一步治疗原发损伤,保护各脏器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4.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5例,行后路彻底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后外侧植骨融合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术后侧凸平均矫正率为42.8%,腰腿痛均消失,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随访6~36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融合器移位,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病年龄大,多合并腰椎管狭窄、失稳等,腰腿痛原因复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通过矫形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椎弓根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双支撑骨柱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双支撑骨柱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从1988年3月以来,采用双支撑骨柱移植术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366例466髋,获5年以上随访者186例206髋,平均年龄32.2(20~60)岁。按病因分类:激素性者60例68髋,酒精性者86例96髋,激素加酒精者30例32髋,外伤性者10例10髋。ARCOⅡB、ⅡC、ⅢA、ⅢB、ⅢC、Ⅳ期患者分别为36、30、40、40、32、28髋。参照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均获得明显缓解或消失,股骨头高度有不同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有改善。平均随访时间10.5(5~16)年,手术前与随访时临床评价(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X线评价、总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ⅡB~Ⅳ期优良率分别为83.3%、80.0%、75.0%、65.0%、40.6%、28.6%,总优良率为63.6%。Ⅱ期效果好(81.8%),Ⅲ期早期(ⅢA、ⅢB)效果较好(70%),ⅢC、Ⅳ期者效果差(35%)。期别间疗效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0岁以内患者术后股骨头内植骨愈合较快,平均为3.2(2.9~3.5)个月。50~60岁患者植骨愈合需时较长,平均为5.5(4.4~6.4)个月。结论该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良好,治疗效果与股骨头坏死期别有关,尤其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Ⅱ期和Ⅲ期的早期病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低压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频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总蛋白(TP)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和低压缺氧2组。常压常氧组动物于重庆地区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将低压缺氧组动物置低压舱61 kPa环境放置72 h后开始实验。以3.6 mg/kg氰化钠皮下注射染毒,用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呼吸频率。制备BALF,测定BALF中细胞数,Lowery法测TP含量。结果低压缺氧致动物呼吸频率加快,但无统计学意义。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显著升高。低压缺氧动物NaCN中毒后呼吸频率及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进一步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压缺氧加重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34名平原人乘飞机进驻海拔4370m 高原后尿蛋白的动态分析和急性高原病(AMS)的调查,我们看到,受试者在达高原的1~3天内尿蛋白阳性率为20.6~26.5%,尿潜血反应阳性率为5.9~14.8%,4天后均接近平原值;AMS 者的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未患AMS 者(28.9±4.4v.s.17.1±2.2,p<0.05);在AMS 患者中,69.2%的人(9/13)尿蛋白阳性,30.8%的人(4/13)尿蛋白可疑,而且尿蛋白阳性者的AMS 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蛋白阳性者(4.4±0.1v.s.3.6±0.1,p<0.05)。上述结果提示,平原人在快速进驻高原初期肾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经短期高原适应后是可以很快恢复的;AMS 与高原性蛋白尿有密切的关系;蛋白尿的产生可能是由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后通透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78.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9.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具有来源丰富、分离简单的优点。hAMSC在组织修复中具有支持造血、再生、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对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LE)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ESW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120例LE患者分为A、B、C和D 4组,均使用ESW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08、0.10、0.12 mJ/mm2。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24及48周,比较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肱骨外上髁炎功能评估(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 PRTEE)评分及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 按时间点比较,各组VAS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后48周降至最低(P<0.05),4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按组间比较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和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