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53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参加研究的患者均接受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2次/w,共6周,且皮损处外搽0.1%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1次,疗程6周。每2周根据皮损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ASI评分比较。结果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平均次数为7.31(5~11)次,外搽0.1%他克莫司软膏平均次数为79.2(69~91)次,治疗6周结束后平均PASI评分为3.15(3.34±1.98),治疗前平均PASI评分为15.31(17.59±3.67),有效率81.40%,治疗前、后2次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为20.93%。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4 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麻风现症患者与已痊愈患者各30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4 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Toll样受体2 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痊愈组和正常人对照组(P<0.01).Toll样受体4 mRNA在麻风现症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痊愈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ll样受体2 mRNA在麻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Toll样受体2 mRNA可能是麻风杆菌的特异识别受体.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筛查及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中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并与普通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56例SCC血清样品中nMSP法发现34例p16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MSP法只检出15例,而22例正常人血清中都未检测到p16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测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论 利用巢式MSP(nMSP)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为食管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1H-MRS在脑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对其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5例发病4周内颅内出血(ICH)患者进行MRS检查,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的MRS谱线,定量分析NAA变化和检测乳酸峰。结果88%(22/25)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获得可以进行分析的谱线。血肿周围NAA/Cr较对侧对称区域降低(11.3±8.5)%(P<0.01),NAA/Cr降低程度与血肿体积呈显著的正相关(r=0.674,P<0.05)。6例可见明确的乳酸峰。结论MRS可以应用于血肿周围损伤的研究。血肿周围NAA/Cr降低,在一定前提下反映血肿周围神经元损伤。部分患者血肿周围出现乳酸峰,但并不足以作为组织缺血的证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5例,急性脑梗死组45例,老年对照组40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早晨7:00肘静脉抽血3 ml,查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急性脑梗死组、老年对照组MPV[(10.21±3.15)、(13.44±1.39)、(11.70±1.70)f/L]、Plt[(148.54±39.48)×109/L、(100.66±52.51)×109/L、(131.00±45.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组MPV、Plt发病后2、3周[(11.94±2.18)、(12.00±1.98)f/L、(132.09±40.75)×109/L、(125.54±35.08)×109/L]与发病1 d[(10.21±3.15)f/L、(148.54±39.48)×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可能与急性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疗效.方法 于手术时取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协同确证法.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3例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82例,阳性率72.6%;共分离细菌12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0.8%,革兰阳性球菌占24.0%,非发酵菌占15.2%,混合感染占52.4%;大肠埃希菌(ECO)、肺炎克雷伯菌(KPN)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69.2%~80.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为42.3%~73.3%;ECO和KPN对碳青霉烯类全部敏感,PAE则有10.0%菌株耐药;对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较低;ESBLs检出率,ECO为38.5%,KPN为42.9%.结论 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且菌株的耐药率和ESBLs检出率均较高,临床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ESBLs检测的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治疗用药,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8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尼美舒利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尼美舒利(nimesulide,NM)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Shim-pack Vp-ODS为分离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0:40:1),内标:地西泮,检测波长230nm。结果 NIM的血药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8,97.55,96.89%。结论 本法可用于测定血血浆中尼美舒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抗促胃液素(gastrin,又称胃泌素)疫苗mG17-CRM197(mG17)单用及联合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对小鼠结肠癌C38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癌细胞促胃液素受体(CCKBR)的表达情况,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mG17-NH2对C38细胞增殖的影响。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组、CRM197组、mG17组、5-FU组和mG17/5-FU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G17抗体水平;免疫后的小鼠皮下进行肿瘤移植,5-FU组和mG17/5-FU组给予5-FU(20 mg/kg,q2d×5),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肿瘤生长曲线和瘤质量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C38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小鼠结肠癌C38细胞表达CCKBR,mG17-NH2浓度依赖性上调CCKBR的表达,且能促进 C38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为115.7%~133.5%)。mG17疫苗免疫3次后,小鼠血清抗mG17抗体水平依次升高。mG17组、5-FU组和mG17/5-FU组对C38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8.0%、60.5%和80.7%;按金氏法计算,mG17与5-FU联用的Q值为0.97,两药联用出现相加作用。结论:mG17-CRM197疫苗对小鼠结肠癌C38移植瘤治疗有效,与5-FU联用增强对小鼠结肠癌的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