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5篇
  免费   3694篇
  国内免费   2522篇
耳鼻咽喉   401篇
儿科学   875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2216篇
口腔科学   648篇
临床医学   4474篇
内科学   3022篇
皮肤病学   345篇
神经病学   836篇
特种医学   1582篇
外科学   3529篇
综合类   10310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4164篇
眼科学   465篇
药学   4326篇
  56篇
中国医学   4106篇
肿瘤学   1524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1096篇
  2021年   1367篇
  2020年   1250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1068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1510篇
  2014年   1827篇
  2013年   2323篇
  2012年   3465篇
  2011年   3616篇
  2010年   3416篇
  2009年   2977篇
  2008年   3121篇
  2007年   2871篇
  2006年   2751篇
  2005年   2063篇
  2004年   1494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899篇
  2001年   796篇
  2000年   61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牙周炎与血清Dickkopf-1(DKK-1)水平的关系,探讨影响血清DKK-1水平的可能因素.方法 收集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各20例(分别为AgP组、CP组)及分别与AgP、CP患者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各20名(分别为H1组、H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DKK-1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血清中DKK-1水平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DKK-1水平与牙周临床参数及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检测水准为双侧α =0.05.结果 AgP组血清DKK-1水平[(12.36±3.19) μg/L]显著高于CP组[(8.90 ±2.73) μg/L] (P=0.001),但与其对照组H1组[(12.37±2.74) 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CP组与H2组[(8.85 ±2.56) μg/L]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896);AgP与CP组血清DKK-1水平与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探诊出血阳性位点百分比间均未见显著相关(AgP组r值分别为-0.029、-0.223、0.062、-0.412;CP组r值分别为-0.156、0.185、-0.379、0.051);总体样本血清DKK-1水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453,P =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对血清DKK-1水平有影响(β=-0.391,t=-3.626,P=0.001).结论 未发现牙周炎对血清DKK-1水平产生影响;年龄是影响血清DKK-1水平的重要因素,血清DKK-1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VEGF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与评价中国汉族人群TNF-α-308多态性是否与牙周炎易感性相关。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的TNF-α-308多态性与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年限为1994—2011年,检索时间为2011年2月。应用Meta分析比较TNF-α-308等位基因2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是否有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病例组494例,对照组501例。Meta分析显示,5篇文献不存在异质性(P=0.38);TNF-α-308等位基因2与等位基因1相比,其合并OR值为2.12(95%CI 1.57~2.86),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NF-α-30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牙周炎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初步探讨进行免疫标记的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ISEM)相结合,对暴露胶原纤维的形态以及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FEISEM观察,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可以结合抗Ⅰ型胶原单克隆抗体以及胶体金标记的相应二抗,胶体金标记颗粒分布均匀,可与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抗原表位相结合,实现免疫定位。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和FEISEM相结合,可以直观观察胶原纤维立体网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准确的、可复制的、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95.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牙齿、颌骨及面部的发育.近年来,随着正畸材料的发展与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得到蓬勃发展.本文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固定矫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肖璇  王聪  徐祎 《口腔生物医学》2012,3(4):197-200
目的:探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7例KD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7例KD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1~73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皮下或大唾液腺的无痛性肿块,组织学上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可见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滤泡间见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D中的淋巴滤泡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KD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需与部分富含淋巴组织的肿瘤鉴别,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伴QRS波碎裂(fQRS)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自主神经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 收集伴QRS波群碎裂UA患者60例,年龄(46.2± 10.3)岁,分为药物组和介入组,各30例.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心率变异性(H RV)、窦性心率震荡(HRT)和CRP变化. 结果 (1)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HF、LF)治疗前介入组分别为[(88.2±20.6)ms、(76.2±9.3)ms、(18.6±7.9)ms、(5.5±2.8)%、(219.4±131.6) Hz、(459.6±135.2)Hz]、治疗后介入组分别为[(122.5±15.5) ms、(105.3±5.2)ms、(49.3±4.3)ms、(9.1±1.8)%、(292.5±125.5)Hz、(345.1±175.1)Hz],治疗前后比较为(t=9.4、15.69、8.37、4.68、3.26、3.57,P<0.01或0.05);治疗前药物组分别为[(86.9±23.4 )ms、(74.3±10.4)ms,(19.3±7.4)ms、(5.3±2.1)%、(217.2±133.2) Hz、(445.8±144.3)Hz],治疗后药物组分别为[(106.7±18.8)ms、(89.8±7.6)ms、(29.4±5.2)ms、(7.2±3.2)%、(213.2±120.2)Hz、(396.1±182.3)Hz],治疗前后比较(t=7.3、12.36、6.98、2.94、4.89、5.01,P<0.01或0.05);治疗后介入组与药物组比较,介入组变化更为显著(t=8.90、13.75、7.52、3.27、4.21、4.01,P<0.01或0.05).(2)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CRP治疗前介入组分别为(0.45±0.44)%、(2.12±0.13)ms/RR、(5.74±2.46)mg/L,治疗后分别为(0.16±0.20)%、(2.98±0.25)ms/RR、(2.61±1.22) mg/L;治疗前药物组分别为(0.49±0.38)%、(2.15±0.19) ms/RR、(5.81±2.35)mg/L,治疗后分别为(0.32±0.26)%、(2.51±0.11)ms/RR、(3.56±1.43)mg/L.TO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为(t=16.78,P=0.001),介入组为(t=15.63,P<0.01),治疗后介入组与药物组比较(t=15.95,P<0.001);TS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为(t=19.52,P=0.001),介入组为(t=14.36,P=0.001),与药物组比较介入组变化更为显著(t=18.13,P=0.001);CRP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为(t=9.76,P=0.01),介入组为(t=12.49,P=0.001),治疗后介入组与药物组比较为(t=10.73,P=0.001). 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更显著改善伴QRS波碎裂UA患者的心肌供血,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增强体,以聚氨酯预聚体为基体,制备了快速成型所需的HA /PU 基质复合材料,采集个体股骨近端骨缺损部位的 CT 影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 Mimics 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直接得到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再将三维模型信息转换成快速成型的“STL”数据文件,以此直接驱动三维打印机制造出 ABS 实体模型,然后经硅胶模具和浇注成型手段,将 HA /PU 复合预聚体基质浇注到硅胶模具中,进行固化成型,得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 HA /PU 股骨近端植入体。为克服批量生产植入体型号、尺寸与个体需求不匹配的弊端,制造高附加值人工骨产品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并辅以筛前神经区域黏膜冷冻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单纯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2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症状评分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至6个月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症状评分降至最低,之后略有回升.2组相比,术后1个月内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疗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15.4%,治疗组无复发,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而且还能减少或延缓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BCT)对唇腭裂患者上颌窦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012年1~6月收治的用CBCT确诊为唇腭裂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上颌窦情况并分析。结果:唇腭裂患者上颌窦病变发生率为78.1%。根据病变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分为黏膜增厚型(51.3%),粘液囊肿型(19.3%)及积液型(22.7%)。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平均厚度为2.40 mm;粘液囊肿的平均最大径为7.60 mm。上颌窦病变可发生于单侧上颌窦,也可双侧同时发生。结论:CBCT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在对患者唇腭裂状况评价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地判断唇腭裂患者上颌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