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2篇
  免费   2097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儿科学   312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152篇
口腔科学   345篇
临床医学   2472篇
内科学   1701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760篇
外科学   1981篇
综合类   5282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2335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2240篇
  26篇
中国医学   1837篇
肿瘤学   745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273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1203篇
  2012年   1791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640篇
  2009年   1521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539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37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颈枕CCD治疗上颈椎创伤性不稳的护理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颈椎创伤性不稳主要包括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因创伤而致骨折、脱位、韧带损伤。治疗目的在于恢复枕 -寰 -枢椎解剖区域的稳定性及其生理功能 ,避免脊髓急性受压或迟发性损伤[1] 。因此通过手术获得上颈椎的即刻稳定作用 ,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枕颈部的永久性稳定 ,对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 ,我院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9月采用Sofamor-Danek公司新型器械颈枕CCD治疗上颈椎损伤 9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2 6~ 4 7岁。均急诊入院。致伤原因 :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间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患儿共25例,平均年龄5岁,左侧8例,右侧17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2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单侧手术时间15~20min,术中无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损伤,随访无复发、睾丸萎缩、切口瘢痕等。结论: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未闭鞘状突。  相似文献   
13.
夏勇  吴学诗  张美英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88-1591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心法ELISA检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EGF含量。结果:建立的EGF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小检测限达15.6ng/L,批内精密度为8.7%,批间精密度为11.6%,平均回收率为94.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血清EGF含量在31名正常人为(1.305±0.382)ng/mL,24名乳腺癌病人术前值为(0.729±0.347)ng/mL,术后为(0.711±0.332)ng/mL,17名结直肠癌病人术前为(0.678±0.311)ng/mL,术后为(0.658±0.298)ng/mL,19名胃癌病人术前为(0.598±0.224)ng/mL,术后为(0.614±0.257)ng/mL。各肿瘤组患者血清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适用于临床检测的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肿瘤患者血清中EG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该检...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手术治疗大宫腔内肌瘤的安全性研究(附7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大宫腔内肌瘤(直径<3cm)应用宫腔镜手术(TCRM)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术前药物预处理1~4个月30例,术前晚进行宫颈预处理。TCRM用切割、钳夹、捻转、牵拉、娩出五步手法施术,术中常规B超或腹腔镜监护,术前及术终抽取静脉血查Na+、K+、CL-浓度、血糖和血浆渗透压水平,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97.14%。切除的肌瘤平均直径(4.91±1.26)cm(>3.0~7.5cm)。平均重量(31.23±18.12)mg11~182mg。平均手术(30.62±12.1)min(5~60min)。术中出血5~1500mL,出血1500mL者为子宫穿孔所致。17例手术后血Na+、K+浓度下降,血糖水平上升,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4例,子宫穿孔1例,轻度低钠血症2例。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大宫腔内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罗哌卡因(ropivacaine,RPC)对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0、0.25、0.5、1 mmol/L剂量罗哌卡因处理M2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RPC 0 mmol/L组、RPC 0.25 mmol/L组、RPC 0.5 mmol/L组和RPC 1 mmol/L组进行后续试验。EDU染色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侵袭细胞数;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显微镜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Rac1、JNK1、p-JNK1、FAK、p-FA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RPC 0 mmol/L组相比较,RPC 0.5、1 mmol/L组E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上皮间充质转化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Ra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JNK1/JNK1、p-FAK/FA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抑制Rac1/JNK1/FAK通路的活化调节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  相似文献   
16.
柏连松教授认为,小儿肛瘘多于出生后2岁内发病。因胎毒未清、脾胃虚弱、复感湿热之邪所致,还与小儿肛门局部发育不全有关。其治疗以清胎毒、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柏教授以土茯苓为君药,取清泻胎毒、健脾止泻、不伤脾胃之功效,辅以蒲公英、虎杖、黄柏等药,药量减半。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使肛痈发作趋于缓解,减少发作频率,局部硬结软化消散。并结合中药外敷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使小儿免于手术而获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体液结核菌素(PPD)抗体在小儿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PD检查的住院患儿,其中确诊结核病22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体液PPD抗体检测对结核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后概率。结果体液PPD抗体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45%和 91.35%,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25和0.597,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79%。患病率为15%时,验后概率为48.09%。结论体液PPD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师应谨慎对待体液 PPD检测阳性结果,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患儿结核病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离体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db/db小鼠小脑的代谢变化。方法:采用8只15周龄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为实验组,11只15周龄野生正常小鼠为对照组,对其小脑组织进行离体的1H NMR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脑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丙氨酸(Ala)等代谢物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谷氨酰胺(Gln)、牛磺酸(Tau)、乳酸(Lac)等代谢物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组学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小脑中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出现了紊乱,这为进一步认识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消毒产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管理现状,为规范消毒产品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抽检方式,对辖区内涉消毒产品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抽样检查。结果共调查167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337种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索证率为58.68%,标签说明书符合率为84.27%。调查169家消毒产品使用单位,151种消毒产品,使用单位索证率为63.31%,标签说明书符合率为83.43%。结论该区消毒产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索证率均比较低,市场消毒产品存在标签说明书管理不规范情况,必须加强消毒产品市场监管和涉消毒产品单位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0.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诱导致小鼠肾脏亚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qd×42;ASP组:从D-半乳糖模型复制的第8天起,腹腔注射ASP(100 mg·kg-1),qd×35;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时与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采外周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胱抑素C(Cys-C)含量;取肾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肾组织中染色阳性细胞相对光密度(ROD),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变化;制备肾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ELISA方法检测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较,ASP组小鼠血清中BUN,Crea,UA,Cys-C,AGEs和8-OH-dG含量显著下降;肾小球数目增多,硬化肾小球减少,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管腔扩张不明显;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的相对光密度降低且颗粒小;超微病理呈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减少,基底膜变薄,足细胞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足细胞次级突起融合减少;SOD与GSH-PX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下降。综上所述,当归多糖能拮抗D-半乳糖致小鼠肾脏亚急性损伤,其保护肾脏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