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22篇 |
免费 | 2097篇 |
国内免费 | 10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3篇 |
儿科学 | 312篇 |
妇产科学 | 123篇 |
基础医学 | 1152篇 |
口腔科学 | 345篇 |
临床医学 | 2472篇 |
内科学 | 1701篇 |
皮肤病学 | 256篇 |
神经病学 | 314篇 |
特种医学 | 760篇 |
外科学 | 1981篇 |
综合类 | 5282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预防医学 | 2335篇 |
眼科学 | 195篇 |
药学 | 2240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1837篇 |
肿瘤学 | 7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616篇 |
2021年 | 771篇 |
2020年 | 693篇 |
2019年 | 375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511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688篇 |
2014年 | 974篇 |
2013年 | 1203篇 |
2012年 | 1791篇 |
2011年 | 1829篇 |
2010年 | 1640篇 |
2009年 | 1521篇 |
2008年 | 1513篇 |
2007年 | 1539篇 |
2006年 | 1315篇 |
2005年 | 1039篇 |
2004年 | 680篇 |
2003年 | 637篇 |
2002年 | 484篇 |
2001年 | 439篇 |
2000年 | 358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南沙守礁官兵健康干预前后身心状态变化。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南沙守礁官兵进行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对象进行测评,同时调查2周患病率、膳食营养、体质指数.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酸(TT3)、睾酮、皮质醇、维生素A及尿液维生素B1、B2、C含量。结果2周患病率干预前为32.21%,干预后为23.37%,P〈0.05;体质指数正常率由干预前的51.84%升至干预后的70.66%,P〈0.05;干预后膳食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及维生素摄入量趋于合理,体内维生素B1、B2低于正常标准的检出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5.56%和72.78%降至11.11%和9.44%,P〈0.01;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01),TT4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睾酮、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01)。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强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能提高守礁官兵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2.
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直视下观测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 选用15只中国大白兔30只耳朵,设计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在不同时间观察皮瓣微循环的血液途径(1h、2h、4h、8h)。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组织内毛细管管网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静脉皮瓣早期可见毛细血管床关闭,动脉血在微静脉间快速流动;随毛细血管逐渐开放,动脉血逆流进入微循环,完成循环重建。结论在引流静脉保持通畅的前提下,静脉皮瓣可借助静脉系统重建有效血液循环并保持成活。 相似文献
53.
夏传余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58-59
病理检查是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病理报告是对疾病诊断的客观描述。正确理解病理报告中的专业术语,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讨论应用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显效率为5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7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来说,应用引导式教育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冲洗联合无创通气对常规治疗失败的重症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常规治疗失败的重症哮喘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冲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无创通气治疗,冲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给予支气管肺泡冲洗。结果 冲洗组气管插管率、症状改善时间及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低(P〈0.05),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吸气相气道正压、PaO2、PaCO2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支气管肺泡冲洗联合无创通气应用于常规治疗失败的重症哮喘可以改善血气及肺功能,并且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缩短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7.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诊断程序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对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诊断流程进行临床评价。探讨高效的食物过敏诊断程序。方法 0~6岁患儿88例,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以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皮肤试验阳性者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sIgE阳性者进一步进行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 food challenge,DBPCFC)证实诊断。sIsE阴性者通过DBPCFC建立或排除诊断。结果 88例患儿中SPT(+)者25例。其中SPT(+)sIgE(+)者16例,SPT(+)sIsE(-)者9例;前者经DBPCFC进一步证实为食物过敏的有14例;后者通过DBPCFC建立诊断的3例。排除诊断的6例,根据SPT(+)sIgE(+)或SPT(+)sIsE(-)诊断食物过敏的阳性预计值为87.5%.阴性预计值为77.8%。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结合sIgE检测有较高的食物过敏确诊率,当前两者不一致时,需要通过DBPCFC建立诊断。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治疗组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单用化疗,每3周重复,共4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疼痛、体重、食欲、karnofsky评分。结果:在控制疼痛、食欲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体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剂联合化疗能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血液感染病原菌的方法.方法 选取7种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在其16S rRNA末端和23S rRNA始端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对16S-23S rRNA基因间区进行扩增,然后将PCR产物的电泳图谱进行机器码识别,以鉴定病原菌.结果 通用引物能扩增出7种病原菌,且每种菌具有不同片段长度(bp):大肠埃希菌(716、808),金黄色葡萄球菌(732、827),铜绿假单胞菌(833),表皮葡萄球菌(630、722、817),肺炎链球菌(606),肺炎克雷伯菌(550、705、797),粪肠球菌(591、693);此图谱可经机器码识别,对各种病原菌进行快速鉴定.结论 采用通用引物PCR和机器码识别技术可简便、快速、特异地鉴定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