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6篇
  免费   4518篇
  国内免费   2779篇
耳鼻咽喉   395篇
儿科学   561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767篇
口腔科学   748篇
临床医学   5061篇
内科学   3764篇
皮肤病学   524篇
神经病学   754篇
特种医学   1691篇
外科学   3784篇
综合类   12159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预防医学   5509篇
眼科学   636篇
药学   5555篇
  76篇
中国医学   5099篇
肿瘤学   1448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673篇
  2022年   1575篇
  2021年   1867篇
  2020年   1692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952篇
  2017年   1266篇
  2016年   992篇
  2015年   1765篇
  2014年   2204篇
  2013年   2811篇
  2012年   4074篇
  2011年   4288篇
  2010年   3869篇
  2009年   3453篇
  2008年   3493篇
  2007年   3447篇
  2006年   2909篇
  2005年   2282篇
  2004年   1612篇
  2003年   1233篇
  2002年   972篇
  2001年   884篇
  2000年   707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3.
1例62岁女性患者因下肢动脉栓塞收入院,入院第7天行手术,术后给予肝素钠微量泵泵入抗凝,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溶栓,继续降脂、保肝、抗贫血治疗。启动肝素用药24 h内血小板计数从330×10^9/L下降至82×10^9/L,最低值为48×10^9/L。停用肝素后给予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患者血小板计数3 d后升高至正常范围。根据APTT水平调整阿加曲班注射液泵速,持续泵入。下肢动脉栓塞病情加重未缓解。患者行截肢手术,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利伐沙班维持抗凝治疗。患者病情稳定,8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我院鼻饲医嘱的常见问题,评价临床药师对医嘱前置审核系统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2月鼻饲医嘱情况,分析不合理医嘱。临床药师改进医嘱审核系统,进行用药指导宣教。分析干预后(2019年3-4月)鼻饲医嘱的情况,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前:1-2月鼻饲医嘱5 598条,不合理医嘱总条数462条(8.25%)。前置审核系统共生成318条提示,正确提示181条(占56.92%),医生接受136条。临床药师干预后:3-4月鼻饲医嘱6 530条,不合理医嘱228条(占3.49%),干预后不合理医嘱显著减少(P<0.01)。前置审核系统共生成190条提示,正确提示176条(占92.63%),其中医生接受171条(90.00%),干预后医生接受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改进医嘱前置审核系统,提高了系统审核能力以及医生对系统的依从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膝关节活动系统(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JAS静态牵伸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拮抗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不同时间段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13±0.57)、(4.20±0.62)、(1.50±0.57)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22±0.75)、(4.27±1.04)、(1.60±0.6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2.97±1.07)、(5.33±2.19)、(2.5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43±1.01)、(4.80±1.34)、(1.97±0.81)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60±0.65)、(4.87±1.05)、(2.10±0.92)分,与治疗前的(2.83±1.05)、(5.20±2.20)、(2.57±0.9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80.97±3.32)、(82.13±2.71)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6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87±4.56)、(65.97±4.25)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3.73±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5.91±12.61)、(62.53±15.4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4.72±11.23)、(44.86±11.64)分,实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NEUT#、NEUT%、PCT、CRP分别为(6.35±0.90)×10^9/L、(5.60±1.20)×10^9/L、(58.00±2.10)%、(0.11±0.02)ng/L、(5.46±1.32)mg/L,对照组分别为(7.50±1.20)×10^9/L、(6.20±1.30)×10^9/L、(60.00±3.60)%、(0.18±0.12)ng/L、(6.32±1.26)mg/L;两组WBC、NEUT#、NEUT%、PCT、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与对照组的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较为确切,明显改善了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肺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CT表现,并与感染性病变鉴别。方法 纳入148例allo-HSCT后出现肺部病变患儿,分为aGVHD组(n=85)和感染组(n=63)。比较组间年龄、术后发病时间及肺部CT征象及分布模式差异。结果 aGVHD组与感染组年龄与发病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VHD组常见CT征象为磨玻璃影(GGO,35/85,41.18%)、实变影(14/85,16.47%)及胸腔积液(12/85,14.12%),多呈双侧、弥漫分布,可见胸膜下空逸;感染组常见征象包括实变影(33/63,52.38%)、GGO(32/63,50.79%)及支气管壁增厚(23/63,36.51%),多呈单侧、局限性分布;2组病变分布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壁增厚多见于感染组(P<0.05)。结论 儿童肺aGVHD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发病时间等信息可与感染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 MazEF毒素-抗毒素系统中MazF蛋白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问号钩体赖型赖株MazEF毒素-抗毒素系统中的MazE和MazF蛋白( rMazE和rMazF )。采用DNA和RNA降解试验确定rMazF的DNA或RNA酶活性以及rMazE抑制rMazF酶活性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T、Western blot 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分别检测问号钩体赖株感染THP-1单核细胞时mazE和mazF基因转录、表达及分泌情况。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azF基因产物对THP-1细胞的细胞毒性及死亡方式。结果 rMazF能水解问号钩体赖株和 THP-1细胞的RNA,但无DNA酶活性, rMazE 能抑制rMazF的RNA酶活性。感染THP-1细胞后,mazE-mRNA和mazF-mRNA及MazE和Maz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仅有MazF蛋白外分泌。 mazF 基因产物对 THP-1细胞有细胞毒性并引起细胞坏死。结论MazEF毒素-抗毒素系统中具有RNA酶活性的MazF蛋白是问号钩体的毒力因子,可引起感染的巨噬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天然草地为研究区域,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9年3年8月的MODIS遥感影像产品提取研究区NDVI,以同期研究区内不同草地类鲜草产量为天然草地退化分级指标,利用NDVI与各草地类鲜草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反演天然草地退化程度,浅探2009年以来叶城县天然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变化和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叶城县天然草地重度退化比例相比2009年下降16.71%,中度退化比例下降了4.14%,轻度退化比例下降了0.69%,未退化比例上升了21.53%。2019年重度退化比例相比2014年减少1.44%,中度退化比例增加了1.27%,轻度退化比例增加了0.34%,未退化比例减少了0.16%。结论:叶城县天然草地普遍退化情况得到初步遏制,低海拔区荒漠草地类退化程度整体相对较轻,但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南部中高海拔山区的温性草原类草地、高寒草原类草地、高寒草甸类草地的退化情况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2、4、6、8、10 Gy)的6 MeV高能X射线对大鼠IEC-6细胞进行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0.5、1、5、10、20、40 μmol/L)对IEC-6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1、2、4、6、8 μmol/L)对照射后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Gy)和白藜芦醇组(10 Gy,1 μmol/L),对照组接受伪照射并予等量载体孵育;模型组接受6 MeV高能X射线照射,予等量载体孵育;白藜芦醇组在照射前2 h予相应浓度的白藜芦醇预处理,接受与模型组等剂量的高能X射线照射。采用 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检测p16p21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Tukey’s HSD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 4~10 Gy电离辐射明显抑制IEC-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浓度为0.1、0.5、1、5 μmol/L的白藜芦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浓度为0.1 μmol/L、1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增加电离辐射后细胞活力(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强度、β-Gal 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中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但p16 p21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降低活性氧水平,抑制细胞衰老和凋亡,从而减轻IEC-6细胞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