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79篇
  免费   12280篇
  国内免费   7259篇
耳鼻咽喉   1024篇
儿科学   1899篇
妇产科学   1037篇
基础医学   9175篇
口腔科学   2156篇
临床医学   15436篇
内科学   12148篇
皮肤病学   1159篇
神经病学   3433篇
特种医学   38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7653篇
综合类   25969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815篇
眼科学   2880篇
药学   13753篇
  210篇
中国医学   9970篇
肿瘤学   6722篇
  2024年   654篇
  2023年   1900篇
  2022年   4786篇
  2021年   5958篇
  2020年   5106篇
  2019年   3436篇
  2018年   3486篇
  2017年   4146篇
  2016年   3302篇
  2015年   5483篇
  2014年   6827篇
  2013年   7417篇
  2012年   10452篇
  2011年   11121篇
  2010年   8404篇
  2009年   6983篇
  2008年   7456篇
  2007年   6983篇
  2006年   6304篇
  2005年   4927篇
  2004年   3365篇
  2003年   3007篇
  2002年   2266篇
  2001年   1845篇
  2000年   1428篇
  1999年   901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0年   7篇
  196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脊髓髓内肿瘤种类多样,其治疗方法及疗效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就脊髓髓内肿瘤综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继发肺低灌注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 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 (cancerousinvasionofcentralpulmonaryarteriesinlungcancer,CICPA)患者术前肺血管DSA及增强螺旋CT(含高分辨率CT ,即HRCT)征象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DSA和CT胸膜下末梢肺动脉分布和数量变化 ,即肺血管征、肺毛细血管充盈度和肺实质强化后密度及时间 密度曲线变化 (即肺实质征 ) ,行两者间的盲法对照 ,统计学分析CT与DSA征象及其一致性 ,评估CT对CICPA继发肺低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  2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ICPA病例中 ,共3 0支肺叶动脉受累 ,DSA显示 90 % (2 7/3 0 )出现肺叶低灌注征象 ,CT诊断肺低灌注敏感度为 78%(2 1/2 7) ,特异度 10 0 % (3 /3 ) ,准确度 80 % (2 4/3 0 )。肺低灌注与CPA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rs=0 40 ,P =0 0 73 )。CT与DSA的肺血管征一致性较好 (Kappa =0 69,P <0 0 0 1) ,而肺实质征一致性稍差 (Kappa =0 3 7,P =0 0 11)。结论 肺低灌注是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的常见表现 ,CT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而定量判断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38岁,以颈项部疼痛1个月,突发左上肢麻木无力3d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无双上肢感觉障碍,无活动受限,无头晕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改善。3d前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右上肢麻木感,排尿无力。既往: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皮肤溃烂  相似文献   
64.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家族是B淋巴细胞核因子,它能够与免疫球蛋白κ链增强子结合并增加各种基因的表达活性。NF-κB通过典型和非典型途径的激活来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NF-κB调控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等,它可以促进中风等缺血性脑损伤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元死亡,同时又对神经元的存活有重要影响。NF-κB激活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由氧化应激和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变性,阻滞NF-κB活性将影响它的神经保护机制。NF-κB这种对神经元存活和死亡的双重效应取决于NF-κB激活的亚单位类型、激活所处的损伤位置以及损伤后修复的时程。  相似文献   
65.
神经毒素不同给药途径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2):731-732,738
目的:探讨神经毒素(α-cobrotoxin,Nt)不同给药途径对镇痛作用的差异,寻找神经毒素最佳给药途径.方法:神经毒素经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和鼻粘膜给药后,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对其镇痛作用进行评价.结果:神经毒素经上述三种途径给药后都具有镇痛作用.结论:神经毒素在吸收促进剂作用下经鼻粘膜给药的镇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PML-RARα融合基因作为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患者体内病毒的状态,探讨预测APL复发风险的方法.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定量检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方法,对25例处于初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复发等不同阶段的APL患者进行了PML-RARα融合基因的定量检测,并对其中6例患者的MRD状态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患者初诊、CR和复发状态的PML-RARα基因对数值(lg)水平,结果 显示有统计学意义(x2=6.847,P<0.05);随访期患者的PML-RARα对数值(lg)水平变化较大:初诊时较高(-0.61±0.79),CR时下降(-1.31±0.62),复发时又出现上升(-0.57±0.44),提示若该患者在CR时的对数值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复发的机率大.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Q)-PCR技术定量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监测APL患者MRD状态具有临床适用性,随访期的MRD动态追踪监测具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67.
妊娠期肝病约占妊娠的3%,对母婴危害较大。正确判断孕周和发病时期对疾病的种类作出正确的诊断,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正常大鼠角膜内皮细胞在体外经γ-干扰素诱导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e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类抗原异常表达的情况。并观察比较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nterleukin-2-pseudomonas exotoxin40。IL-2-PE40)、环胞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对角膜内皮细胞MHC-Ⅰ、Ⅱ类抗原异常表达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CAS-570黏附式细胞分析仪和免疫荧光技术,对体外原代培养经γ-干扰素诱导后的正常大鼠角膜内皮细胞分成A、B2组进行MHC-Ⅰ、Ⅱ类抗原表达的相对量测定,并在培养液中加入新型免疫抑制剂IL-2-PE40和CsA,进一步测定角膜内皮细胞MHC-Ⅰ、Ⅱ类抗原的表达量。结果未加入γ-干扰素前,MHC-Ⅰ类抗原的表达量为97.8±8.1,MHC-Ⅱ类抗原无表达;经γ-干扰素诱导后,MHC—Ⅰ类抗原的表达量为1006.3±13.2,MHC-Ⅱ类抗原表达量为406.5±10.5,γ-干扰素加入前后MHC-Ⅰ、Ⅱ类抗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PE40组MHC-Ⅰ类抗原的表达量为618.2±13.5,MHC-Ⅱ类抗原表达量为204.5±7.8,CsA组MHC-Ⅰ类抗原的表达量为609.5±12.9,MHC-Ⅱ类抗原表达量为198.5±6.9,IL-2.PE40组、CsA组分别与注射用水比较,MHC—Ⅰ、Ⅱ类抗原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PE40组与CsA组比较.MHC—Ⅰ、Ⅱ类抗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γ-干扰素可诱导角膜内皮细胞MHC-Ⅰ、Ⅱ类抗原异常表达;IL-2-PE40及CsA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这种表达。[眼科新进展20ff7;27(3):170.172]  相似文献   
69.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例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超声检测,根据TMT分为IMT≤0.99mm组和IMT≥1.00mm组,并记录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_(100)(APOB_(100))、脂蛋白(α)[LP(α)]、纤维蛋白原(Fbg)、血糖(BG)、血压(BP)、体重指数(BMI)、吸烟指数及年龄等指标。结果:随着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IMT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吸烟指数及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及嗜烟和年龄密切相关。定期超声监测颈动脉及检查相应危险因素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在腹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多数腹部外科手术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通过先进的腹腔镜录像系统,可获得大量腹内脏器病变的录像资料.充分利用腹腔镜录像资料进行外科临床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生动、全面的疾病相关图像信息,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