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01篇
  免费   4713篇
  国内免费   2371篇
耳鼻咽喉   420篇
儿科学   696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2349篇
口腔科学   776篇
临床医学   5085篇
内科学   3696篇
皮肤病学   393篇
神经病学   765篇
特种医学   1496篇
外科学   3726篇
综合类   12328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105篇
眼科学   627篇
药学   5590篇
  64篇
中国医学   5321篇
肿瘤学   1994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1537篇
  2021年   1920篇
  2020年   1667篇
  2019年   872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1230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1825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2951篇
  2012年   4252篇
  2011年   4434篇
  2010年   4019篇
  2009年   3530篇
  2008年   3451篇
  2007年   3329篇
  2006年   2821篇
  2005年   2159篇
  2004年   1573篇
  2003年   1235篇
  2002年   952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35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10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住我院急性脑血管病7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行连续纵、横切面彩色及频谱勒检查。结果:双侧颈总动脉斑块50例(47.62%);右侧颈总动脉斑块22.86%(24/105),左侧颈总动脉斑块为21.90%(23/105);右侧颈内动脉斑块为6.67%(7/105),左侧颈内动脉斑块为1.05%(1/1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窗口,彩超检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提示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2.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共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方法显露肱骨远端及关节面骨折者11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方法显露骨折者11例。术后常规中药熏洗、CPM机训练、手法等综合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a,平均28个月(13—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7个月(4~10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结果:优9例(40.9%),良7例(31.8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为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术后早期开始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CPM训练、手法等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栓塞术后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本组36例颅内动脉合并脏血管痉挛患者入院72h内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前、术中常规罂粟硷30mg/10ml持续静脉内泵入,术后持续泵入3d,给予尼莫通抗血管痉挛。术后第2天开始实施三高疗法,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本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32例恢复良好(可恢复工作,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2例中度致残(轻度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结论:利用护理手段干预4方面中的可控因素,如平均动脉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血流速度(血液稀释度),使其控制在预设定目标范围内可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预防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脑梗死(CI)后早发性癫癎发作(EE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43例确诊为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CI后EES的发生率为4.58%,女性高于男性(P<0.05);婴幼儿及未成年人高于成年人(P<0.01)和老年人(P<0.01);累及皮质的发生率高于未累及皮质的(P<0.01);EES作为CI首发症状者占49.59%,24h内出现者占76.03%,1周内出现者占94.21%,仅有5.79%在第2周出现;局灶性发作占65.29%,全面性发作占34.71%;给予AEDs治疗发作均可控制,伴有EES的患者病死率高于不伴有者(P<0.05)。结论:CI后EES较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未成年人的发生率高于成年人及老年人,与梗死部位有关,以局灶性发作为主,抗癫癎治疗有效,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胆汁返流与幽门区局部神经递质一氧化氮的变化对应激性溃疡发病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应激性溃疡的动物模型,将60只成年SD大鼠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对照组10只,溃疡组30只,用于观测影响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第2部分: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组10只(L—NAME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10只(生理盐水组),用于观测幽门区局部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别检测各组胃内胆汁酸浓度、胃黏膜溃疡指数(Guth评分)以及胃内pH值,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幽门区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溃疡组应激结束后1h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达到峰值(P〈0.01),应激结束后2h胃内胆汁酸浓度和pH值均达到峰值(P〈0.01),应激结束后4h胃内溃疡指数达到峰值(P〈0.01)。L-NAME组的胃内胆汁酸浓度、溃疡指数及一氧化氮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1,P〈0.05),而胃内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与胆汁酸浓度呈正相关(r=0.715,F=12.55,P=0.017)。结论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变化与胆汁的返流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L—NAME的幽门区局部干预使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减少,幽门松弛程度降低,胆汁返流量也随之减少,进而降低溃疡指数,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To explore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iation of rat bone marrow-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 (rBMSCs) to neuron-like cells in vitro by edaravone, a new type of free radical scavenger. Methods: Stromal stem cells were separated from rat bone marrow with Ficoll-Paque reagent and expanded 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in vitro, rBMSCs were induced by edaravone containing serum-free L-DMEM. Morphologic observation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cluding the ex-pression of Nav1.6, Kv1.2, Kv1.3, Cav1.2 were performed, and whole patch-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Results: Cyton contraction and long processes were shown in differentiated stromal stem cells. Nav1.6, Kv1.2, Kv1.3 and Cav1.2 were expressed in both differentiated and undifferentiated cells.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channel proteins in differentiated cells was up-regulated. Consistently, their resting potential and outward currents were also enhanced in the differentiated cells, which wa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the out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Conclusion: In vitro, neuron-like cells derived from rBMSCs, induced by edaravone, possess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neurons.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只做颈总和颈内动脉分离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制备MCAO模型,其中MK-801组在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MK-801;通心络大、小剂量组均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1.0 g·kg-1·d-1和0.5 g·kg-1·d-1通心络原粉水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6、12、24、48和72 h电镜观察皮质微血管超微结构改变、检测缺血脑皮质毛细血管通透性、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皮质Ⅷ因子和脑微血管周围IL-6、IL-1β蛋白表达.结果 电镜下观察,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缺血后脑皮质微血管超微结构;模型组脑内伊文蓝含量明显增加(P<0.01),通心络大剂量组在脑缺血12 h能显著降低其含量(P<0.01),并且在24 h后较小剂量组、MK-801组降低明显(P<0.01);模型组皮质中微血管数急剧减少(P<0.01),治疗组各时间皮质中血管数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的微血管数多于其他治疗组(P<0.01,P<0.05);模型组脑皮质微血管周围IL-6及IL-1β表达升高(P<0.01),分别于缺血后24和12 h达到高峰,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IL-6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从多角度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微血管损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8.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3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其中91例为手术病例,评价手术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60例同时性肝转移病人中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2例(13.8%),203例延时性肝转移病人中手术切除肝转移灶69例(34.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性肝转移组手术死亡率(4.5%,1/22)高于延时性肝转移组(2.8%,2/6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05年6月31日为随访终点,91例病人随访率100%,手术病人中同时性肝转移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延时性肝转移组相似(P〉0.05),但术后复发率较高(36.4%vs21.7%,P=0.03)。363例病人中有36例具有手术指征而未手术病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9%、5.34%和0,明显低于91例手术病例(80.5%、33.0%和22.7%),(P=0.0034)。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所有91例手术病人影响生存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风险分析,得出手术切缘达1cm(β=-0.8351,P=0.0363)和复发后再次手术(β=-0.9428,P=0.0411)是生存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复发(β=0.6471,P=0.0226)是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79.
目的:减少患者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方法:运用美国护理专家罗依的适应模式,分析113例患者受到的主要刺激,根据护理目标,制订具体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找出适应性问题,做出适应性反应。结果:113例患者全部适应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完成了护理目标。护理效果良好,早期即能下床活动,骨折愈合快,出院随访,无因该治疗方法出现并发症。结论:罗依的适应模式使患者配合护理,能不断识别环境中的新刺激,调整适应方式,做出适应性反应,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10Gz重复暴露大鼠脑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方法本实验用SD大鼠,分别提取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离+10GI重复暴露大鼠脑差异表达基因eDNA片段并建立消减eDNA文库;利用PCR对随机挑选的75个白色菌落进行插入片段的验证,对其中70个克隆进行eDNA斑点杂交验证。结果所构建的eDNA文库扩增后包含约400个白色克隆和100个兰色克隆,随机挑选75个白色克隆入质粒载体后共获得70个阳性克隆。结论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10Gz重复暴露大鼠脑差异表达基因消减e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脑损伤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