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40篇 |
免费 | 1077篇 |
国内免费 | 9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7篇 |
儿科学 | 315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784篇 |
口腔科学 | 209篇 |
临床医学 | 1343篇 |
内科学 | 944篇 |
皮肤病学 | 78篇 |
神经病学 | 285篇 |
特种医学 | 391篇 |
外科学 | 1138篇 |
综合类 | 3448篇 |
预防医学 | 1361篇 |
眼科学 | 107篇 |
药学 | 1296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1195篇 |
肿瘤学 | 5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338篇 |
2021年 | 406篇 |
2020年 | 355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202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252篇 |
2015年 | 452篇 |
2014年 | 561篇 |
2013年 | 816篇 |
2012年 | 1081篇 |
2011年 | 1149篇 |
2010年 | 1026篇 |
2009年 | 958篇 |
2008年 | 976篇 |
2007年 | 889篇 |
2006年 | 925篇 |
2005年 | 717篇 |
2004年 | 501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303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陈吉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0,30(5)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又称作lipocalin-2,是一种分子量为25KD脂质运载蛋白,自从1993年被Kjeldsen等首次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以来,人们对NGAL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研究发现NGAL与肾缺血损伤、造影剂肾病、心血管手术及脓毒血症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等均有密切的联系,并且,NGAL可作为预测急性肾损伤早期、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本文就近年来NGAL在急性肾损伤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T1~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间实施ISR的4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前的肿瘤分期为T1-2N0-1M0。实施完全ISR者5例,部分ISR者23例,改良的部分ISR(保留部分齿状线)12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1例,伤口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97%,5年无瘤生存率86%。术后12个月时,接受部分ISR者和改良的部分ISR者的肛门功能优于完全ISR者(分别P=0.008和P=0.004);接受预防性造口患者的肛门功能优于未接受造口者(P=0.043)。结论ISR选择性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齿状线和部分内括约肌以及行预防性造口可能有助于改善术后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73.
【摘要】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Coflex棘突间撑开装置动态固定治疗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采用椎板开窗减压后Coflex棘突间撑开装置动态固定治疗32例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为L4/5节段。男14例,女18例,年龄38~60岁,平均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间隙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活动范围,同时对患者进行Os?鄄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9 相似文献
74.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置钉技巧。[方法]总结2000年10月~2008年9月应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6例,置钉132枚。术中在直视下依据手感行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复位固定。[结果]本组66例132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中未发现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术后患者症状及神经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96枚螺钉术后行CT检查,其中91枚位置良好(94.89%)。全部病例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均融合。[结论]术前影像学测量,术中显露寰椎后弓、直视下依据手感置钉、X线确定进钉方向,是安全置钉的技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意外胆囊癌(IGC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89例其他胆囊癌(GC组)进行对比。结果与GC组相似,IGC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94.6%vs.93.3%),部分合并黄疸(16.2%vs.31.5%);IGC组与GC组在年龄[(56±12)岁vs.(57±9)岁],女性患者比例(78.4%vs.62.9%),CEA(25%vs.32.8%),CA19-9(30.0%vs.68.3%)阳性率,肿瘤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vs.6.7%)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其合并胆囊结石率(86.5%vs.50.6%)和早期(ⅠA期)病例比例(29.7%vs.9.0%)及手术切除率(56.8%vs.32.6%)均明显高于GC组(均P0.05),晚期(Ⅲ,Ⅳ期)比例明显低于GC组(43.2%vs.74.2%,P=0.001)。IGC组的总体1,3,5年生存率(70.0%,31.2%,26.8%)及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51±13)个月,17个月]明显高于GC组(27.0%,17.7%,15.1%)[(25±8)个月,5个月](均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0),手术方式(P=0.008)是显著影响IGC的预后因素,但是病理分级(P=0.080),年龄(P=0.188),性别(P=0.234)对预后无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00)是影响IGC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与GC相比,IGC合并胆囊结石率高,早期病例及切除率相对高,预后相对好;T分期是IGC的最显著的预后因子;除原位癌(Tis)及癌仅侵及黏膜层(T1a期)外,其他分期肿瘤,如首次手术漏诊,一律应尽早进行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干扰癌基因DJ-1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ence,MDR)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DJ-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至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MDR 1 mR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DJ-1 shRNA靶向干预MCF-7/ADM细胞DJ-1表达后,DJ-1 shRNA组细胞MDR 1 mRNA和P-gp表达水平较空白与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 1);细胞内Adriamycin浓度明显增加;细胞对Adriamycin的敏感性增强2.6 8倍。结论 DJ-1shRNA可降低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MDR,为研究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8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中Glutl,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l和HIF-1α在10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和78.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χ^2=15.27,χ^2=8.727)和正常肝组织(χ^2=31.78,χ^2=27.19)中的表达率(P〈0.05)。Glutl的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χ^2=27.80),Edmondson分级(χ^2=6.260),有无转移(χ^2=11.54)等显著相关(P〈0.05)。HIF-1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强度与HCC分化程度(χ^2=13.05)和肿瘤大小(χ^2=11.74)相关(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Glutl和HIF-1α在H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18.81)。结论Glutl和HIF-1α的异常高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Glutl和HIF-1α的表达强度对肝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将内皮祖细胞(EPCs)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后种植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APV)上,以期为组织工程瓣膜(TEHV)的研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去垢剂联合胰蛋白酶法去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羊骨髓中分离出EPCs,并诱导分化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将诱导分化得到内皮细胞种植到APV上。采用光镜和电镜检测猪主动脉瓣膜的去细胞效果。对内皮细胞在APV上的生长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猪主动脉瓣内的细胞完全去除。EPCs经定向诱导后,具有表达CD-31,CD-34,von Willebrand因子等内皮细胞特征。诱导分化后的EPCs可以在APV表面黏附生长,并且表达CD-31和yon Willebrand因子。结论EPCs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可以在APV上种植生长。 相似文献
79.
LRIG1下调原代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RIGl蛋白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LRIGl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19例星形细胞瘤细胞,用原位杂交检测LRIGl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法观察EGF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分析培养细胞LRIGl表达和EGF干预后的细胞生长率的关系。结果(75.3±11.6)%的培养细胞表达LRIGl蛋白;EGF促进培养细胞增殖(38.0±14.8)%,EGF促细胞增殖的细胞生长率与LRIGl表达程度呈负相关。结论LRIGl蛋白可能通过抑制EGF—EGFR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