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1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543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69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901篇
内科学   764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科学   552篇
综合类   186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1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77篇
  3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46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分析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找出危险因素以指导此合并症的预防。方法 :胃溃疡 (GU)40例 (其中出血亚群21例 ,无出血亚群1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70例 (其中出血亚群38例 ,无出血亚群32例 )共110例 ,对其13个临床特征及内镜所见变量 ,按统一表格逐一进行询问与记录。GU及DU各自的出血亚群与无出血亚群各个变量间的差异用x2检验 ,求其优势比 (O.R.)及其95%可信限。结果 :年龄55岁以上、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1cm的胃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增加 (P<0.05) ;年龄24岁以下 ,病程3年以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升高 (P<0.05)。结论 :首症年龄、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是GU出血的危险因素 ;年龄、病程是DU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比较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法和美国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 (SNAP)的优越性 ,探讨更适合我国NICU应用的评分方法。 方法  对我院NICU39例病危新生儿分别用两套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结果显示 ,非危重组无一例病情转重或死亡 ,危重组病死率为 30 4 7%,极危重组病死率为 10 0 %。随分值下降 ,具备单项指标的病例增多 ,各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意义。SNAP结果显示 ,≤ 10分组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 ,10~ 2 0分组病死率为 2 7 78%,≥ 2 0分组病死率为 85 71%,随分值增加 ,具备单项指标的病例增多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两套评分方法高度相关 ,r=-0 86 16 ,P <0 0 1。 结论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及SNAP对危重病例的检出率均可达 10 0 %,但前者仅有 10个项目 ,更为简便经济 ,更符合我国国情。单项指标与两套评分方法均平行 ,可作为一个可靠的分辨危重病病例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3.
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心血管及肾脏的形态学改变(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去窦弓神经 (SAD)对正常血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肾、血管等器官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施行SAD手术 ,术后 18周行股动脉插管 ,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计算机实时记录 2 4h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并计算血压波动性 (BPV)和心率波动性 (HRV)。处死动物后 ,取心、脑、肾及脾观察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结构变化。结果 SAD术后 18周 ,SAD大鼠的血压和心率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 2 4hBPV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HRV明显低于假手术组 ;大鼠心、肾及血管有明显的类似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 SAD可使大鼠的心、肾和血管发生类似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 3 羟 3 甲戊二酰辅酶A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荧光染料Fura 2 /AM负载后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以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PI/膜联蛋白 (an nexin)V染色及半胱天冬酶 3激活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辛伐他汀 30 μmol·L- 1孵育VSMC后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 ,6h时达对照的 3倍以上 (P <0 .0 1) ,维拉帕米 80 μmol·L- 1与辛伐他汀 30 μmol·L- 1共同孵育VSMC 6h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为 (14 4± 34)nmol·L- 1(P <0 .0 1)。辛伐他汀可诱导细胞凋亡率增高、“DNA梯状”样改变及半胱天冬酶 3的激活 ,这些变化均可被维拉帕米所逆转。结论辛伐他汀通过使细胞外钙大量内流而诱导VSMC凋亡。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 )、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L 型钙电流(ICa L)和动作电位时程 (APD)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IK1 、Ito、ICa L 和APD。结果  1和10 μmol·L- 1 环维黄杨星D明显延长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APD50 和APD90 ,10 μmol·L- 1 可明显降低静息膜电位 (RP)。环维黄杨星D对IK1 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当指令电压为 - 10 0mV时 ,1和 10 μmol·L- 1 环维黄杨星D分别使IK1 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 ( - 8.0± 1.1)pA pF降至 ( - 4 .1± 0 .7)pA pF和 ( - 3.4± 0 .8)pA pF ;当指令电压 - 30mV时 ,分别使IK1 电流密度从 ( 1.10± 0 .2 4 )pA pF降至 ( 0 .6 1± 0 .18)pA pF和 ( 0 .36± 0 .11)pA pF ;在钳制电位从 0到 + 6 0mV之间 ,环维黄杨星D明显抑制Ito,当指令电压 4 0mV时 ,1和 10 μmol·L- 1 环维黄杨星D分别使Ito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 ( 8.9± 2 .0 )pA pF降至 ( 5 .5± 1.2 )pA pF和 ( 4 .9± 0 .9)pA pF。环维黄杨星D浓度依赖性抑制ICa L,在指令电压为 10mV时 ,1和 10 μmol·L- 1 分别使ICa L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 ( - 9.9± 1.8)pA pF降至 ( - 6 .4± 1.4 )pA pF和 ( - 4 .2± 0 .6 )pA pF。结论 环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比较对不同跨膜离子电流作用的效能、效价,探讨传统中药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弱于西药奎尼丁、维拉帕米的原因,确定苦参碱作用的最佳靶点.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离子电流.首先应用乌头碱诱发心肌离子电流改变,然后观察苦参碱、奎尼丁和维拉帕米对乌头碱诱发离子电流和动作电位改变的作用.结果乌头碱1μmol·L-1诱发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离子电流显著变化.乌头碱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同时增加钠、L-型钙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苦参碱100μol·L-1恢复乌头碱诱发的改变,但作用弱于奎尼丁和维拉帕米.结论应用乌头碱打破了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平衡,而应用苦参碱明显抑制乌头碱诱发的改变,但其效能效价低于常用的奎尼丁和维拉帕米.  相似文献   
8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中成药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 8(2 5 0mm×4 6mm ,5 μm)柱 ,以水 -乙腈 -冰醋酸 (92∶7∶1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2 6nm ,流速 1 0ml/min。结果 :绿原酸在 0 1 1~ 0 5 5 μg ,都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99 1 1 % ,RSD为 0 5 8% (n =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双黄连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8.
NP方案治疗NSCL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NV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收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给予NVB DDP化疗,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NVB40mg,第1天到第3天静脉滴注DDP50mg,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94例NSCLC患者中,总有效率(CR PR)47.8%,其中初治50.0%,复治病例46.7%,初、复治病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局部刺激。结论:NVB 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复发病例也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E-cd及β-cat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9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E-cd及β-cat的表达。结果 研究显示E-cd异常表达率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正相关。而β-cat异常表达率只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且E-cd及β-cat异常表达均与不良预后相关。结论 E-cd及β-cat的异常表达与刁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均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d.实验室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20.8×109和16.3×109·L-1(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26.9×109和144.9×109·L-1(P<0.001),用药周期明显高于对照周期.用药周期和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0.9和12.8d(P<0.05).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和≥100×109·L-1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2.0和24.1d,明显短于对照周期25.0和27.8d(P分别<0.01和<0.001).用药周期血小板输注次数及剂量少于对照周期(P<0.05).2个周期相比,化疗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1例患者产生低滴度血清抗rhTPO抗体.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头晕和头痛.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bTPO,可减少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促进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化疗后注射国产rhTPO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