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302篇 |
免费 | 39132篇 |
国内免费 | 201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47篇 |
儿科学 | 5701篇 |
妇产科学 | 2215篇 |
基础医学 | 21192篇 |
口腔科学 | 6915篇 |
临床医学 | 42172篇 |
内科学 | 28446篇 |
皮肤病学 | 3738篇 |
神经病学 | 8017篇 |
特种医学 | 14192篇 |
外科学 | 30773篇 |
综合类 | 100734篇 |
现状与发展 | 88篇 |
预防医学 | 42266篇 |
眼科学 | 4083篇 |
药学 | 42842篇 |
600篇 | |
中国医学 | 40268篇 |
肿瘤学 | 157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8篇 |
2024年 | 5399篇 |
2023年 | 5889篇 |
2022年 | 12439篇 |
2021年 | 14800篇 |
2020年 | 12910篇 |
2019年 | 7352篇 |
2018年 | 7316篇 |
2017年 | 9993篇 |
2016年 | 7538篇 |
2015年 | 13871篇 |
2014年 | 17636篇 |
2013年 | 22504篇 |
2012年 | 32621篇 |
2011年 | 34192篇 |
2010年 | 30914篇 |
2009年 | 27680篇 |
2008年 | 28634篇 |
2007年 | 27896篇 |
2006年 | 24145篇 |
2005年 | 18923篇 |
2004年 | 13219篇 |
2003年 | 10903篇 |
2002年 | 8419篇 |
2001年 | 7552篇 |
2000年 | 5683篇 |
1999年 | 1967篇 |
1998年 | 451篇 |
1997年 | 379篇 |
1996年 | 393篇 |
1995年 | 297篇 |
1994年 | 304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28篇 |
1965年 | 31篇 |
1964年 | 33篇 |
1963年 | 26篇 |
1959年 | 44篇 |
1958年 | 40篇 |
1957年 | 3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志贺菌诱导耐多药株与其敏感株之间差异基因,筛选耐多药相关基因,探讨基因表达差异与志贺菌诱导耐多药的相关性。方法以志贺菌诱导耐多药株DNA为检测子(tester),以其敏感株DNA为驱赶子(driver),构建DNA消减文库,采用PCR鉴定及斑点杂交进行筛选,并随机挑取阳性克隆测序,所得结果在GenBank中做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志贺菌诱导耐多药株的特异性DNA消减杂交文库;选取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杂交筛选,获得12个诱导耐多药差异片段,对其中6个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初步比对,3个未知基因可能为新基因,3个已知基因分别为16S rRNA 核糖体基因、预测的rep蛋白质(解螺旋酶)、位点特异性Ⅰ型脱氧核糖核酸酶(Hsds)等相关基因。结论志贺菌耐多药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筛选的新基因片段为进一步克隆其全长基因进而研究其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82.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法对浙江省宁波市30家各级医疗机构1 21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流行性感冒(流感)和流感疫苗知识、2010—2012流感疫苗接种率、2012—2013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不考虑接种的原因等信息。结果2010—2012年2个流行季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2.37%;38.39%的医务人员表示会在2012年流感高峰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如果疫苗免费接种则有62.13%的医务人员考虑接种;不考虑接种的因素包括"疫苗效果有限"(66.76%)、"担心疫苗副作用"(55.52%)、"身体好没必要接种"(54.15%)、"每年接种太麻烦"(43.20%)和"疫苗不免费"(35.30%)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认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知晓医务人员是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知晓流感疫苗可以用医保支付、流感疫苗知识掌握好、二级医疗机构、在医技/护士/医生岗位可提高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而知晓流感疫苗每年接种1次、三级医疗机构、在感染/传染和其他科室可降低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结论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不考虑接种的主要原因是对流感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信心、对流感危害认识不足以及疫苗不免费。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讨化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配对设计入选80例分为实验组(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对照组(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40例, 均给予2个周期化疗, 采集每个周期化疗前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早晨空腹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2个周期化疗前后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第1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降低, 而第2个周期化疗后含量却较第2个周期化疗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TGF-β1含量呈持续降低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第1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非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下降。第2个周期化疗可促进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84.
985.
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在诊断大前庭导水管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导水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18例35耳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的MPR图像,利用原始图像获取对称性轴位和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测量两种图像中前庭导水管中段的管径大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等于或大于在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其中6耳测量结果相同,4耳相差0.1mm,13耳相差0.2mm,12耳≥0.3mm,用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轴位MPR最大显示图像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细菌培养、二重感染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治疗7 d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26.0±1.5)g/L,与治疗前(24.0±1.3)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为(31.0±2.1)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6.0±1.1)g/L(P<0.05)。生长抑素治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的60.7%(P<0.05),以腹水或引流液较易有阳性结果;两组菌种鉴定主要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生长抑素治疗组二重感染发生率为57.1%(16/28),与联合治疗组50.0%(14/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4例患者中,有真菌感染临床症状或体征者仅9例,而生长抑素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6例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联合治疗组的CD4~ /CD8~ 比值呈上升趋势,但与生长抑素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SAP能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同时促进机体合成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987.
维生素D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在大鼠出生后早期补充维生素D[1,25(OH)_2D_3],研究其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早期(相当于人类婴儿时期)的Wistar大鼠分为维生素D高剂量组(10μg/kg)、维生素D低剂量组(5μg/kg)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维生素D进行干预。同时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动物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气道炎症情况。结果维生素D高剂量组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维生素D低剂量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维生素D高剂量组的肺部病理改变程度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更为严重,对照组的肺部病理改变程度较维生素D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为轻。结论出生后早期维生素D促进哮喘的发生,加重气道炎症病变程度,高剂量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88.
目的建立经冠状动脉输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NNCs)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新西兰兔的移植模型,评价BMMNCs移植对心肌间质重塑的影响,初步探讨移植后心肌间质重塑与心功能改善的内在联系。方法经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新西兰兔DCM模型,将存活的DCM模型兔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移植亚组(10只,经冠状动脉输注自体BMNNCs)和对照亚组(10只,假手术)。半定量分析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3,以评价心肌间质重塑;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脑钠素(BNP),以评价心功能的改变。结果BMMNCs移植术4周后,冠状动脉移植亚组的心肌组织MMP-2和MMP-3表达呈下降趋势(P值均<0.01);左心室CVF的增幅为(0.97±1.94)%,显著低于对照亚组的(11.58±2.82)%(P<0.05)。冠状动脉移植亚组移植后8周的血清BNP为(172.16±15.28)μg/L,显著高于移植后14周的(128.46±10.02)μg/L(P<0.01)。结论经冠状动脉的自体BMMNCs移植,可能通过抑制MMPs的应激性改变而延缓心肌间质重塑中胶原代谢进程,有助于改善新西兰兔DCM模型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89.
肺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肺栓塞(PE)患者与健康者凝血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血浆中凝血因子mRNA水平与PE的关系。方法取9例PE患者(PE组)和33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5 mL,抽提血液总RNA。合成9个Cy3标记的PE患者cRNA探针和1个Cy5标记的标准对照探针,与44 000 Agilent人全基因组Oligo芯片杂交,用Agilent扫描仪扫描荧光信号。应用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分析、计算每点的Cy3和Cy5信号值。以9组数据中,Cy3/Cy5比值(Ratio比值)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验证。结果9张芯片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的凝血因子基因13条,其中mRNA表达水平上调基因11条,分别为FⅦ、FⅪ、FⅧA1、FⅤ、FⅧ、FⅩ、FⅡ、vWF、FGG、F2R、F2RL1;表达下调基因2条,分别为FⅨ和FⅫ。结论血浆凝血因子的差异表达可能与PE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90.
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RF)消融迷宫(Maze)术治疗心房颤动(AF)疗效的因素。方法连续收集58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心电图,运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本组失访3例,随访率为94.8%(55/58),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2±6.5)个月,最后1次随访中窦性心律恢复率为76.4%(42/55)。术前AF病程>4年是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术治疗AF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结论AF病程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术治疗AF的疗效,AF病程越长,手术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