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584篇
  免费   19795篇
  国内免费   13177篇
耳鼻咽喉   1840篇
儿科学   3096篇
妇产科学   1321篇
基础医学   14051篇
口腔科学   3600篇
临床医学   24553篇
内科学   19509篇
皮肤病学   1948篇
神经病学   5885篇
特种医学   78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8265篇
综合类   50802篇
现状与发展   5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1907篇
眼科学   2964篇
药学   23992篇
  274篇
中国医学   18057篇
肿瘤学   10592篇
  2024年   972篇
  2023年   2769篇
  2022年   6882篇
  2021年   8635篇
  2020年   7433篇
  2019年   4757篇
  2018年   4831篇
  2017年   5981篇
  2016年   4798篇
  2015年   8168篇
  2014年   10316篇
  2013年   12032篇
  2012年   17444篇
  2011年   18611篇
  2010年   16115篇
  2009年   14432篇
  2008年   15006篇
  2007年   14306篇
  2006年   12802篇
  2005年   10193篇
  2004年   7449篇
  2003年   6338篇
  2002年   5022篇
  2001年   4605篇
  2000年   3615篇
  1999年   1900篇
  1998年   767篇
  1997年   678篇
  1996年   597篇
  1995年   564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9篇
  1970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输入性恶性疟血液临床检验指标特征,为诊断及预防重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7年武汉市输入性恶性疟确诊病例入院第1次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将病例资料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共收集106份较完整的病例血液检测结果,其中重症组20例、普通组86例,血常规结果显示重症组红细胞(2.77±0.87)×1012/L、血红蛋白(84.52±25.57)g/L、红细胞压积(24.70±7.12)%,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同时重症组血小板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结果显示重症组和普通组总胆红素(M=63.40,32.60)、直接胆红素(M=27.65,12.85)、间接胆红素(M=29.35,18.40)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82.00 U/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总蛋白(51.79±6.00) g/L、白蛋白(27.52±3.61) g/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症组肾小球滤过率(56.06±42.05) mL/min、尿素(14.91±9.71) mmol/L、肌酐(161.93±36.21) μmol/L、胱抑素C 中位数2.22 mg/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乳酸脱氢酶均明显上升,重症组(978.65±653.65)U/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钙下降,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疟重症以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乳酸脱氢酶升高及钙代谢紊乱为特征,对恶性疟重症诊断与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依鲁替尼单药治疗难治/复发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15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有效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和95%置信区间(95% CI)。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6个地区的研究进行后续分析。Meta分析显示:鲁替尼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伴有淋巴细胞增高的部分缓解)为0.80(95% CI:0.68~0.92,I2=0%),完全缓解率为0.04(95% CI:0.03~0.05),伴染色17p缺失[del(17p)]的难治/复发CLL的总有效率为0.81(95% CI:0.76~0.86)。等级≥3级的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发生率为0.10(95% CI:0.07~0.12);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0.08(95% CI:0.05~0.11)和0.04(95% CI:0.02~0.06)。等级≥3级的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中,出血发生率为0.02(95% CI:0.01~0.03),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0.05(95% CI:0.04~0.07)。结论对于难治/复发的CLL/SLL,甚至伴del(17p)的患者,依鲁替尼单药治疗也可以提供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尿道板背侧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基础上覆盖Buck筋膜联合尿道海绵体(BC)和背侧包皮筋膜组织(P)在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的小儿中远段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中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行BC-P-TIP手术72例(A组); 行传统术式TIP+背侧包皮筋膜组织(P-TIP手术)32例(B组)。术后1,3,12月进行门诊随访。术后3月参照尿道下裂客观评分系统(HOSE)对患儿进行手术效果评估,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HOSE评分、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B组术后3月HOSE评分平均分分别为15.42及13.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的尿瘘发生率为8.3%及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4.2%及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C-P-TIP改良术式相对于P-TIP术式能有效减少尿瘘发生,术后外观满意、排尿功能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取材方便,解剖损伤小,且接近正常尿道的解剖结构,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改良直置式套管针替代导入鞘法在新生儿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10例病患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安全型撕裂式导入鞘置入PICC进行治疗。对5例实验组病患利用20 g直置式PICC和利用导入鞘置入PICC5例新生儿进行对比,将各项医学指标进行全面比较。结果两组病患的穿刺成功机率以及穿刺时长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换药时间上看,实验组较对照组时间要长(P<0.05)。结论改良直置式套管针有着经济性,易操作等相关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背景 我国各地各机构分级护理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统一,加之老年人经济水平及其他因素,影响了分级护理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导致实际的分级护理可能与老年人需求、能力等级不匹配。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为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老年照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和常州市2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60岁,n=575)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分别用以评价老年人的能力等级、照护问题和需求。采用interRAI-LTCF中的临床评估报告(CAPs)分析每例老年人的综合评估资料,记录发现的照护问题;采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与CAPs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2.5%。其中,能力等级评价为能力完好55例(10.3%),轻度失能264例(49.6%),中度失能71例(13.4%),重度失能142例(26.7%)。采用CAPs可将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分为4类21个方面,老年人存在的中位照护问题数为4(3)个。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能力完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轻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心理社会和躯体活动不足问题,是精神慰藉和健康促进服务的高需人群;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和临床健康问题,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高需人群。结论 运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照护需求进行比较,发现能力等级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照护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这可以为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老年健康服务项目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袁园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461-3464
背景 骨质疏松症(OP)患者跌倒的风险显著高于非OP者,而62%以上的低暴力骨折均由跌倒引起,因此,加强预防跌倒工作对OP患者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关于院内预防跌倒的研究较多,对院外预防OP患者跌倒的研究尚少。目的 评价社区防跌倒策略在老年原发性OP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在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原发性O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防跌倒策略综合干预,持续干预1年。采用OP知识问卷(OKT)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OP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Motricity指数(MI-L)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统计并对比干预1年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干预4~6个月、干预7~9个月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12个月期间,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防跌倒策略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老年原发性OP患者对OP的了解程度,并且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目前我国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关注较少,且行为激活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行为激活疗法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行为特征的干预效果,并进一步对比分析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诊治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激活疗法干预,1次/周、30~60 min/次,为期6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BIS/BA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CES-D、B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CES-D评分低于对照组,B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CES-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BA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激活疗法可改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行为激活水平,降低脑卒中后6个月时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8.
背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糖尿病防治工作。2015年,《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和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构建医联体,创建合理分工协作机制,引导糖尿病的防治结合和关口前移,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目的 探讨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心身康复的管理效果,旨在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太仓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太平和惠阳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n=110)和对照组(n=112)。干预组采用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的空腹血糖(GLU)、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 干预方法和时间在收缩压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收缩压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舒张压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舒张压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舒张压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bA1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HbA1c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GLU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GLU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TG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T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DL-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HDL-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HDL-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LDL-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LDL-C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多学科联合管理后12个月,糖尿病患者血压、HbA1c、GLU和血脂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SF-36中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的改善好于对照组。多学科联合管理能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使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999.
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既往已有少部分关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研究,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与眼底损害相关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某社区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其与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2—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 0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心脑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危组227例、中危组919例、高危组934例,分析风险分层与眼底病变的关系。结果 2 080例慢性病患者中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者占比分别为22.74%(473/2 080)、67.74%(1 463/2 080)、35.58%(740/2 080)、94.28%(1 961/2 080)、24.76%(515 /2 080);男性吸烟、超重或肥胖者占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患者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占比分别为10.91%(227/2 080)、44.18%(919/2 080)、44.90%(934/2 080)。不同性别、年龄、吸烟、BMI、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史情况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080例慢性病患者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正常93例(4.47%),Ι级899例(43.22%),Ⅱ级950例(45.67%),Ⅲ级127例(6.11%),Ⅳ级11例(0.53%)。眼底异常检出率为52.31%(1 987/2 08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眼底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37%(103/227)、51.25%(471/919)、55.03%(514/934),3组眼底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4,P=0.023)。高危组慢性病患者眼底异常检出率高于低危组〔OR=1.473,95%CI(1.101,1.972),P=0.009〕。结论 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大,高危组人群眼底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低危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低X线辐射剂量及低碘浓度等渗对比剂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L-LWiDose4)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需行心脏CTA检查的连续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扫描方案:常规组(A组)53例,采用100 kVp、100 mAs、碘海醇(350 mg I/mL),重建方式为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实验组49例,采用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mL),根据iDose4迭代算法可以得到iDose4-1~iDose4-7 7组图像,选取iDose4-2~iDose4-6 5组图像,分别记为B组、C组、D组、E组、F组。依据新生儿体质量采取不同的对比剂注射剂量并计算碘摄入量。测量主动脉弓、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及主动脉弓层面两侧胸大肌和竖脊肌CT值,测量气管分叉层面周围空气CT值的标准差(SD),记为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和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各组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CTDIvol、SSDE、DLP、ED较常规组分别降低了57.08%、56.62%、58.31%、56.97%(P<0.05)。常规组、实验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1.83±1.27)g和(1.61± 1.3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组图像客观评价不及A组、C组、D组、E组(P<0.05)。A组、D组、E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实验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81.6%、87.7%、97.9%、97.9%、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mL)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在降低患者的电离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剂量的同时,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