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175篇
  免费   55546篇
  国内免费   34242篇
耳鼻咽喉   5611篇
儿科学   8591篇
妇产科学   4354篇
基础医学   40316篇
口腔科学   10545篇
临床医学   67426篇
内科学   54699篇
皮肤病学   6044篇
神经病学   16545篇
特种医学   229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53114篇
综合类   145316篇
现状与发展   128篇
一般理论   15篇
预防医学   60756篇
眼科学   8283篇
药学   67045篇
  842篇
中国医学   54102篇
肿瘤学   30213篇
  2024年   2711篇
  2023年   7326篇
  2022年   18648篇
  2021年   23441篇
  2020年   19805篇
  2019年   12021篇
  2018年   13093篇
  2017年   16102篇
  2016年   12964篇
  2015年   22992篇
  2014年   29053篇
  2013年   35110篇
  2012年   51437篇
  2011年   53934篇
  2010年   46463篇
  2009年   40867篇
  2008年   43588篇
  2007年   42507篇
  2006年   37451篇
  2005年   30288篇
  2004年   21424篇
  2003年   18272篇
  2002年   14684篇
  2001年   12648篇
  2000年   9928篇
  1999年   5028篇
  1998年   2178篇
  1997年   2088篇
  1996年   1717篇
  1995年   1516篇
  1994年   1319篇
  1993年   811篇
  1992年   822篇
  1991年   759篇
  1990年   616篇
  1989年   523篇
  1988年   417篇
  1987年   438篇
  1986年   367篇
  1985年   280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56篇
  1982年   114篇
  1981年   58篇
  1979年   58篇
  1965年   48篇
  1963年   47篇
  1959年   66篇
  1958年   54篇
  1957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脉冲波形的低频率电刺激对海马电点燃癫痫模型小鼠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电点燃刺激法建立小鼠癫痫模型, 观察正弦波、单相方波、双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对模型小鼠癫痫行为发作及后放电持续时间的影响, 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的抗癫痫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30 s能降低小鼠海马电点燃癫痫发作等级(2.85 ± 0.27 vs 4.75 ±0.12, P < 0.05)、减少大发作概率(53.6% vs 96.5%, P < 0.01) 和缩短后放电持续时间[(16.22 ± 1.69) s vs (30.29 ± 1.12) s, P < 0.01], 而单相方波和双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30 s没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常用的单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15 min能降低小鼠海马电点燃发作等级(3.58 ± 0.16, P < 0.05)、减少大发作概率(66.7%, P < 0.01);但对海马后放电持续时间及大发作持续时间无影响(均 P>0.05)。此外, 电点燃刺激前预先给予或结束后3 s内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P < 0.05或 P < 0.01), 而电点燃刺激结束10 s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则无上述抗癫痫作用。 结论低频率电刺激抗癫痫作用受波形参数的影响, 其中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能有效抑制小鼠海马电点燃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抽取电子病历中的检验检查数据,可以为临床科研人员对于某些疾病的定量分析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分析了基于规则、正则表达式抽取方法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似度匹配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比单独使用某一种算法,其查全率和查准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48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另选3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测量研究者身高、体质量参数,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BG)、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25-(OH)D3浓度,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性,量化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用于评价胰岛素敏感度,并分析FI、HOMA-IR、QUICKI及IGF-1与血清25-(OH)D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BMI及FB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FI、HOMA-IR、QUICKI、25-(OH) D3及IGF-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PCOS组FI和HOMA-IR与血清25-(OH)D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UICKI和IGF-1水平与血清25-(OH)D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IR可能与血清中维生素D缺乏有关,而IGF-1分泌减少又可能是导致PCOS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和传统禁饮食方案两种不同的临床处理措施对于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共98例,将采用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者作为观察组(50例),采用传统禁饮食方案者作为对照组(48例)。检测所有病例的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FPG、FINS和HOME-IR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术后24 h通气、术后发热的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PG明显降低[(4.34±0.59)mmol/L vs (4.96±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INS明显降低[(45.39±13.55)mIU/L vs (51.18±9.34) 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3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HOME-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HOME-IR明显降低[(13.08±4.80)vs (15.03±4.11);(9.37±3.65)vs (11.30±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9,P=0.042;t=-3.99,P=0.033)。两组患者术后其他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通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76.0% vs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误吸。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较传统禁饮食方案,能有效减轻术后IR程度,促进术后康复进程,且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胸膝卧位矫正枕位异常的可行性。方法:将单胎初产临产的枕位异常的产妇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入选者均无绝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其中96例为观察组采取胸膝卧位矫正枕位,另9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明显增加,而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膝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187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Mohd Sulong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X线改变、术后2年治疗成功率。结果 术前两组Mohd Sulong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修复术后1周两组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83%较对照组88.41%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X线改变率为3.26%较对照组14.74%显著降低(P<0.05),术后2年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57%较对照组82.11%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能够缓解隐裂性牙髓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0.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