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5篇
  免费   2837篇
  国内免费   1708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482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1904篇
口腔科学   530篇
临床医学   3589篇
内科学   2535篇
皮肤病学   271篇
神经病学   603篇
特种医学   1115篇
外科学   2657篇
综合类   8514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746篇
眼科学   324篇
药学   3648篇
  45篇
中国医学   2919篇
肿瘤学   1319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952篇
  2021年   1191篇
  2020年   1080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746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1142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917篇
  2012年   2674篇
  2011年   2917篇
  2010年   2682篇
  2009年   2401篇
  2008年   2451篇
  2007年   2380篇
  2006年   2107篇
  2005年   1727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中期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OX-2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所有病例被分为C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32例(25.4%),低表达组有94例(74.6%)。COX-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相关。然而,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067),COX-2高表达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COX-2表达),COX-2表达和Dukes分期可作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COX-2的检测町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琐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2.
蒋巳峰  张春雨  姚正堂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49-2050
在酸性溶液中,铬钡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及铬酸根离子。将溶液用氨水中和至偏碱性后,将多余的铬酸钡和生成的硫酸钡过滤除去,滤液中则含有被硫酸根所取代出的黄色铬酸根离子,根据其颜色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为了除去水样中碳酸盐的干扰,需在试样中加酸煮沸,使碳酸盐分解。因测定中有加热步骤,这一方法被称之为热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1]中测定硫酸盐的分光光度法即用此法。国家标准方法操作繁杂,加热方式欠佳,特别在用电炉加热过程中易沸瀑等,对此,我们进行了改进,(改进法为本法),并作了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无力患者的电切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伴有逼尿肌无力 (ACD)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尿动力学检查确认有ACD的 12例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 (BOO)的患者 (A组 )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或加膀胱颈内切开术 (TUIBN) ,同时与逼尿肌功能正常或高于正常的行TURP的BPH患者 2 4例 (B组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术后 7~ 30d复查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为 12 .5 8± 0 .70分 (P <0 .0 0 1) ,最大尿流率 (Qmax)为11.0 5± 0 .85ml/s (P <0 .0 5 ) ,均比术前有改善 ,但术后效果不如B组明显 (P <0 .0 0 1)。术后 3、6个月复查IPSS及Qmax,两组略有改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剩余尿测定也均在正常范围。术后 3个月对ACD的 5例复查逼尿肌收缩力 ,无明显改善。结论 :对ACD并伴有BOO的BPH患者可以采取电切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4.
利塞膦酸钠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共4 8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4例 ,服安慰剂 ;试验组 2 4例 ,服利塞膦酸钠 5mg/d。另外 ,两组患者每日均服钙维生素D3 合剂 (凯思立 ) 1片 ,两组共服药 12个月 ,试验后 0、1、3、6、9、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利塞膦酸钠组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中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为 0 80± 0 0 9,治疗后 6个月及 12个月均达到 0 82± 0 0 9,增加率为 2 93%及 2 8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个月及 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 80 95 %及 71 4 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 5 4 5 %及 31 82 % (P <0 0 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 ,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提高全省消毒、灭菌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方法(1)应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污染滤纸圆片、卫生纸等物品,作为菌落计数和初始污染菌检测盲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等6株菌制备混合菌种管;采用两种营养琼脂配方制备干燥培养基盲样.(2)盲样随机组合排列,每个实验室承担了3~4项盲样检测.(3)集中培训.(4)根据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综合考核评分.结果消毒产品检测实验室盲样报告综合评分,按时报告分值除外,疾病控制单位平均为75.41分,Ⅲ级医院为64.80分,医疗用品企业为56.26分.结论通过开展消毒、灭菌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有助于提高各参加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参加实验室检验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 10 羟基喜树碱 (HCPT)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生长及其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用 10 HCPT处理HepG2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 )法检测其生长指数 (GI) ,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其克隆形成率 ;建立HepG2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 ,每天腹腔注射 10 HCPT ,第 6天处死动物 ,测量瘤块体积。结果  10~ 3 60mg/L浓度 10 HCPT处理组HepG2细胞GI分别为 84.72 %~ 47.65 % ,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 )。 90~ 3 60mg/L 10 HCPT处理组HepG2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分别为 3 8.80 %~ 2 5 .2 0 % ,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降低 (P <0 .0 1) ,两者均具有量效依赖关系。 3× 10 -3 ~ 9× 10 -3 mg/3 0 g剂量 10 HCPT处理组小鼠肾包膜移植瘤体积分别为 2 .93~ 1.88mm3 ,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 (P <0 .0 1)。结论  10 HCPT对HepG2的体外生长及其小鼠肾包膜移植瘤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42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的疗效。 方法 男性膀胱恶性肿瘤患者 4 2例 ,腹膜外切除膀胱前列腺 ,截取 4 5~ 5 0cm回肠纵行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 ,输尿管插入贮尿囊内 1cm作吻合 ,贮尿囊底部与尿道 6针吻合 ,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 结果 本组 4 2例 ,术后随访12~ 96个月 ,平均 4 4个月。白天控尿良好者 38例 (90 .5 % ) ,夜间控尿良好者 36例 (85 .7% )。术后 12个月代膀胱容量 (36 1± 4 8)ml,最大排尿压 (86 .8± 2 1.4 )cmH2 O(1cmH2 O =0 .0 98kPa) ,最大尿流率(18.4± 6 .1)ml/s,无明显输尿管梗阻及返流。未发现尿道残端复发肿瘤。 结论 腹膜外切除膀胱可减少腹腔被肿瘤污染 ,避免肠管进入盆腔而影响手术操作。插入式输尿管吻合法 ,操作简单 ,术后形成小乳头有良好的抗返流作用 ,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低。代膀胱置于腹膜外 ,可减少肠粘连、肠梗阻、输尿管梗阻、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改良后的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式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功能良好的特点 ,代膀胱在位置、形态、容量及输尿管抗返流等方面均接近正常膀胱。  相似文献   
108.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s)催化氢化可的松(皮质酮)和可的松(脱氢皮质酮)的相互转化,对调节局部糖皮质激素的活性起着重要作用,而糖皮质激素可诱导胰岛素抵抗。肝、脂肪等组织内11β-HSD活性的改变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4例,缺损范围10cm×6cm~15cm×10cm。应用带有外踝上11.0±1.7cm腓动脉固定皮支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范围11.0cm×6.5cm~16.0cm×11.0cm。供区6例直接减张缝合,4例行自体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解剖学观测外踝上11.0±1.7cm自腓动脉发出一固定皮支,起始点直径1.45±0.12mm,入深筋膜点距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线15.70±1.20mm。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静脉回流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11~18mm。结论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经改进后血运好,逆转距离长,修复范围大,操作简便,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