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5篇
  免费   2562篇
  国内免费   1283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443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3064篇
内科学   2121篇
皮肤病学   315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957篇
外科学   2486篇
综合类   6572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889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2814篇
  29篇
中国医学   2251篇
肿瘤学   914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954篇
  2020年   846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1511篇
  2012年   2217篇
  2011年   2233篇
  2010年   2024篇
  2009年   1942篇
  2008年   1890篇
  2007年   1906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326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分析30例Alport综合征(AS)患儿肾脏和皮肤Ⅳ胶原分布特点,探讨Ⅳ胶原分布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0例Alport综合征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肾组织穿刺和皮肤活检中肾脏和皮肤Ⅳ胶原分布特点,总结不同的Ⅳ型胶原仪链分布方式与临床表型的相关关系:结果30例患儿中29例表现为肾脏和(或)皮肤Ⅳ胶原Ⅸ链分布异常,1例正常。其中24例(占80.0%)为X连锁显性遗传性AS(XDAS),男20例,女4例;5例(占16.7%)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AS(ARAS)。XDAS组患儿1例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型(4.2%),6例为血尿合并蛋白尿型(25.0%),16例为肾痫综合征型(66.7%),1例为肾功能不全型(4.1%);平均尿蛋白定量男1.74g/24h,女0,83g/24h;3例发现高频听力减退均为男性,男性患儿病情明显重于女性。ARAS组患儿5例均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型;平均尿蛋白定量0.62g/24h;未发现眼耳损害。结论XDAS患儿病情重,病程进展快,不同性别在病情严重程度上行住明显的差异;ARAS患儿病情相对较轻。Alport综合征的Ⅳ型胶原α链分布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肾脏和皮肤Ⅳ胶原免疫荧光检测是目前诊断Alport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远期预后鄯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痂囊腔菌素A的浓度,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60只小鼠,雌雄各半,痂囊腔菌素A 30.0 mg灌胃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取血浆,采用HPLC分别测定血清样品中痂囊腔菌素A浓度,用DAS 3.0.8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痂囊腔菌素A在10.0~8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日内和日间RSD<7.0%,提取回收率为89.2%~92.4%,方法回收率为100.1%~100.6%。痂囊腔菌素A在小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为(16 697.8±873.0)μg.L.h-1,MRT0-t为(3.8±0.0)h,t■z为(3.6±0.0)h,tmax为(1.0±0.0)h,CLz/F为(1.8±0.0)L.h-1,ρmax为(5 889.3±135.9)μg.L-1。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痂囊腔菌素A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检红细胞异常患者给予加味二至丸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尿检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毛裂蜂斗菜的生药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观察植物性状、显微结构、理化特征等。结果描述了毛裂蜂斗菜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毛裂蜂斗菜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以熊果酸为对照品,建立新疆维吾尔药材硬尖神香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收集两个产地8个批次的硬尖神香草生药材,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中相关项下方法进行薄层鉴别,以熊果酸作为对照品,考察不同展开系统、显色剂、温度、湿度、点样量和不同厂家硅胶板对尖神香草中熊果酸薄层鉴别的影响,从中选出维药硬尖神香草中熊果酸薄层鉴别的最佳条件。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点于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产高效硅胶板上,在三氯甲烷-丙酮(12∶1)系统中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显色,供试品与熊果酸对照品在同样的位置显紫色的斑点,所得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较好。结论:研究建立的硬尖神香草药材中熊果酸的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以用于维吾尔药硬尖神香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6.
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S、N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内毒素(LPS)、一氧化氮酶(NOS)、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大黄延肾功能进行恶化的机制。方法:总结分析2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大黄前、后观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黄可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水平下降,肾功能改善,BUN及Cr下降。结论:①大黄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水平。②大黄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恶化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了血清NO水平,改善了剩余肾单位内“三高”有关。  相似文献   
47.
出生缺陷与电磁辐射和食物链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与电磁辐射和食物链的关系。方法选择195例出生缺陷患儿母亲作为研究组,195例健康儿母亲为对照组,对两组孕期居住环境及使用手机、电脑、电磁炉、微波炉频率和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并检测分娩时母血雌激素、孕酮、睾酮水平。结果研究组居住靠近变压器、电视塔、通讯转播塔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孕期食用人工饲料喂养的家禽、牲畜、鱼等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孕期使用手机、电脑、电磁炉、微波炉、观看电视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电磁辐射和食用人工饲料喂养的家禽、牲畜、鱼类等肉食对出生缺陷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针对SinoMed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功能缺陷,提出基于Mashup理念,整合自有资源与网络资源,拓展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功能。对系统功能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如何调用PubMed、Scopus数据库接口以及NSTL全文传递服务流程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IMAR(Iterative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IMAR)算法对降低人工髋关节病人术区金属伪影的作用.方法:26例髋关节植入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CT(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进行成像,CT重建的管电压分别采用80kVp和130kVp.分别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骨骼内选取4个感兴趣区(ROI),在每个ROI内测定出相应的平均CT值,并在同一扫描层面上远离人工髋关节的肌肉和骨骼内分别选取4个ROI作为对照,在两种管电压情况下比较IMAR和常规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s, FBP)两种算法的CT值.结果:IMAR算法与FBP算法对周围及远端肌肉和骨骼的CT值在两种管电压下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R均显示更低的CT值.结论:采用IMAR算法较传统的FBP算法相比能够明显降低人工髋关节植入后造成的金属伪影,并且采用IMAR算法结合高管电压较低管电压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UTMD) 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基因的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并筛选RNA干扰效果最好的短发夹RNA(shRNA)。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分为正常Hca-F细胞组、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及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JN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转染率高于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均P<0.05),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活性和平均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 shRNA的转染效率,增强其对基因表达、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