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12篇
  免费   18213篇
  国内免费   10459篇
耳鼻咽喉   1748篇
儿科学   3050篇
妇产科学   1078篇
基础医学   10392篇
口腔科学   3138篇
临床医学   21194篇
内科学   15125篇
皮肤病学   2193篇
神经病学   3592篇
特种医学   7123篇
外科学   15738篇
综合类   50576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1171篇
眼科学   1803篇
药学   21432篇
  269篇
中国医学   19928篇
肿瘤学   7397篇
  2024年   708篇
  2023年   2339篇
  2022年   5752篇
  2021年   7445篇
  2020年   6466篇
  2019年   3387篇
  2018年   3694篇
  2017年   5107篇
  2016年   3779篇
  2015年   7190篇
  2014年   9208篇
  2013年   11594篇
  2012年   16528篇
  2011年   17307篇
  2010年   15843篇
  2009年   14159篇
  2008年   15046篇
  2007年   14205篇
  2006年   12278篇
  2005年   9509篇
  2004年   6752篇
  2003年   5383篇
  2002年   4032篇
  2001年   3886篇
  2000年   2856篇
  1999年   1004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的用药方式对孕妇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15 0名不同用药方式使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的孕妇进行研究 ,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18~ 2 4h抽取肘前静脉血查空腹血糖、血浆C肽 ,糖负荷后 2h血糖、血浆C肽。【结果】使用地塞米松后 ,空腹血糖值、糖负荷后 2h血糖值、空腹C肽及糖负荷后 2hC肽值较用药前高 ;用药方式对母体空腹血糖值和空腹C肽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母体糖负荷后 2h血糖值和糖负荷后 2hC肽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受试者使用地塞米松后 ,空腹C肽值、糖负荷后 2hC肽值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孕妇使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对母体的糖代谢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需严密监测母体血糖和胎儿宫内状况  相似文献   
162.
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的方法。方法:重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后,表达的Hp r HspA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使用SDS-PAGE和HPLC检测纯度,选用ELISA和动物实验对纯化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Hp的HspA包涵经洗涤和溶解后,Hp的HspA的纯度>60%,包涵体溶解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度超过95%,Hp的HspA纯品经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从包涵体中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spA蛋白,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3.
全身照射(TBI)前,各放射治疗部门将针对本单位的设备、机房环境等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物理照射技术,进行必要的物理参数的测量.CDP仿真人体模型与TQ-2000多通道剂量仪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TBI中体内相对剂量有关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64.
贲门癌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饲管,术后第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及术后第10天,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肝肾功能,观察肠内营养的副作用.结果全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平均15.2 d;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术后无明显的体重丢失,未见需要终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减少医药费用等优点,该置管方法安全、简便,达到了加强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可列入术后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5.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12-16天的母鼠,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组,n=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注射磷酸缓冲液(对照组,n=8只),8-10周后,作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从大鼠胎脑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接爱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组织中可见存活的移植细胞,并和宿主脑组织融合在一起。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细胞与宿主的脑组织融合在一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移植神经干细胞是治疗缺氧缺知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研究老年人不同疾病时骨密度 (BMD)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DXADAS 6 0 0EX型骨密度仪对183例老年患者进行左侧远程桡骨加尺骨BMD检测。结果 :内分泌疾病组、消化道疾病组和其它疾病组的患病率分别为 72 7% ,2 0 6 %和 31 4 %。T值比较 :三组差异明显 (P <0 0 0 1)。累积骨丢失率 (ABLR)比较 :前一组明显高于后两组病人 (P <0 0 1)。BMD比较中 ,内分泌和其它疾病组明显低于消化道疾病组 (P <0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内分泌和消化道疾病组的年龄变化与BMD呈正相关 (r =0 5 19P <0 0 0 1和r =0 5 89P <0 0 0 1) ,内分泌疾病组和其它疾病组的体重变化与BMD呈正相关 (r=0 918P <0 0 0 1和r =0 338P <0 0 0 1)。结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 (OP)患病率以内分泌疾病组最高 ,消化道疾病组较低 ;随年龄和体重增加 ,BMD降低加重。  相似文献   
167.
报告12例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的体会,本组病例的特点是病史长,入院前误诊率高(41.6%),心增厚达0.5-2cm,龟壳样变。结果:12例手术资料随访1-6a,手术疗效满意,认为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尽可能彻底剥脱缩窄的心包是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8.
圆盖阴石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圆盖阴石蕨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甲醇提取,硅胶注色谱分离,IR、MS、^1H-NMR、^13C-NMR等方法确定圆盖阴石蕨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4-甲酰基羽扇豆酮、本栓酮、3,15-木栓二醇、十八碳酸、三油酸甘油酯和豆甾醇。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69.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0.
庞伟鸿  刘红杏  阳军 《河北医学》2002,8(11):991-993
目的 :了解抗心磷脂抗体 (ACA)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中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83例HBV患者和 6 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ACA。结果 :HBV患者ACA阳性率为 16 .9% ,与正常对照组 (4.5 % )比较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 ;在HBV患者中 ,肝功能异常者AC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者 (P <0 .0 1)。结论 :ACA可常见于乙型肝炎患者 ,并可能与乙型肝炎的病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