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17篇
  免费   5952篇
  国内免费   4235篇
耳鼻咽喉   606篇
儿科学   897篇
妇产科学   901篇
基础医学   6365篇
口腔科学   1003篇
临床医学   8561篇
内科学   8325篇
皮肤病学   748篇
神经病学   2821篇
特种医学   20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6297篇
综合类   12942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5463篇
眼科学   1323篇
药学   7049篇
  78篇
中国医学   4060篇
肿瘤学   5016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2602篇
  2021年   3468篇
  2020年   2712篇
  2019年   2083篇
  2018年   2129篇
  2017年   2188篇
  2016年   1945篇
  2015年   3140篇
  2014年   3944篇
  2013年   4040篇
  2012年   5503篇
  2011年   5760篇
  2010年   4240篇
  2009年   3397篇
  2008年   3820篇
  2007年   3616篇
  2006年   3377篇
  2005年   2886篇
  2004年   1882篇
  2003年   1763篇
  2002年   1521篇
  2001年   1181篇
  2000年   1072篇
  1999年   957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0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了解中南地区战士吸烟行为发生率及分布特征,了解战士对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相关态度,探讨战士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南地区野战部队中,随机抽取1000名战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应用改编的"吸烟行为调查表",了解被调查战士吸烟行为、戒烟行为的发生情况,以及烟草的相关知识、相关态度以及周围的吸烟行为发生状况等。结果:共得到982份有效问卷,战士尝试吸烟行为的总体发生率为62.0%,其中偶尔吸烟发生率为33.8%,每日吸烟(持续一周以上)发生率为28.2%;在609名应答了吸烟原因问卷的战士中,烟草依赖发生率为48.60%。结论:战士对吸烟知识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级别、在部队工作的年限、对吸烟知识知晓程度、吸烟的态度都影响战士尝试吸烟的行为。  相似文献   
992.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冠心病患者有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湖北地区汉族 112例冠心病患者及 183例正常对照组者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位点均以GG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91和 0 989。 1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 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 RI).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和抵抗指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 RI外,同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多点注射强化治疗都可以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得到同样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5.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obstetric analgesic practice with the proposed advantages of causing less motor block and toxicity compared with bupivacaine. However,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ether both anesthe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any clinical benefit relative to bupivacaine for labor analgesia.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analgesic efficacy, motor block and side effects of bupivacaine,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for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Methods Four hundred and fifty nulliparous partur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 concentration of 0.05%, 0.075%, 0.1%, 0.125% or 0.15% of either bupivacaine (Group B), ropivacaine (Group R) or levobupivacaine (Group L) with sufentanil 0.5 ug/ml was epidurally administered by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mode. Effective analgesia was defined as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was 〈30 mm. The relative median potency for each local anesthetic was calculated using a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Parturients demographics, sensory and motor blockade, obstetric data, maternal side effects, hourly volumes of local anesthetic used, and others were also no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in the numbers of effective analgesia, pain scores, hourly local anesthetic amount used, sensory and motor blockade, labor duration and mode of delivery, side effects and maternal satisfaction (P 〉0.05). The relative median potency was bupivacaine/ropivacaine: 0.828 (0.602-1.091), bupivacaine/levobupivacaine: 0.845 (0.617-1.12), ropivacaine/levobupivacaine: 1.021 (0.774-1.354), respectively. However, a significantly less number of effective analgesia and higher hourly local anesthetic use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0.05% than those of 〉0.1% within each group (P 〈0.05). Conclusions Using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bupivacaine,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with s'ufentanil produce similar analgesia and motor block and safety for labor analgesia. The analgesic efficacy mainly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rather than the type of anesthetics.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果实生长期为30d、5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与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的反应体系中筛选出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罗汉果提取物,并观察罗汉果皂苷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剂量正相关,50d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30d和90d罗汉果皂苷。经酶动力学研究发现,50d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抑制。50d罗汉果皂苷在0.05~50μg/ml范围内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浓度为5.0μg/ml和10.0μg/ml时的罗汉果皂苷能一定程度上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生长期50d的罗汉果皂苷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生长期(3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能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直接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活性,并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清创5例,其中3例失败后改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7例;行一期翻修术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个月,未见感染复发。10例病人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0±6.39)分,术后为(68.10±12.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0,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困难,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把握适应证并慎重选择,二期翻修术治疗具有控制感染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的反应情况。方法对553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BPT阳性率及CVA阳性率情况。结果 BPT阳性人数207例,阳性率37.4%;最终确诊的CVA为198例,CVA阳性率35.8%。BPT假阳性9例,占4.3%,其中3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4个不同年龄组别的肺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男女两组BPT阳性率及CVA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30岁组与≥50岁组相比,前者BPT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后者(<0.05)。结论 CVA是构成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应及早予BPT检查以提高CVA的诊断率,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9.
威草胶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用腺嘌呤加沙丁鱼造模 ,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小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大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 ,在造模的同时 ,分别给予以上述药物灌胃 ,在实验前及实验后测定大鼠的血尿酸 (UA)、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黄嘌呤氧化酶 (XOD)、尿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2 4h蛋白尿、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4周后威草胶囊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 ,与模型组大鼠相比 ,治疗组大鼠的血尿酸明显减少 ,尿尿酸明显增多 ,肾功能改善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下降 ,肾指数下降 ,纤维化程度减轻 ,肾组织内尿酸盐沉积物减少 (P <0 .0 1)。结论 :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中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总结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根据分化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分化综合征组和非分化综合征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化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期。结果:4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与非分化综合征组比较,分化综合征组的维甲酸诱导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都高于非分化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最高值(WBCmax)、血清铁蛋白、LDH和IL-6显著升高是诱导治疗期间发生分化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高危组和低危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可出现出血和分化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维甲酸诱导治疗后的WBC、LDH、血清铁蛋白和 IL-6 等炎症因子过度升高是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