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1篇
  免费   1014篇
  国内免费   59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670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1221篇
内科学   909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400篇
外科学   909篇
综合类   274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86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1185篇
  9篇
中国医学   1325篇
肿瘤学   41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061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3种不同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6月,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22例;男85例,女37例,年龄14~70岁.根据采用Orion、Zephir、Codman 3种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分为A组37例、B组39例及C组46例.于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的曲度和高度,并比较其变化及3组间差异.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35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6个月3组患者术段颈椎均获骨性融合.且术后1周时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最后1次随访时和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钢板系统均能有效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近期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缩小乳头的理想方法。方法:楔形切除乳头组织缩小乳头周径;将正常高度以远的乳头组织形成三个大小适中的三角形皮瓣,对合后形成新乳头的顶面或在乳头基部环形去表皮直接缝合降低乳头高度。结果:新乳头形态、感觉良好,勃起、哺乳正常。结论:三角瓣法乳头缩小术设计灵活精确,操作较简单易学,而且安全可靠,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乳头肥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吡哌酸与四氯苯醌间的荷移反应.两者在硼砂缓冲溶液中形成1∶1的络合物,其λ_(max)为330.8nm,摩尔吸光系数ε=1.66×10~4,RSD为2.2%。用于测定制剂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44.
弥可保对断指再植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神经再生作用并对比不同剂量弥可保的神经再生作用。方法将62例81指近节断指再植术后的病例,根据急诊病历号随机分为3组:A组:弥可保1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B组: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C组:阴性对照组。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随访5.6个月。定期测定再植手指指腹的30g压觉,2g触觉,5g痛觉以及两点分辨觉。结果3组对照,实验组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1500μg弥可保组感觉功能恢复显著优于500μg弥可保组。结论弥可保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FasL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的。RNA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的TIL及肿瘤细胞进行观察。结果80例结直肠癌组织FasL表达程度不等,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FasL的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FasL表达程度高的组织的TIL计数低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P〈0.05),同时其TIL凋亡指数高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而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FasL表达程度低的组织(P〈0.01),TIL凋亡指数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31,P〈0.01)。结论全占直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诱导TIL发生凋亡,反击机体免疫系统,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高脂血症对血浆t-PA和PAI-1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选取正常人及高脂血症者,测定其血脂、血浆t—PA和PAI-1活性。结果 高脂血症组比正常人血浆t—PA活性下降,而PAI-1的活性有升高;在TG及LDL-C升高者,其血浆t—PA活性比正常人血浆t—PA活性降低,而血浆PAI-1活性比正常人升高;单纯TC升高者血浆PAI-1活性接近正常人组,而血浆t—PA活性比正常人组明显降低。结论 高脂血症对纤溶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甘油三酯和LDL-C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更明显,而胆固醇对纤溶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人工关节置换充填骨水泥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充填骨水泥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Ⅱ~Ⅲ级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观察骨水泥充填后10min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充填骨水泥后10min内患者血液动力学都有显著变化(P〈0.05),个别患者血压下降严重。需升压药支持。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充填骨水泥可致血液动力学严重波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8.
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恶性肿瘤肾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以指导介入治疗。方法对141例肾恶性肿瘤患者,常规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可疑供血动脉造影,分析其肾外供血动脉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141例患者中51例有肾外供血动脉(共87支),这些患者肿瘤均突破肾包膜;90例无肾外供血动脉,其中50例肿瘤突破肾包膜,40例肿瘤未突破肾包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64,P<0.01)。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结论明确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160例肺曲菌球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手术适应证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5年9月至2006年3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基础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分为单纯性肺曲菌球组(SPA,n=34)和复合性肺曲菌球组(CPA,n=126)。分别行肺切除术154例,胸廓改形术加肺叶切除或肌瓣充填术3例,曲菌球清除加肌瓣填塞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160例患者中治愈156例,治愈率97.5%。术后发生并发症44例(27.5%),其中肺炎15例,肺复张不全12例,持续漏气10例,脓胸5例,肺脓肿5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切口感染2例。SP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PA组(P<0.05)。术后随访151例,随访4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为治疗肺曲菌球的首选方法,客观可靠的术前评估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成败的关键。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适用于肺基础病变局限、胸膜粘连较轻的患者。  相似文献   
50.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的临床解剖基础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侧成人尸体胸部及上肢标本上,观测和比较胸小肌及拇对掌肌的解剖数据,行移植模拟试验以评估新术式的可行性;依据解剖研究结果,按新的手术方式施行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解剖研究结果显示:胸小肌位置恒定,具备独立的动、静脉和神经支配;移植肌与受区对掌肌匹配;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这一术式有其临床解剖基础,移植手术能达到恢复对掌功能的要求,是一种新的对掌功能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