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7篇
  免费   2302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1362篇
口腔科学   402篇
临床医学   2970篇
内科学   2101篇
皮肤病学   332篇
神经病学   362篇
特种医学   951篇
外科学   2457篇
综合类   6431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849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2804篇
  29篇
中国医学   2135篇
肿瘤学   911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1203篇
  2013年   1498篇
  2012年   2208篇
  2011年   2241篇
  2010年   2031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916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337篇
  2004年   868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咪唑安定对低血容量休克鼠静脉血管可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对低血容量休克血管可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血管可容性的变化通过测量注射咪唑安定前后全身平均循环充盈压(Pmcf)来表示。实验鼠分为对照组(n=8),交感神经阻断组(SNSB,n=8),交感神经阻断 去甲肾上腺素组(SNSB NA,n=9),低血容量组(n=5)。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0.3、0.5、1.0mg·kg-1后2min测量Pmcf。结果与用药前相比,咪唑安定导致对照组、低血容量组、SNSB NA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呈剂量依存性方式。对照组和低血容量组的Pmcf呈现剂量依存性下降(P<0.05),但SNSB组、SNSB NA组无改变。结论 咪唑安定可引起剂量依存性的静脉血管舒张,而这种作用主要是源于其对静脉血管交感神经张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和血管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表达 ,并观察缬沙坦和螺内酯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 6周龄SD大鼠 2 4只 ,制备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模型 ,分为 4组 ,分别为手术组、假手术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 3 0mg/kg·d-1、螺内酯 2 0mg/kg·d-1溶于饮水灌胃 ,1次 /d ,连续治疗 17周。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鼠心肌和血管HGFmRNA水平。结果  17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心肌HGFmRNA/ β actinmRNA(1.17± 0 .0 8/ 0 .85± 0 .0 8)高于手术组 (0 .5 7± 0 .0 7) (P <0 .0 1) ,但低于假手术组 (1.3 5± 0 .0 9) (P均 <0 .0 1)。两治疗组肠系膜动脉HGFmRNA水平高于手术组 (P <0 .0 1) ,但低于假手术组 (P均 <0 .0 1)。结论 缬沙坦和螺内酯均能使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中的HGF升高 ,同时伴有心肌和血管重塑的改善 ,说明HGF在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靶器官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三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根治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早、中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7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60h,均于术后7d出院。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10个月,患者饮食基本正常,B超、钡餐等影像检查及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手术技术可行。应合理选择适应证。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肝移植过程中血管异常时血管重建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对16例肝移植的供肝动脉变异、受体肝动脉异常和受体门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重建,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监测重建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14例重建的血管通畅良好,生存正常;1例术后7d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并于术后4周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7d死于药物引起的严重的血管内溶血,但重建血管通畅良好.结论:根据各种血管异常时血管重建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血管重建方式是保证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索特发性高草酸尿症(IH)的发病机制,筛选可能导致其发病的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含有26 962条大鼠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研究3只IH模型大鼠和3只正常大鼠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IH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肝脏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147条,其中上调基因123条,下调基因24条,包括细胞受体、免疫相关、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蛋白、发育相关等多种基因.结论 基因芯片能有效筛选出IH模型大鼠肝脏中的差异基因,显著的基因差异表达与其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368例,平均年龄57岁.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16例,结石大小(2.1±0.8)cm;肾结石252例,结石大小(4.6±1.4)cm,其中非鹿角形结石190例,结石大小(3.2±1.1)cm,鹿角形结石62例,结石大小(7.6±1.6)cm.均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8例患者中单通道取石356例(96.7%),双通道12例(3.3%).一期取石344例(93.5%),二期取石24例(6.5%).总结石取净率为88.6%(326/368).平均手术时间73 min.一期取净结石者住院时间4~8 d,平均6 d.术后发热14例(3.8%);输血5例(1.4%);2例肾结石术后出血严重者经输血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可重复取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997.
R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 ,RenminHospital,WuhanUniversity,Wuhan 4 30 0 6 0 ,China (ChenXJ,WangX ,XiaZYandLuoT)DepartmentofCardiacSurgery ,RenminHospital,WuhanUniversity ,Wuhan 4 30 0 6 0 ,China (TuZF) Correspondingauthor:Tel:86 2 7 880 82 4 78,E mail:xue0 30 8@mail.tom .com .cnecentlyischemiapreconditioninghasprovedtoamelioratethesubsequentsustainedmyocardium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 .1,2 Someexperimentsreportedthatremoteorgansischemiapreconditioning(RPC) ,suchasinkidney ,can…  相似文献   
998.
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4例,分析其螺旋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7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1例,1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伴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12例呈明显强化,2例呈轻中度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小肾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贵州思南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我们测定了21个个体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检测到8种单倍型,4种为普通牛血统的单倍型,4种为瘤牛血统的单倍型,表明思南黄牛同时受普通牛和瘤牛的影响。这对于思南黄牛的保种及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探讨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随访本院1993-2003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病例236例,对术后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症状消失后再复发者复查X片、CT或MRI了解病因。结果手术疗效不佳者25例。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残留髓核再突出、术后脊柱不稳倾向增加、对侧隐窝狭窄认识不足、神经根损伤、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漏切、感染、术后椎管内瘢痕黏连等。全椎板切除术较椎板问开窗术更易发生椎管内瘢痕黏连(P<0.01)。结论首次手术时应尽可能取净髓核组织,对动力位摄片发现有椎问不稳倾向者行后外侧植骨或椎体问植骨融合,常规探查并妥善处理侧隐窝,牵拉神经根时间不应过长且用力轻柔。行腰椎间盘CT和MRI扫描时,应注意包括椎间盘相邻上下椎体的1/3部,以防止遗漏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尽量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以减少脊柱创伤,术中间断冲洗,术毕持续负压引流,以减少术后黏连,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