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86篇 |
免费 | 4678篇 |
国内免费 | 23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1篇 |
儿科学 | 721篇 |
妇产科学 | 342篇 |
基础医学 | 2345篇 |
口腔科学 | 782篇 |
临床医学 | 5053篇 |
内科学 | 3675篇 |
皮肤病学 | 395篇 |
神经病学 | 771篇 |
特种医学 | 1490篇 |
外科学 | 3687篇 |
综合类 | 12293篇 |
现状与发展 | 10篇 |
预防医学 | 5090篇 |
眼科学 | 627篇 |
药学 | 5568篇 |
65篇 | |
中国医学 | 5315篇 |
肿瘤学 | 19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6篇 |
2023年 | 643篇 |
2022年 | 1540篇 |
2021年 | 1918篇 |
2020年 | 1665篇 |
2019年 | 891篇 |
2018年 | 883篇 |
2017年 | 1230篇 |
2016年 | 925篇 |
2015年 | 1822篇 |
2014年 | 2304篇 |
2013年 | 2949篇 |
2012年 | 4239篇 |
2011年 | 4416篇 |
2010年 | 4010篇 |
2009年 | 3517篇 |
2008年 | 3430篇 |
2007年 | 3301篇 |
2006年 | 2802篇 |
2005年 | 2164篇 |
2004年 | 1568篇 |
2003年 | 1232篇 |
2002年 | 949篇 |
2001年 | 832篇 |
2000年 | 624篇 |
1999年 | 224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2(Anti-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 Antibody,rhAnti-TGF—β2 mAb)抗体对体外培养的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滤过泡成纤维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术修复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滤过泡时切除下来的瘢痕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将不同浓度的0、0.01、0.1、1μg/ml抗TGF-β2抗体作用于FB 24h以及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0.14μg/ml作用0、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法检测抗TGF—β2抗体诱导FB凋亡的情况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FB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体作用24h及IC50浓度处理FB0、24、48、72h,结果显示随着抗体浓度增大,作用时间延长,FB棕褐色的caspase-3强阳性表达增加,抗TGF-β2抗体高浓度组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为(9.8+1.3)%。结论抗TGF-β2抗体能诱导FB凋亡,caspase-3参与了诱导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99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224例乳腺肿块(良性120例,恶性124例),观察肿块内血管形态,数目与血流分布部位,获取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后,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最小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 本组244例乳腺肿块中检出有血流信号者128例,检出率为52.45%,其中良性肿块22例,检出率18.33%,恶性肿块106例,检出率85.%.良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55±0.15);脉动指数为(1.18±0.17).恶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80±0.17);脉动指数为(1.78±0.4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限血流信息,可作为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南京聋校散发性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率和线粒体DNA(mtDNA)12SrRNA A1555G基因突变率.方法:收集聋校学生135名和健康对照人群162名外周血样本,PCR扩增GJB2和mtDNA 12SrRNA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突变热点,对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确定.结果:对GJB2检测结果显示:散发性耳聋患者样本中发现9种碱基改变(V27I、E114G、I203T V37I、176-191del16、235delC、299-300delAT、T123N和504insGCAA),其中235delC为主要突变方式,携带率为27.41%,其中纯合突变18例,杂合突变19例;162例正常对照中发现了15种碱基改变,其中4种为常见多态.散发聋135例和正常对照162例共计297例样本中未发现有mtDNA 12SrRNA A1555G位点突变存在;结论:GJB2基因突变是引起散发性非综合征耳聋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的重要原因,不同人种GJB2基因的突变热点存在差异,235delC是GJB2基因在中国人中的主要致病突变位点;GJB2基因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类型的突变和较多形式的多态性;在散发性耳聋中mtDNA 12SrRNA A1555G位点的突变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2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类药物等;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杏丁组在治疗后平均心肌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而平均心肌缺血减少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睑黄疣患者在常规消毒后以平阳霉素8mg加2%利多卡因2mL溶解后行皮损内局部注射治疗作为治疗组,并设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74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95.4%;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2,P〈0.01)。结论平阳霉素治疗睑黄疣疗效较常规治疗方法好。 相似文献
996.
腰背肌筋膜炎的中医外治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英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
综述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进展。表明中医外治法对其有明确的疗效。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外用、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等。其中以针灸为主的综合外治法是治疗本病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将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学、腧穴学合并,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成一门针灸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并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998.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和Caspase基因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与方法检测74例NSCLC组织细胞中Survivin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NSCLC组织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率为64.9%(48/74),其表达与NSCL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X2=5.00~5.20,P<0.05);Caspase-3基因表达率为55.4%(41/74), 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5.98,P<0.05);在NSCLC组织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与Caspase-3基因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404,P<0.01).结论 在NSCLC组织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Caspase-3基因失活或低表达;Survivin结合激活的Caspase-3,抑制其活性,阻止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表达预示肺癌组织有较高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哮喘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及胸腺素α1(Tα1)对哮喘病人IL-12/IL-13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缓解期哮喘病人25例(哮喘组),给予Tα1隔日1次皮下注射,每次1 mg/kg,疗程1.5月.分别于用药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IL-12、IL-13的含量.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 IL-1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46,P<0.01),用药后血清IL-13含量显著降低(t=8.03,P<0.01).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4.87,P<0.01),用药后血清IL-12含量显著增加(t=4.75,P<0.01).结论 哮喘病人体内IL-13产生过度,IL-12产生不足, IL-12/IL-13失衡是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Tα1能降低IL-13水平,提高IL-12水平,通过调节IL-12/IL-13失衡而发挥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在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CD62P)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86例分为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及阳气虚衰型,另选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血中vWF、hs-CRP、CD62P水平.[结果]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血中vW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各中医证型CD62水平比较,阳气虚衰型显著高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P<0.05或P<0.01);各中医证型中阳气虚衰型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P<0.05或P<0.01);各中医证型中阳气虚衰型患者hs-CRP异常率最高(73.3%),经卡方检验.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各中医证型内皮损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与阳气虚衰证型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