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19篇
  免费   14419篇
  国内免费   10700篇
耳鼻咽喉   1298篇
儿科学   2032篇
妇产科学   2620篇
基础医学   17850篇
口腔科学   2712篇
临床医学   21174篇
内科学   24141篇
皮肤病学   1875篇
神经病学   8114篇
特种医学   5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15927篇
综合类   28367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11005篇
眼科学   4420篇
药学   16799篇
  162篇
中国医学   8959篇
肿瘤学   13056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2041篇
  2022年   4010篇
  2021年   7380篇
  2020年   5496篇
  2019年   4961篇
  2018年   5079篇
  2017年   4770篇
  2016年   4407篇
  2015年   6655篇
  2014年   8450篇
  2013年   8194篇
  2012年   12015篇
  2011年   13118篇
  2010年   8738篇
  2009年   7108篇
  2008年   9008篇
  2007年   9023篇
  2006年   8886篇
  2005年   8390篇
  2004年   6185篇
  2003年   5902篇
  2002年   5089篇
  2001年   4370篇
  2000年   4083篇
  1999年   3908篇
  1998年   2498篇
  1997年   2457篇
  1996年   1784篇
  1995年   1640篇
  1994年   1409篇
  1993年   891篇
  1992年   1303篇
  1991年   1137篇
  1990年   968篇
  1989年   869篇
  1988年   742篇
  1987年   668篇
  1986年   515篇
  1985年   467篇
  1984年   252篇
  1983年   178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120篇
  1978年   59篇
  1976年   52篇
  1975年   55篇
  1974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围绝经期潮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等待组)。治疗组取穴百会、印堂、神庭、关元、气海、中脘、阴郄、太溪、复溜、三阴交。针刺治疗每次持续30 min,每周2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为等待组,试验期间仅给予同针刺组相同的健康宣教,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6周以及第10周随访评估其潮热频率和程度,以及更年期生活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针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①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在治疗后及随访时,针刺组较等待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组第3周即出现了潮热频率明显下降的趋势(P < 0.01),治疗后以及随访期针刺组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1)。而等待组在各时间点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②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后针刺组在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评分、社会心理、体能状况较等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在随访期,针刺组在Men-QoL社会心理以及体能方面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两组Men-QoL性功能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及随访期,针刺组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社会心理、体能状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5),在Men-QoL性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等待组在Men-QoL总分及四个域方面均无明显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安全有效,且对围绝经期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2.
73.
<正>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也已把多媒体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然而,以电脑加投影仪为代表的传统多媒体设备,由于其自身的缺陷,难以完全取代黑板教学,所以多媒体和黑板在教学中最好结合使用以取长补短~([1])。尽管如此,在两者的结合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要使投影仪显示效果清晰,需要教室光线黑暗一些,而黑板教学又要求教室光线比较明亮;电子教鞭一晃而过的指示方法让学生感觉不够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Infantile hemangiomas (IHs) are the most common benign tumor of infancy, characterized by a natural history of early proliferation in the first months of life to eventual involution during childhood, often with residual fibrofatty tissue. Once involution has been achieved, IHs do not typically recur.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exogenous growth hormone therapy resulting in the recurrence of IHs in late childhood, supported by radi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in vitro, and in vivo ev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