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5篇 |
免费 | 1383篇 |
国内免费 | 8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8篇 |
儿科学 | 126篇 |
妇产科学 | 123篇 |
基础医学 | 894篇 |
口腔科学 | 219篇 |
临床医学 | 1716篇 |
内科学 | 1055篇 |
皮肤病学 | 107篇 |
神经病学 | 358篇 |
特种医学 | 5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74篇 |
综合类 | 3761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569篇 |
眼科学 | 268篇 |
药学 | 1636篇 |
34篇 | |
中国医学 | 1399篇 |
肿瘤学 | 6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541篇 |
2021年 | 633篇 |
2020年 | 523篇 |
2019年 | 324篇 |
2018年 | 316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352篇 |
2015年 | 591篇 |
2014年 | 721篇 |
2013年 | 808篇 |
2012年 | 1222篇 |
2011年 | 1232篇 |
2010年 | 1138篇 |
2009年 | 1006篇 |
2008年 | 946篇 |
2007年 | 1013篇 |
2006年 | 903篇 |
2005年 | 709篇 |
2004年 | 513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348篇 |
2001年 | 283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高龄 ,多有明显的骨质疏松 ,愈后常遗留有髋内翻 ,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非手术治疗时间长 ,患者长期卧床 ,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治疗和康复困难。作者参照AO组织推荐的方法自 1996年5月 -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DHS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37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男 16例 ,女 2 1例 ;年龄 4 8~ 86岁 ,平均 69 4岁。右侧 18例 ,左侧 19例。根据股骨内侧骨皮质的状态 (Evans分型 ) ,即能支撑近端的股骨距是否完整 ,… 相似文献
13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胆合流共同管开口位置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胰胆合流共同管开口异位及其相关因素在胆总管囊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116例显影清晰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ERCP或术中胆道造影的正位X线片进行有关数据的测量分析,并以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7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胆道造影的X线片作为对照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加以比较。结果 对照组Vater壶腹均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而实验组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者占31.1%,开口于降段以远者占68.9%,且共同管开口位置越远,共同管、胆总管越长,胰管直径及胰胆汇合角度越大。囊肿型囊肿的胆总管直径与长度及胰胆汇合角度与梭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且前者合并胰腺分离及其它肝内外胆管畸形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影像学测量下,Vater壶腹开口异位的存在有可能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发病原因,而胰胆合流异常、胆总管远端狭窄及肝内胆管的畸形则是本病通常并发的病理改变,但也可能互为因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4.
嗜铬细胞瘤50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2%的患者有高血压史,平均病程28个月。血儿茶酚胺和尿香草基苦杏仁酸增高者分别为68%,84%。B超、CT定位诊断阳性率为90%,95%;术前诊断正确率为94%。良性嗜铬细胞瘤4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7例,其中:2例临床病程为良性而病理诊断为恶性,1例初次发病即为恶性,4例为复发性。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肝转移放弃治疗,1年后死亡。结论:患者延迟就诊,基层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复发性嗜铬细胞瘤有很高的恶变性,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并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35.
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后,应用末段回肠及盲升结肠作贮尿囊行正位膀胱重建术.结果:17例中15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4.5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术后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日间排尿可控率为93.3%,1年夜间尿失禁22.2%.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336 ml、最大尿流率13.7 ml/s、剩余尿量42 ml,而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输尿管反流1例,但无尿道、输尿管狭窄,肾功能正常.结论: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好,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6.
早泄病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早泄男性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 方法 :对 10 6例早泄病人和 38例正常人前列腺按摩前后尿液标本及前列腺按摩液 (EPS)进行显微镜和 /或细菌学检查 ,并评估 12 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中早泄的发生率。 结果 :在早泄病人中发现 49例 (46 .2 %)有慢性前列腺炎 ,其中 34 .7%存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12 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中 5 7例 (47.5 %)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泄。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前列腺炎症在某些早泄病人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在针对早泄治疗前进行前列腺仔细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肾病综合征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 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动脉硬化危险性增加,探讨其影响因素是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之一。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炎性因子、脂质代谢指标、动脉硬化指数(ASI)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SI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脂蛋白(LP-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全血白细胞计数(WBC)、24 h尿蛋白(24 hUpr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清蛋白(ALB)、总蛋白(T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4.3%(27/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s-CRP、LDL-C、LP-α、FBG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HDL-C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ASI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I与LP-α、TC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hs-CRP、LDL-C、LP-α、FBG、HDL-C是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8.
双叶皮瓣在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 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9.
槲皮素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基因前列腺腺癌小鼠c2细胞系(TRAMP-C2)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体外培养的TRAMP-C2细胞,应用MTT法检测槲皮素对TRAMP-C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MP-C2细胞的凋亡率,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槲皮素作用前后TRAMP-C2细胞差异性表达基因。结果:槲皮素能抑制TRAMP-C2细胞生长,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应用5×10^-5mol/L浓度槲皮素处理48h后的TRAMP—C2细胞有69个基因表达下调,94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血小板反应素表达明显上调,为对照组的36倍。结论:槲皮素能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RAMP-C2细胞血小板反应素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时前臂背侧皮瓣的切取方法.方法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遇到血管变异共9例,采取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蒂切取逆行岛状前臂背侧皮瓣、以骨间后动脉近端为蒂切取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以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切取游离前臂背侧穿支皮瓣等方法,进行皮瓣转移或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结果 9例皮瓣中有8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青紫、小水泡,及时对症处理,5 d后部分皮缘形成干痂,皮瓣颜色恢复正常,脱痂后存活.9例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结论 以桡骨间后动脉侧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逆行转移,以骨间后动脉近端或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是解决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