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7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85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038篇
内科学   747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177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35篇
综合类   220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757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1136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07篇
肿瘤学   31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方法 CLC ODS柱 (15mm× 6.0mm ,5 μm ) ,流动相 :0 .0 5mol/L枸橼酸 乙腈 (80∶2 0 ) ,三乙胺调 pH3 .0 ,流速 1mL·min-1,Ex =3 60nm ,Em =465nm ,样品稀释 10 0 0倍 ,进样10 μL。 结果 加替沙星在 4~ 3 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 (99.98± 0 .0 6) % ,日内、日间RSD <2 %。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2.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商品名宁红欣 )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来自四所医院的 5 1例胎龄小于 35周、体重小于 2 0 0 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预防组予 r Hu EPO2 5 0 IU/ (kg·次 ) ,静脉或皮下注射 ,隔日 1次 ,每周 3次 ,共 4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血清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两组早产儿生后 Hb、Hct均逐渐下降 ,但预防组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 ,经 t检验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对照组有 4例输血 ,而预防组无一例输血 ,经精确 χ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9)。预防组 1周末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预防组 2周末血清铁低于对照组 ,4周末更甚 ,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预防组E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 r Hu EPO可减轻 Hb、Hct、Ret的下降程度 ,不需要输血和输血次数减少 ,r Hu EPO预防早产儿贫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3.
The freshwater,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blue-green alga) Microcystis aeruginosa produces a peptide hepatotoxin, which causes the damage of animal liver. Recently,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eutrophic Dianchi Lake (300 km2 and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of China). Microcystin-LR from Microcystis in Dianchi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its toxicity to mouse and fish liver was studied (Li et al., 2001). In this study, six biochemical parameter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lutathione,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glutathione peroxide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ere determined in common carp hepatocytes when the cells were exposed to 10 microg microcystin-LR per lit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content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one-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fter 6 h exposure to the toxin. In contrast, glutathione (GSH) levels in the hepatocytes exposed to microcystin-LR decreased by 47%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e (GSH-Px)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6 h exposure to microcystin-LR, but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ctivity showed no difference from the control.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oxicity of microcystin-LR caused the increase of ROS contents and the depletion of GSH in hepatocytes exposed to the toxin and these changes led to oxidant shock in hepatocytes. Increases of SOD, CAT and GSH-Px activities revealed that these three kind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eliminating the excessive ROS. This paper also examined the possible toxicity mechanism of microcystin-LR on the fish hepatocytes and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with mouse hepatocytes.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ja lindeyana)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IR,MS和NMR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从醉鱼草(Buddleja lindeyana)的全草分离到5个化合物,其中三个为环烯醚萜苷.它们的结构为:6-氧-阿魏酰筋骨草苷(1),赤式-6-氧-4'-(3-甲氧基-4-羟基苯丙三醇-8")-阿魏酰筋骨草苷(2),苏式-6-氧-4'-(3-甲氧基-4-羟基苯丙三醇-8")-阿魏酰筋骨草苷(3),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脂(4),半乳糖醇(5).上述成分均为首次从醉鱼草中得到.且化合物1,2和3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则治法,对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几种新思路进行了探讨.在指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兰  王竹红  屠鹏飞  侯辉 《中草药》2004,35(2):221-228
龙血树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学成分。本属部分植物木质部分泌出的树脂在各产地均做药用,具有抗炎止痛、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止血等多种药理活性,并可作为中药“血竭”的代用品。现对龙血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7.
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轴 )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7种不同的应激方式交替作用于SD大鼠 2 1d ,制成慢性应激模型 ,用韩氏电针仪 ,以 2Hz频率 ,0 .6mA电流强度 ,电针“百会”和“印堂”穴 ,每天 1次 ,每次 2 0min ,共2 1d。通过开野实验及糖水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 ,运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下丘脑CRF、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 ,并与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束缚组做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及模型束缚组开野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 ,糖水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明显升高 ,而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可明显增加开野实验的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的摄入量 ,并可降低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分泌。结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的活动性降低 ,探究行为减少和HPA轴亢进 ,电针可能通过调整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过度分泌 ,从而纠正HPA轴亢进 ,进而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和P -耐药糖蛋白 (P g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64例胆囊癌组织标本中COX 2和P gp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OX 2和P g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1 9% ( 4 6/ 64 )和 65 6% ( 4 2 / 64 )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阳性率 4 8% ( 2 / 42 )和 7 1%( 3 / 42 ) ,P <0 0 5 ,P =0 0 0 6。COX 2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0、0 0 0 0、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2、0 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均无关。COX 2与P gp的表达调控呈正相关 ,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r =0 42 5 ,P<0 0 5。结论 :在胆囊癌中 ,COX 2、P gp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COX 2和P gp的协同作用在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性COX 2抑制剂的应用会预防肿瘤耐药并提高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9.
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I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例临床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MRI资料 ,对其病灶的分布特点、信号特征及不同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例DAI患者 ,共发现病灶 1338个 ,其中双侧大脑半球皮髓交界处病灶 4 6 9个 ,脑叶白质 4 6 0个 ,基底节区 2 0 2个 ,胼胝体 89个 ,小脑 70个 ,脑干 4 8个。DAI病灶在不同序列中的信号特征不同 ,所显示病灶T1WI为等、低信号 ,T2 WI及FLAIR为高信号 ,SE EPI弥散像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FLASH为显著低信号。病灶在不同序列的显示程度不同 ,FLASH序列能得到显示的病灶 ,SET1WI仅能显示 15 3% ,FSET2 WI能显示 38 9% ,FLAIR能显示 5 4 7% ,SE EPI能显示 6 3 6 %。DAI合并症的显示各序列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略有差异。结论 MRI对DAI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不同序列对DAI病灶的显示能力不同 ,FLASH序列能显示常规序列所不能显示的出血灶 ,可作为MRI诊断DAI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变化。方法;应用分析电镜对37例结、直肠癌,移行粘膜和正常粘膜组织中元素进行研究。结果;在结、直肠癌中磷元素和钾元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粘膜(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在结、直肠癌中除微量元素钙、铜、锌和锰含量降低以外,元素磷和钾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