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6篇
  免费   2175篇
  国内免费   1549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245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1882篇
口腔科学   355篇
临床医学   2422篇
内科学   2506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1059篇
特种医学   9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246篇
综合类   371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00篇
眼科学   480篇
药学   2101篇
  11篇
中国医学   1422篇
肿瘤学   141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805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643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457篇
  2011年   1629篇
  2010年   1164篇
  2009年   1014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867篇
  2002年   819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 :了解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 (TH)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16例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IP组 )及对照组 (C组 ) ,IP组采取缺血预处理方案 ,对照组不采取预处理 ,其余同IP组。分别于术前、转流中 (最低温 )、再灌注后 5min ,停机、术后 2 ,2 4 ,4 8h采取血样 ,测定血清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TT3 )、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T4)、游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浓度 ,组内各时点与术前 ,两组之间各时点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TT3 和FT3 水平在转流最低温时降至最低点 ,术后 4 8h仍低于术前 ,但IP组术后 2 4~ 4 8h二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两组T4,FT4水平术后 2 4h已恢复术至前水平 ,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 ;TSH水平术后 4 8h两组均低于术前 ;IP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有 2例发生低心排。结论 :风心病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呈现低T3 综合征 ;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低T3 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LigaSure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07年7月,应用LigaSure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71例,按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33例,Ⅲa期2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7例,根治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术39例,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方法:以脐孔,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脐与剑突连线上、中1/3交界点为手术操作孔,术中扩大剑突下操作孔3~5cm为辅助切口。术中均采用LigaSure分离、处理血管,直接凝固切断包含直径达7mm血管的网膜及胃周血管;胃癌淋巴结清扫时,联合应用超声刀裸化血管,再用LigaSure钳夹凝固后,于闭合带远端剪断血管,完成腹腔镜下D2胃癌根治手术。结果71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少,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近期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保守治愈)。LigaSure闭合胃周血管良好,未使用钛夹或腔镜专用切割吻合器(Endo—GIA)。71例随访4~72个月,平均38.6月,死亡11例(其中9例因肿瘤转移),远处转移10例,复发14例,2例术后远期吻合口狭窄。结论LigaSure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是腹腔镜手术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及其合并症对肝移植的影响及其治疗原则。方法对近年来有关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及其合并症对肝移植的影响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栓、门体分流、侧支循环等对肝移植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术前和术中正确处理这些合并症,可有效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结论正确处理终末期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及其合并症,可拓宽肝移植的适应证、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病年龄为10~19岁占50%(10/20),40岁以前占90%(18/20),缺血型患者主要为偏瘫、失语,出血型患者主要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20例中反复TIA发作者7例,其中两侧交替发作者2例;CT/MRI:脑梗死6例,脑出血13例(脑室出血4例,再出血3例);梗死或出血病灶发生在基底节6例,脑叶9例,多发性病灶6例,梗死并出血5例;DSA示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大脑后动脉(PCA)及其分支增粗者16例,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8例。结论对于儿童、青年人出现中风、反复交替性TIA发作、CT/MRI呈多发性脑梗死或出血、脑叶梗死或出血、脑室出血及再出血患者应高度考虑烟雾病,应行DSA检查;DSA可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的程度、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
外伤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外伤后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条件允许下宜尽早进行,术中几点技巧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oCl2对体外培养分化SH-SY5Y细胞的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基因产物VEGF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化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化学缺氧预处理组(预处理组,细胞先用50μM CoCl2预处理3 h,换液后常氧培养1 h,然后在2%的低氧孵箱内缺氧28 h)、缺氧组(无CoCl2预处理过程,其余同预处理组)。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细胞VEGF的蛋白表达,RT-PCR测VEGF的mRNA表达,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和MTT细胞活力测定判断细胞损伤程度。然后,进一步通过添加VEGF单克隆抗体、重组人VEGF,验证VEGF在化学缺氧预处理组中的保护作用。结果: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VEGF蛋白、VEGF mRNA表达都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预处理组细胞较缺氧组细胞存活率高,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减少(P〈0.01)。MTT细胞活力测定显示,40μg/ml VEGF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预处理的保护作用,而100 ng/ml重组人VEGF可模拟预处理组的保护作用。结论:CoCl2化学预缺氧可保护神经型细胞对缺氧产生耐受,VEGF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比较胃底贲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差异,分析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的改变对组织的自体荧光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计分分析Ⅲ、Ⅳ型胶原在16例责门癌病人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正常组织的基底膜呈现很强的Ⅳ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基底膜形成较粗的环形染色带;Ⅲ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细胞外间质呈连续的细丝纤维样。癌组织Ⅳ型胶原抗体反应在癌巢周边为阴性,或仅在残存的基底膜有片断的阳性反应;而Ⅲ型胶原在癌间质中的抗体阳性反应较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或还稍有增强;Ⅲ型和Ⅳ型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结论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细胞外基质内Ⅳ型胶原显著减少,而Ⅲ型胶原减少不明显;Ⅳ型胶原是胃底贲门黏膜细胞外基质自体荧光的主要来源;组织发生癌变后,细胞外基质中Ⅳ型胶原的降解是癌组织自体荧光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供者特异性抗原联合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IL 2R)γ链单克隆抗体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C57BL/6小鼠建立H Y皮肤移植模型,术前7 d给予5×106个供者脾细胞静脉输注,并分别于术前6 d和4 d给予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单克隆抗体(4G3、3E12及TUGm2各0.5 mg)和抗IL 2Rβ单克隆抗体(TM β1,0.5 mg)混合液2.0 mg腹腔注射,以单纯行H Y皮肤移植模型和静脉输注供者特异性抗原的H Y皮肤移植模型为对照,观察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结果 联合给予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单克隆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原输注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均超过100 d,显著长于单纯H Y皮肤移植组的33.42 d(P<0.01)及仅输注供者特异性抗原H Y皮肤移植组的14.71 d(P<0.01)。结论 在H Y皮肤移植模型中,静脉输注供者特异性抗原联合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单克隆抗体可以成功地诱导受者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9.
创伤性肾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RAVF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8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RAVFs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4例,医源性损伤4例。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2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肾内型动静脉瘘4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肾外)型动静脉瘘4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轻微并发症1例。医源性RAVFs患者术后失血症状迅速改善,肉眼血尿消失;4例术前存在心脏负荷过度症状患者,闭塞动静脉瘘后症状迅速改善,血管杂音消失。术后肾功能测定均属正常范围,其中2例肾动脉被覆膜支架置入患者,同位素肾扫描显示患侧肾脏形态、功能正常。术后随访10~42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0,18个月死于与RAVFs无关的疾病。6例仍然生存,一般情况良好,未再针对RAVFs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结论 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栓塞术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创伤性、复杂型RAVF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灯盏花素大鼠小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最佳吸收部位和探讨灯盏花素的吸收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循环方法研究灯盏花素的小肠吸收和肠壁通透性。结果 :在 5 0~ 40 0ug/ml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无高浓度饱和现象 ,P值基本保持不变 ;在pH 6 0至pH 7 4范围内吸收不受pH影响 ;在各肠段的百分吸收率和肠壁通透系数均无明显差异 ;促吸剂Tween 80和大豆磷脂对灯盏花素具有明显的促进吸收作用 ;吸收动力学参数为 :ka=0 0 163± 0 0 0 64min-1,ke=0 0 668± 0 0 15min-1。结论 :灯盏花素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提高药物溶解度和采用促吸方法提高通透性 ,将能有效地促进灯盏花素的吸收 ,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灯盏花素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 ,可以将灯盏花素研制成缓释片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