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8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783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802篇
口腔科学   301篇
临床医学   1719篇
内科学   1178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393篇
外科学   1331篇
综合类   369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953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1710篇
  25篇
中国医学   1321篇
肿瘤学   53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348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137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1122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外周血粒细胞计数、血培养时的体温、治疗及转归.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发生2次败血症,3例为复数菌败血症,共检出病原体17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21.6%)、革兰阳性杆菌6株(3.5%)、革兰阴性杆菌113株(66.1%)、真菌15株(8.8%).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为主,分别为17株和14株;革兰阳性杆菌以棒状杆菌属为主,有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分别为60株、20株和15株.1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2株,均对甲氧西林敏感(MSSA);11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和产酸克雷白杆菌1株.真菌败血症均由念珠菌属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4株、非白色念珠菌11株.中性粒细胞减少者120例(75%),其中103例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患者.70%的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谱抗生素治疗,58.8%的患者同时采取了抗真菌治疗.死亡20例,19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治愈好转率为75.6%.结论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中,细菌感染是首要病因,真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粒缺是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热是其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死亡结构域沉默子(SODD)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磷酸化-NF-κB-p65表达的相关性,研究ALL 2种常用化疗药物对SODD表达的影响,试图寻找化疗新靶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5例儿童ALL骨髓细胞SODD、p65蛋白表达水平;长春新碱(VCR)处理Jurkat细胞后,Annexin-V-Fluorescence/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免疫印迹法检测SODD及p65在化疗药物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结果 25例ALL中,SODD和065表达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其中高危病例组SODD阳性表达率较标危病例组阳性表达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且骨髓细胞中SODD与p65表达呈正相关(r=0.69 P<0.01);VCR能有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在该凋亡过程中,SODD及p65表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但柔红霉素(DNR)不能有效下调SODD的表达.结论 SODD和p65均参与了ALL的发生发展,且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SODD与ALL临床分型及预后有密切关系;VCR特异下调白血病细胞中SODD的表达及抑制NF-κB的活化,恢复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3.
腹膜透析治疗幼儿烧伤并急性肾衰竭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0.6-3.6岁,平均1.82岁.其中烫伤3例,火焰伤、化学灼伤各1例.烧伤部位分布于头面部、四肢、会阴部、躯干及臀部等.烧伤总面积17%-49%(33.2±16.8)%;深Ⅱ度-Ⅲ度面积3%-15%(9.4±5.8)%.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65岁.2005年2月,患者发现右颈部肿块,逐渐增大,经抗生素治疗无效,于2005年4月收入院治疗.查体:肿物位于右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深面,大小约2.0 cm ×2.0 cm,中等硬度,边界清楚,与周围无粘连,活动度好,无压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远期追踪的价值。方法 选取1999至2007年广州市儿童医院KD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同时采用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于恢复期进行远期随访。结果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逐层筛选,确定9例KD患儿为本研究的样本。男8例,女1例,急性期发病年龄为1~10岁,平均(4.44±3.09)岁。检查时年龄4~12岁,平均(7.89±2.62)岁。追踪时间1.5~7年,平均(3.44±1.67)年。急性期超声心动图示9例患儿中冠状动脉巨瘤5例,冠状动脉瘤3例,冠状动脉扩张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9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5/9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双侧主干冠状动脉瘤4例,同时伴远端动脉瘤3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1处,并冠状动脉扭曲,狭窄或充盈缺损3处,附近侧支血管形成1处;左前降支动脉瘤、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循环形成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与同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新发现冠状动脉远端瘤3处,右冠状动脉远端狭窄2处,左前降支狭窄1处,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1例。5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者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均发现相应冠状动脉支狭窄或充盈缺损表现;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仅见轻度冠状动脉扩张。结论 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特别是动脉瘤造成的心脏损害可长期存在。对于远期追踪观察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具无创、安全可靠的优点,是判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形态、数目及严重程度,特别对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远端病变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两种方法结合检查对KD冠状动脉损害的远期追踪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D-半乳糖致豚鼠老化模型,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检测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寻求老年性聋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51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模型实验组)21只,5%D-半乳糖腹腔注射(200 mg·kd-1·d-1),共6周;B组(模型对照组)15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A、B两组注射前后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将两组豚鼠置于噪声环境中7 d,每天噪声暴露8 h,结束后再次检测ABR阈值.C组(空白对照组)15只,不加任何处理,仅予以同步检测ABR阈值.用比色法检测三组肝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提取三组豚鼠内耳组织DNA,应用AFLP技术筛选差异位点.结果 注射后A组豚鼠ABR阈值较B组提高,但两组阈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噪声暴露后,A组ABR阈值(峰等效声压级)平均提高(22.97±10.56)dB,B组提高(14.16±7.36)d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A组肝和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B组,MDA含最则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FLP分析发现有与耳聋一致的多态性标记.结论 D-半乳糖可以诱导豚鼠衰老,此模型豚鼠听反应阈虽无明显提高,但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AFLP检测到的差异位点可能与其对噪声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蛋白水平与儿童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HCMV感染的患儿作为HCMV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MBL基因检测和分型,并对HCMV感染组进行随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分别比较两组基因变异频率和血浆MBL蛋白水平。结果HCMV感染组纳入104例,对照组纳入105例;HCMV感染组有50例患儿进行随访,HCMV感染组MBL基因启动子区-550位点的L型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7% vs 34.3%, P=0.001),野生单体基因型HYPA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6% vs 62.8%, P=0.002),完整基因型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型(YA/YA)的频率低于对照组(41.3% vs 60.0%, P=0.007),而低水平表达基因型(YA/XA, YA/YB, XA/XA)的频率高于对照组(52.9% vs 29.5%, P=0.001)。HCMV感染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9和0.000)。HCMV感染组急性期血浆MBL蛋白水平高于恢复期(P=0.000)。结论MBL基因多态性导致的血浆MBL蛋白水平低下与儿童HCMV感染相关,提示MBL可能对儿童HCM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不良有关的因素,为改善NEC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95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新生儿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转归不同分为治愈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可能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差异,寻找与预后不良有关的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与新生儿NEC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63例NEC患儿中根据Bell分期,Ⅰ期38例,Ⅱ期10例,Ⅲ期15例,治愈50例,死亡10例,病死率15.9%,死亡病例均为Ⅲ期患儿,加放弃3例,Ⅲ期预后不良率86.7%.按转归不同分为治愈组50例,预后不良组13例,将两组预后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早产、呼吸暂停、腹膜炎、休克、DIC、硬肿症、高血糖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异常、腹部x线明显异常、肠穿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因素与新生儿NEC预后有关.把上述13个单因素进一步做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硬肿症是与NEC预后不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经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NEC并发休克、硬肿症、代谢性酸中毒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的合并症,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P)与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open 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5年肿瘤学效果。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同期接受RALP或RRP并获得随访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比例、术后病理、生化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95例手术均获成功,RALP组无中转开放。RALP组与R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12.3与166.8 min(P<0.05),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37.3与557.3 mL(P<0.05);术中输血比例分别为16.7%与78.7%(P<0.05);手术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2.0%与7.8%(P<0.05),1年尿控率分别为79.5%和84.7%,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化复发率分别为6.2%和4.3%、18.8%和6.4%、25.0%和14.9%、29.2%和21.3%、31.2%和21.3%、31.2%和23.4%。两组5年内的生化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LP具有损伤小、出血少、输血少的优点,但手术时间长于RRP。两种术式的尿控、手术切缘阳性率及5年长期肿瘤学效果等相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估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静脉流出道阻塞(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VOO)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总结相关介入处理经验。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LT术后VOO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VOO患者中,下腔静脉狭窄16例次,肝静脉狭窄9例次。21例患者均采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联合自膨式支架植入。术前跨狭窄压力梯度为3~31 cmH2O,平均(12.7±8.3) cmH2O,术后压力梯度为0~5 cmH2O,平均(2.2±1.5) cmH2O。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与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1、3、5和10年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5%。结论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LT术后VOO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可作为LT术后VOO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