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44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02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IDO、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一种免疫调节酶,可催化色氨酸分子中吲哚环氧化裂解,从而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而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IFN-γ等可刺激其表面表达IDO,并通过降解色氨酸,使局部组织中的色氨酸耗竭,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含量增加,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因此DC表面表达IDO可能在诱导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去除胰岛β细胞的α细胞大鼠模型.方法 12周龄SD大鼠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NC)、模型1组(M1)和模型2组(M2),M1和M2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次链脲佐菌素(STZ)100和150 mg/kg,5 d后处死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胰岛素(Ins)和胰高糖素(Glc)的含量;胰腺组织HE染色,Ins、Glc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去β细胞大鼠(M1和M2组)胰岛丽积约为正常大鼠的1/7,β细胞面积占胰岛面积比例由正常状态的74.3%分别下降到5.4%和5.2%,胰腺匀浆液Ins的含量不到正常的3%,而Glc的含量略有上升.NC组Glc阳性细胞位于胰岛周边,数量较少,M1和M2组Glc阳性的α细胞由周边向中央聚集,α细胞面积占胰岛面积比例由16.4%分别上升到76.5%和74.4%.结论 STZ一次大剂量腹腔注射可获得完全去除胰岛β细胞的大鼠模型,且不影响α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建立胰岛α细胞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勒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抗原摄取功能以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未成熟和成熟的DC,实验组加入罗勒多糖(150μg/ml),对照组加入PBS,分别培养24h,收获未成熟的DC,与OVA—FTTC(100μg/ml)共同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抗原摄取能力。同时收获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罗勒多糖作用组DC的抗原摄取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成熟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罗勒多糖可显著增强DC的抗原摄取能力,并且能够提高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罗勒多糖发挥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180例首次脑出血病人,随访5年,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4.4%)病人随访中脑出血复发,其中7例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1例无高血压但高龄。8例脑出血复发病人中,4例死亡,2例留有重度后遗症,2例留有轻度后遗症。结论复发性脑出血临床并不少见;血压控制不良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复发性脑出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通MRI和电影MRI对心肌梗死局部病灶显示和心脏形态、功能变化的综合诊断价值.42例心肌梗死病人的MRI检查资料.方法对普通MRI和电影MRI检查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病灶在T1WⅠ上大多(69%)呈低或等低不均匀信号,GR电影成像时呈略高或高信号为多,电影MRI对病灶局部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显示较好.MRI对心肌梗死后心脏整体形态和功能改变、局部心肌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病灶信号改变及并发症等四方面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心肌梗死病人进行MRI检查方便、无创,又具有诊断全面、显示明确等优点,MRI将临床一般定性诊断推向病灶定量和功能观察的全面评价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体外人全血热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体外人全血热原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液中释放的内源性热原。结果 TNF-α,IL-1β,IL-6这3种细胞因子均可作为测定指标;血液和供试品的反应时间确定为6 h;血液稀释倍数确定为1→2稀释;血液的保存温度确定为4℃;血液的保存时间确定为4 h;加样体积比确定为血液-供试液=4:1。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体外人全血热原检测法的标准化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术后3年内用羟基喜树碱15~20 mg定期行膀胱灌注。结果 189例患者随访2.4~5年,复发24例,3年内总复发率为12.7%。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对预防切口种植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肽Y在白癜风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白癜风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白癜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2组。气滞血瘀组20例,采用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肝肾阴虚组20例采用滋养肝肾、调和气血法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中的NPY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气滞血瘀组为85%,肝肾阴虚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气滞血瘀组NPY含量比肝肾阴虚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气滞血瘀组NPY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阴虚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PY在白癜风两种不同中医证型中气滞血瘀证型表达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型,用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该证型的白癜风患者效果显著,治疗后NPY表达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及皮瓣感觉重建。方法自1995年10月以来,应用该类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0例,皮瓣面积最大17cm×12cm,最小8cm×7cm,蒂长2~5cm,宽4~5cm。修复膝、小腿及足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26·5cm×9cm,最小10cm×6cm,蒂长7~12cm,宽3~6cm。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2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4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经过3个月至2年的随访表明皮瓣感觉重建病例组感觉恢复S29例,S313例,较未吻合皮神经组的皮肤感觉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血供可靠,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皮瓣所携带的皮神经与临近神经吻合可同时重建手掌及足底等重要部位的感觉功能,可作为四肢创伤皮肤缺损骨外露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20.
儿童毛细血管瘤裸鼠移植模型的制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人毛细血管瘤裸鼠移植瘤模型。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探讨血管瘤裸鼠模型建立的条件。方法 将手术切除的 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儿童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组织制成组织块 ,植入 16只幼裸小鼠 (BALB/cnudemice)皮下 ,每只 4处。将 16只裸小鼠分为 2个实验组。实验 1组在移植后给予普通鼠食喂养 ;实验 2组在 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 0 .1mg。喂养 90d ,观察2个实验组中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90d后对成活的移植瘤标本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 ,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 4 、细胞增殖标记抗体Ki 6 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成活的移植瘤来源于原人体血管瘤 ,并了解其生物学特点。结果  90d后 ,单纯喂养的实验 1组所有移植瘤均未成活 ,被吸收或形成脓肿。而实验 2组移植瘤均成活。光镜下成活的移植瘤与原血管瘤组织生物学特点相似。CD3 4 阳性指数达 4 8.4 8± 3.90。Ki 6 7阳性指数 15 .0 4± 2 .4 4 ,与正常人体皮肤的Ki 6 7阳性指数 1.14± 0 .4 0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通过移植人体血管瘤在裸鼠体内可建立人类血管瘤的动物模型。该模型保留了人类血管瘤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是血管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