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22篇 |
免费 | 2097篇 |
国内免费 | 10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3篇 |
儿科学 | 312篇 |
妇产科学 | 123篇 |
基础医学 | 1152篇 |
口腔科学 | 345篇 |
临床医学 | 2472篇 |
内科学 | 1701篇 |
皮肤病学 | 256篇 |
神经病学 | 314篇 |
特种医学 | 760篇 |
外科学 | 1981篇 |
综合类 | 5282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预防医学 | 2335篇 |
眼科学 | 195篇 |
药学 | 2240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1837篇 |
肿瘤学 | 7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616篇 |
2021年 | 771篇 |
2020年 | 693篇 |
2019年 | 375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511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688篇 |
2014年 | 974篇 |
2013年 | 1203篇 |
2012年 | 1791篇 |
2011年 | 1829篇 |
2010年 | 1640篇 |
2009年 | 1521篇 |
2008年 | 1513篇 |
2007年 | 1539篇 |
2006年 | 1315篇 |
2005年 | 1039篇 |
2004年 | 680篇 |
2003年 | 637篇 |
2002年 | 484篇 |
2001年 | 439篇 |
2000年 | 358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乘数法估计北京、哈尔滨两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乘数法估算中国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乘数法于2004年和2003年分别对北京和哈尔滨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进行估计。通过当地指定网站统计在规定的时间内访问的男性同性恋人数(r),通过对当地男性同性恋人群抽样调查获得在规定时间内访问指定网站的比例(p),从而获得乘数m(1/p),估算当地的男性同性恋人群数N(r×m)。结果北京市估计结果:在规定的3月内到场所>1次/月与到场所≤1次/月的男性同性恋访问指定网站人数(r)分别为2 905人、18 775人,两者的乘数(m)分别为3.82和2.54,北京市男性同性恋人群估计为58 721人,约占当地15~49岁男性人口的1.0%;哈尔滨市估计结果:1周内到指定网站的男性同性恋人数(r)为4 923人,乘数(m)为1.6,哈尔滨男性同性恋人群估计为7 877人,约占当地15~49岁男性人口的0.3%。结论用乘数法能简单准确估计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但该两项调查估计时均有一些可能低估或高估的因素,因此在项目计划和政策制定时应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2.
在这世纪之交的 2 0 0 0年到来之际 ,迎来了中华消化杂志创刊 2 0周年。在近 2 0年的岁月里 ,我们有过成功、获奖的喜悦 ,也有过压力、困惑的痛苦 ,经历了风风雨雨才真正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曾记得在 80年代我国消化疾病专业全国仅有此一本杂志 ,而今已有 6、7种 ,其中还不包括肝病、消化内镜、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及内科等专业期刊。在当前学术氛围活跃 ,读者和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的情况下 ,要争取更多的稿源 ,订数不断增长 ,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只有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领导下 ,在第五届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总编辑、副总编辑和全… 相似文献
103.
健康教育对贫困山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集中授课、生殖健康教育手册、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及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贫困山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妇科检查的方法对1114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再采用上述综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结果:干预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71·85±12·15)高于干预前(40·25±8·70),P<0·01;妇科疾病检出率(34·83%)低于干预前(44·37%),P<0·01;性生活满意率(39·23%)高于干预前(23·39%),P<0·01。结论:四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贫困山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血清补体C3、C4及C5b-9相关性,纳入确诊为STEMI且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75例为STEMI组,及同期体检的经冠脉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冠心病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循环补体C3、C4、C5b-9水平及三种补体与cTnI,分析血循环补体和cTnI与SET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STEMI患者外周血C3、C4及C5b-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CI后三种补体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三种补体与cTnI呈正相关关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关系;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补体水平较高(P均<0.05)。结果提示,补体C3、C4及C5b-9可做为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研究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剂量胰岛素、电解质补充等治疗,统计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糖、钠、钾水平及主要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患儿病情均稳定,平均酸中毒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50±1.12)、(14.00±1.05)d。治疗前后患儿血糖[(38.66±2.37)VS(12.07±2.85)]mmol/L、血钾[(5.52±0.81)VS(4.70±0.78)]mmol/L、血钠[(133.27±10.41)VS(142.68±9.9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前后IL-6、IL-12、IL-1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高血糖、高血酮症状,安全有效,可作为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CD3AK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并对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CD3AK细胞IL 2基因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IL 2SN向人CD3AK细胞中导入IL 2基因。结果 :从转导细胞中RT PCR扩增出 347bpNeoR 基因特异性片段 ,并测出培养上清液中IL 2浓度为 3 .2 76 μg·L-1。结论 :转导的IL 2基因得到表达 ,转导成功。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转导后淋巴细胞的功能 ,以开展基因免疫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且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是可防可治的,特别是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优势明显,不仅方法灵活多样,而且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21世纪健康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值得深入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心肌细胞培养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骨髓,通过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经多次传代后获得较纯的MSCs.用5-氮胞苷(5-aza)进行诱导分化,实验组为在玻片上的5-aza干预的MSCs移入到心肌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照组为5-aza干预的MSCs.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别心肌心肌特异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Ⅰ(cTnI)表达及其出现时间的早晚.结果:对照组MSCs诱导后10天可见细胞由原来扁平多角形变成长梭形,15天后部分细胞体明显增粗,可见到有些细胞间有融合样情况发生,20天左右类似肌管样细胞出现.而实验组在17天左右可以看到类似心肌管样细胞.免疫组化表明实验组的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要早.结论:心肌细胞培养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上海市彭浦镇外来人员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彭浦镇外来常住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其求医行为,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为改善外来人员的求医行为提供信息,为彭浦镇外来人口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根据所要收集的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样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99岁,青壮年为主;其中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较低,高中以下者占80%;职业主要为劳力型工种,占38.89%;多数被调查者无基本医疗保险,占本次调查者的63.33%。外来人员患病后多采取到药店买药进行治疗,小病或症状较轻时多采取不治疗,仅有12.22%的人去医院诊治。结论由于外来人员属于低收入且无医疗保障人群,虽然在患病后症状加重时想就医,但是限于经济和社会环境,患病就医者仍处低水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政府提供相应医疗保障措施是改善外来人员就医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