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5篇
  免费   918篇
  国内免费   522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215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608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1139篇
内科学   869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369篇
外科学   909篇
综合类   26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46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115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57篇
肿瘤学   40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951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 共2 188 784名新生儿接受筛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正常范围(0.5%~95.5%)分别为34.5~280.0 μmol/L、0.16~2.58 μmol/L。诊断HT 3例,患病率为1:729 595。其中HTⅠ型(FAH基因c.455G>A纯合变异)、Ⅱ型(TAT基因c.890G>T及c.408+1G>A复合杂合变异)、Ⅲ型(HPD基因c.257T>C纯合变异)各1例,后两者为新发突变。HT筛查阳性预测值为3.4%。Ⅰ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66.9 μmol/L,琥珀酰丙酮3.87 μmol/L,伴胆汁淤积,肝酶、乳酸轻度增高,虽经特殊奶粉(去除酪氨酸、苯丙氨酸)治疗,2月龄时仍死于家中;Ⅱ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25.6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经特殊奶粉治疗,酪氨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至7个月,体格、行为发育正常,未见眼、皮肤病变;Ⅲ型患儿初筛酪氨酸1035.3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不规则应用特殊奶粉治疗,随访至29个月,酪氨酸在532.1~1060.3 μmol/L波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结论: 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罕见,三型在人群中均有分布,基因谱分散。Ⅰ型患儿建议早期联合尼替西农治疗,否则预后可能不良;Ⅱ型患儿如早期采取特殊饮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Ⅲ型患儿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后确定。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基于Keap1/Nfr2/ARE信号通路探索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VILI)形成的分子机制。  方法  给予SD大鼠过度机械通气建造VILI模型;HE染色检测对照组、正常潮气量(VT)组(VT为8 mL/kg)、大VT组(VT为40 mL/kg)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变化;BCA法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18)以及肺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变化;TBA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ing实验检测巨噬细胞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蛋白以及肺组织中Keap1、Nrf2蛋白的变化;逆转录PCR检测各组肺组织中SOD mRNA、HO-1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过度机械通气可损伤肺组织,导致肺泡破裂、炎症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增多;与对照组和正常VT组相比,大VT组肺组织W/D值、8-OHdG和MDA水平、BALF中总蛋白、IL-1β、IL-18以及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均显著上升(P均<0.05),肺泡巨噬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以及肺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上升(P均<0.05),肺组织中Nrf2蛋白、SOD mRNA、HO-1 mRNA表达下降。  结论  大VT通气可以使肺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性损伤并导致VILI的发生,其机制为过度通气引起Keap1/Nrf2-ARE通路抑制和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的下降,进而引起肺巨噬细胞产生NLRP3炎症小体,参与VILI的形成。  相似文献   
93.
背景 绝经后女性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人群,罹患该病可能导致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异常。但NAFLD好发于这一特定生理阶段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 检测绝经后NAFLD女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7~66岁女性181例。根据是否处于绝经状态和是否符合NAFLD诊断标准分为4组,即绝经前对照组(n=42)、绝经前NAFLD组(n=42)、绝经后对照组(n=36)和绝经后NAFLD组(n=61)。比较各组间血清RBP4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RBP4的诊断价值。结果 绝经后NAFLD组女性血清RBP4水平高于绝经前对照组和绝经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升高〔OR=1.155,95%CI(1.059,1.260),P<0.05〕是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RBP4水平预测绝经后NAFLD的ROC曲线的AUC为0.841,95%CI为(0.757,0.924),最佳截断值为25.1 mg/L,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79(P<0.001)。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相关,对绝经后NAFL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4.
背景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前期病变,早期治疗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速度。目前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肝穿刺活检术、血清学标志物等,但各诊断方法又各有其缺陷。目的 通过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应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评估兔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4-10月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4只,随机选取36只为实验组,8只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16周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起始剂量为0.3 ml/kg,剂量递增,第4周剂量为0.4 ml/kg,第5周后剂量为0.5 ml/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造模第4、6、8、10、12、14、16周随机选取实验组3~6只,对照组1~2只,应用ARFI检查活体、离体兔肝横向剪切波速度(SWV、SWV1)。每次检查完成后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兔并取兔肝组织先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而后行Masson 染色,确定兔肝纤维化病理分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RFI评估肝纤维化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 至造模第16周时,成功建立各分期的兔肝纤维化模型。病理检查结果示:对照组兔肝脏病理学检查均正常,无纤维化;实验组36只兔最终死亡4只,造模成功32只(肝纤维化分期为F1期6只、F2期10只、F3期8只、F4期8只),造模成功率为88.9%(32/36)。实验组F1~F4期的SWV、SWV1大于对照组,实验组F2~F4期的SWV、SWV1大于实验组F1期,实验组F3~F4期的SWV、SWV1大于实验组F2期,实验组F4期SWV1大于实验组F3期(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F1~F4期SWV1均大于SWV(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SWV诊断肝纤维化≥F2期、≥F3期、F4期的AUC分别为0.901、0.939、0.945(P均<0.001),截断值分别为2.21、2.29、2.36 m/s,灵敏度分别为80.8%、87.5%、87.5%,特异度分别为83.3%、87.5%、79.3%;SWV1诊断肝纤维化≥F2期、≥F3期、F4期的AUC分别为0.901、0.901、0.958(P均<0.001),截断值分别为2.58、2.92、3.26 m/s,灵敏度分别为80.8%、81.3%、87.5%,特异度分别为83.3%、87.5%、95.8%。结论 采用ARFI检查的SWV、SWV1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SWV、SWV1诊断兔肝纤维化程度各期的AUC均大于0.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cquiredweakness, ICU-AW)患者超声测得四肢骨骼肌厚度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量表评分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ICU-AW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老年ICU接受机械通气无ICU-AW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超声测得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分析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分析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及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ICU-AW患者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与MRC评分呈正相关(P<0.05);病死患者28 d时机械通气天数高于生存患者,肱...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并发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PD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所有患者检测25(OH)D、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β-CTX、PINP等骨代谢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骨质疏松组少动强直型比例、女性比例、PINP、骨钙素、β-CTX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骨钙素(r=0.28,P=0.005)、β-CTX(r=0.36,P=0.001)、PINP(r=0.40,P<0.001)均呈正相关,与25(OH)D(r=-0.30,P=0.002)、PINP/β-CTX(r=-0.56,P<0.001)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元Lo- 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5(OH)D(OR=0.95,95%CI:0.84~0.98,P=0.041)、PINP/β-CTX(OR=0.90,95%CI:0.83~0.98,P=0.017)是 PD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曲线分析示25(OH)D联合PINP/β-CTX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灵敏性=0.80,特异性=0.84,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及PINP/β-CTX比值与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在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7.
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放射性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4月~2003年1月,38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8例(125I粒子组),B组20例(125I+GEM).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施行了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来计算相关剂量.33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结果:38例患者中,可评价客观疗效者(objective tumor response,OTR)34例,可评价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者36例,可行毒性反应评价者36例.CR+PR率A组为37.6%,B组为44.5%(P>0.05),PR缓解期A、B组各为6.7个月和4.8个月.CBR率A组为11.7%,B组为42.1%(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率基本没有差异.12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29.8%、14.4%,B组为67.1%、38.7%(P=0.04).总的Ⅱ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71.9%、31.3%,总的Ⅲ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31.5%、7.9%(P=0.02).结论:125I和125I+GEM在治疗LAPC有一定的客观有效率,但是,125I+GEM比125I能更好地改善LAPC的生存质量,提高LAPC生存率,并且Ⅱ期患者生存率优于Ⅲ期.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估经阴道尿道中段网片耻骨降支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首次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MUSs)后症状持续或复发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女性SUI患者32例,年龄44~72岁,平均59岁.首次手术前诊断为单纯SUI 26例,以SUI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6例.尿失禁程度为中度16例,重度16例.首次手术方式为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2例,经阴道无张力悬带成形术(IVS)4例,经闭孔(由内到外)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 17例,经闭孔(由外到内)尿道中段悬吊术(TOT)3例,赫美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Tsling)1例,其他改良吊带MUSs术5例.9例术后即主观无效,随访6个月主观症状仍与术前无异;23例术后6个月症状复发并渐加重,随访12个月主观症状与术前无异.对本组32例采用经阴道尿道中段网片耻骨降支悬吊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统计分析术后残余尿量、术后疗效、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本组32例平均手术时间(41.1±13.1)min,平均出血量(70.6±23.8)ml,无手术相关的损伤及并发症发生.30例术后留置导尿6h、2例留置导尿48 h后均可自行排尿.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0~80 ml,平均(23.8±21.4)ml,平均住院时间(4.8±1.1)d.出院时26例主观治愈,4例明显改善,2例症状仍持续.总有效率为93.8%(30/32).随访3、6、12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3.8%(30/32)、93.3%(28/30)、86.2%(25/29).随访12个月时出现2例复发,1例网片侵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阴道尿道中段网片耻骨降支悬吊术作为MUSs术后症状持续或复发的补救治疗方法具有总有效率高、手术过程简单、易于掌握、经济性好、可重复操作的优点,其手术操作悬吊点位于耻骨降支,避免了其他补救方法需经闭孔或耻骨后操作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同时在解剖上支持其疗效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道了1988年~1989年锦州近海的海水、海底质和海生物中总α总β, 90Sr、137Cs, 6Oco, 106Ru、232Th、226Ra的放射性活度。在海水和海生物中90Sr、137Cs稍有增加, 说明海洋环境可能受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泄漏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0.
人源抗-HBsAg dsFv-IFN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抗体工程技术研制乙型肝炎导向干扰素。方法 :在已有的抗HBsAg_dsFv的基础上 ,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抗_HBsAg_dsFvVL 基因和α_干扰素基因连接 ,形成融合基因。为避免IFN与dsFv空间折叠的影响 ,其间引入 15个氨基酸的柔性短肽 ;分别构建重链VH 基因、轻链VL_IFN融合基因的CHO表达载体 ,共转染CHO细胞。结果 :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有抗病毒活性的IFN存在 ,有抗_HBsAg活性 ,但dsFv与抗原的结合活性较低。结论 :本研究为研制乙肝导向干扰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