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24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489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2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太潇 《中外医疗》2014,(31):51-52
目的分析探究奥美拉唑在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病症治疗时的具体效果及其所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存在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好,且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奥美拉唑进行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治疗能够获得较为优良的治疗效果,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概率依旧较低,因此相应的安全可靠性能够得到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模型dko小鼠的鉴定方法,评估干细胞移植后dystrophin的再生水平.方法 采用SSP-PCR方法鉴定杂合子鼠交配产生的子代鼠的基因型.生化分析仪测定dko小鼠血浆肌酸激酶含量,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学变化.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注射到dko小鼠后肢肌肉,2个月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 杂合子鼠交配可以产生三个基因型的子代鼠,21.2%的子代鼠可以鉴定为dko小鼠的基因型(285 bp).dko小鼠显示了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血浆肌酸激酶含量高达(16,988.52±617.48)IU/L,典型的病理变化包括肌纤维大小不一,多见核中移细胞,结缔组织增生或炎性细胞浸润.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dko小鼠后肢肌肉,2个月后可检测到人dystrophin的表达.结论 采用SSP-PCR可用于鉴定dko小鼠基因型,dko小鼠是研究干细胞治疗DMD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3.
概述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指出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是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从学科建设、硬件、软件、人员、制度标准5方面讨论在循证和转化医学背景下医学图书馆应如何面对挑战,为医学图书馆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再次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1992-2004年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2例患者进行鼻科检查,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和患者年龄,我们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①对5例鼻中隔前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4例高位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U”形切口;②对8例鼻中隔后端偏曲和2例高位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纵向切口,并辅助鼻内镜进行矫正;③对2例鼻中隔前端低位偏曲的青少年患者采用唇龈沟正中横切口,向上揭翻,辅助耳科电钻进行手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需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7例喉鳞癌患者和400名配对的健康人对照者MTHFR基因677C>T和1298 A>C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喉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 与携带MTHFR 677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MTHFR 677CT和TT基因型者罹患喉鳞癌的风险分别是健康的1.66倍(95%CI 1.08~2.52)和3.35倍(95%CI 2.07~5.54).MTHFR 1298 A>C多态与喉鳞癌发病风险不相关.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分析表明,677C>T多态与吸烟存在协同增加喉鳞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MTHFR 677C>T多态是喉鳞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心脏毒性半数中毒剂量(TD50)和水煎液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从急性毒性、毒性靶器官和毒性成分3个方面研究四逆汤组方中不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方中附子配伍甘草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高于单用附子与四逆汤全方。而附子配伍干姜对附子的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影响不明显。附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中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于附子配伍干姜。结论四逆汤组方配伍药物中甘草对附子毒性具有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螳螂跌打Pothos scandensL.的茎、叶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螳螂跌打的生药学特征明显,理化实验表明:螳螂跌打含有皂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结论:为其制订质量标准、开发利用及同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实验性肺气虚对大鼠肾组织AQP2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肺气虚模型大鼠肾组织AQP2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浆中内皮素(endohlin,ET)水平的变化。方法: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中ET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AQP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肺气虚模型组肾组织AQP1表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血浆ET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肺气虚模型大鼠肾组织AQP2表达增强,内皮素可能促进肾组织AQP2袁达。本实验结果为中医学肺肾相关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A型肉毒素(BTA)对皮肤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SP、CGRP的影响及其对皮肤创伤愈合的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组(空白对照组)和E组(肉毒素注射组),20只/组。肉毒素A预注射后7d,在鼠背部建立以4个注射点为中心的创面模型,面积1cm×1cm。测量术后3d和7d的创面面积。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BTA注射后第7天(术前)和创面愈合后(术后14d)的皮肤组织中感觉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以及创伤愈合中的重要分子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结合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切片中上述4种物质阳性染色的积分光密度OD值。结果①各组创面于术后14d基本愈合。与C组相比,E组术后3d、7d的创面面积无差异(P〉0.05);②E组术前和术后14d的皮肤组织中SP、CGRP、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和OD值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局部皮下注射BTA不影响创面愈合的时间和速度;②BTA能减少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神经末梢对SP、CGRP的释放和创面愈合过程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梯形垫配合小夹板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80例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年龄23~92岁,分成梯形垫夹板治疗组和管形石膏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2.1±19.2)岁;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2±19.5)岁。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后,对照组用传统管形石膏固定,治疗组用梯形垫结合小夹板固定。两组定期摄X线片复查及换药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夹板后指导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参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别在拆除夹板当天和2个月后进行评分,并观察X线下桡骨愈合后与复位后相比的短缩长度。结果: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拆除夹板当天和2个月后Gartland Werley平均得分分别为8.1±2.8和5.3±4.5,对照组为10.3±2.6和8.4±5.8,对照组评分高于治疗组;桡骨短缩长度:治疗组(4.8±1.7)mm,对照组(8.2±2.1)mm,对照组短缩大于治疗组。结论:梯形垫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比传统管形石膏固定效果更可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