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108篇
  免费   43512篇
  国内免费   25890篇
耳鼻咽喉   4392篇
儿科学   7139篇
妇产科学   2756篇
基础医学   25169篇
口腔科学   8339篇
临床医学   52034篇
内科学   35523篇
皮肤病学   4595篇
神经病学   9921篇
特种医学   17686篇
外科学   38359篇
综合类   123559篇
现状与发展   105篇
预防医学   49555篇
眼科学   5125篇
药学   52924篇
  723篇
中国医学   47116篇
肿瘤学   19490篇
  2024年   1697篇
  2023年   5406篇
  2022年   14098篇
  2021年   17457篇
  2020年   14987篇
  2019年   7959篇
  2018年   8733篇
  2017年   12215篇
  2016年   8946篇
  2015年   17056篇
  2014年   21801篇
  2013年   27961篇
  2012年   40873篇
  2011年   42929篇
  2010年   38850篇
  2009年   34603篇
  2008年   35744篇
  2007年   34908篇
  2006年   30396篇
  2005年   23718篇
  2004年   16597篇
  2003年   13741篇
  2002年   10572篇
  2001年   9585篇
  2000年   7185篇
  1999年   2478篇
  1998年   563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6篇
  1965年   40篇
  1964年   37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多柔比星(阿霉素ADM)导致家兔心肌和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照组和参芪组家兔各10只,分别以ADM10mg/kg从兔耳静脉输注,2周后重复一次(共两次),同时,对参芪(治疗)组每只兔给予腹腔灌注参芪扶正注射液100ml,每周1次,连续4周,而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腹腔灌注。第5周测定外周血心肌酶谱(CK、CK—MB、AST、LDH、CRP)和免疫功能指标(NK活性和TH/TS比例)。结果参芪组较对照组心肌酶谱(CK、CK—MB、AST、LDH)指标明显为低,P值分别为0.000、0.002、0.033、0.008,参芪组免疫功能指标则高于对照组,NK活性和TH/TS比值分别为P=0.013和P=0.004。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ADM导致家兔心肌和免疫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胆胰肠结合部位于上腹深部腹膜后的胆胰十二指肠区域的核心部位.术中采用金属探条或取石器械施行胆总管远端探查、扩张、取石时,可意外地发生术中不易被术者发现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胆胰肠结合部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尽管损伤仅仅发生在几个厘米的狭小范围内,却可累及胆胰肠结合部的多种解剖结构,引发特殊的、早期较隐匿的严重病变,发展成难诊、难治的复杂病程.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已被学术界重视,发生于胆胰肠结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这种损伤的诊断具有迷惑性,病变进展的严重性,以及漏诊后治疗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94.
体外膜肺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肺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体外膜氧合器(ECMO)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实验犬3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模型及双侧输尿管结扎复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A组用ARDS呼吸机治疗;B组ARDS用ECMO治疗;C组ARDS+ARF用HVHF治疗;D组ARDS+ARF用ECMO联合HVHF治疗。监测血气、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生化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B组氧分压(PaO2)逐步上升,在治疗4 h后高于A组[(95.58±8.14) 比(82.79±12.37) mm Hg,P < 0.05]; C组PaO2治疗中较成模时无明显改善;D组PaO2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P < 0.05)。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中保持稳定。C、D组HVHF治疗后Scr、BUN明显降低[C组:Scr (320.89±65.42) 比(655.04±181.22) μmol/L,BUN (20.42±6.65) 比(41.53±10.59)mmol/L;D组:Scr (334.15±45.97)比(697.48±101.66) μmol/L,BUN (19.12±6.39) 比(39.10±11.60) mmol/L,P均< 0.01]。 结论 ECMO可以有效地改善ARDS低氧血症,联合HVHF可以提供肺肾功能联合支持。  相似文献   
995.
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调查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MHD患者98例,以45岁为界分为青年组(47例)和中老年组(5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青年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47例青年患者中有30例(63.8%)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和瓣膜反流,患病率分别为61.7%、38.3%和34.0%。(2)青年组患者向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86.2%,离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13.8%,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无心脏病变青年MHD患者相比,伴心脏病变者的超滤量、收缩压、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而Kt/V、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收缩压、血红蛋白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是青年MHD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和瓣膜反流。超滤量、收缩压、血红蛋白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能是影响青年MHD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运动训练联合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联合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肾功能、肾脏前肾素原mRNA、肾脏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基因治疗采用经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脂质体与β1反义寡核苷酸方法。检测大鼠血压、肾功能变化。半定量RT—PCR测定肾脏β1受体mRNA、前肾素原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检肾脏β1受体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联合基因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并维持4周,血压下降最高达41mmHg;尿蛋白量[(45.82±6.56)比(29.12±5.22)mg/L,P〈0.01】、BUN[(13.10±2.62)比(9.05±1.84)mmol/L,P〈0.05]显著降低(P〈0.01,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前肾素原mRNA、β1受体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β1受体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且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基因治疗对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过度激活的β1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上调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旨在探讨Smad7的高表达对大鼠腹膜炎模型的炎症反应和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Ⅱ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入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后两组分别给予空载体和Smad7质粒转染,72 h后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E.Coli, ATCC 25922) 109 CFU/kg体重诱导腹膜炎,在48 h后做腹膜功能试验并杀检大鼠。检测腹水及血白细胞计数、腹水细菌菌落计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Smad7和CD45在腹膜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腹膜组织Smad7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腹膜功能与腹水白细胞数和细菌菌落数进行Pearson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结果 与空载体组比较,Smad7转基因组大鼠腹膜组织Smad7的表达、腹水白细胞计数和腹膜组织浸润的白细胞数均显著增加,但腹水细菌菌落计数显著降低、腹膜功能显著恶化。相关分析显示腹膜功能的恶化与腹水白细胞计数相关而与腹水细菌菌落计数无相关。结论 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高表达增强了腹膜局部的炎症反应,而过强的炎症反应导致腹膜功能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998.
浙江省某乡村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某农村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浙江省东阳市某乡村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慢性肾脏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 获得完整资料的居民占该村18岁以上自然人口的76.2%。将该村自然人口按年龄性别构成校正后,白蛋白尿发生率为10.4%;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1.73m^2)^-1的发生率为3.0%;血尿发生率为1.4%。本研究中40岁以上调查对象与北京市某社区及NHANESⅢ中40岁以上调查对象相比,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较低,白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介于2者之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增加10岁、糖代谢异常及收缩压水平与白蛋白尿的发生独立相关;女性、年龄增加10岁、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年龄增加10岁及吸烟与血尿独立相关。结论 在该经济快速发展的南方乡村,CKD的疾病谱和相关因素已经与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国家类似。此外,该人群可能另有导致CKD高发的特殊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小剂量罗格列酮组、大剂量罗格列酮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定量(24h)。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同时留取。肾脏组织作PAS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大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BS、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肾组织MDA含量、MCP-1mRNA及蛋白质表达、NF-κB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T-AOC活性显著上升;肾小球面积及体积减小。结论大剂量的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活性,降低MCP-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