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80篇
  免费   10761篇
  国内免费   7085篇
耳鼻咽喉   771篇
儿科学   1732篇
妇产科学   1218篇
基础医学   10658篇
口腔科学   2137篇
临床医学   13634篇
内科学   13601篇
皮肤病学   1128篇
神经病学   4570篇
特种医学   38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435篇
综合类   21271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8347篇
眼科学   2526篇
药学   11756篇
  97篇
中国医学   7827篇
肿瘤学   8232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568篇
  2022年   3404篇
  2021年   5315篇
  2020年   4343篇
  2019年   3227篇
  2018年   3310篇
  2017年   3551篇
  2016年   3072篇
  2015年   4899篇
  2014年   6009篇
  2013年   6186篇
  2012年   8971篇
  2011年   9704篇
  2010年   7037篇
  2009年   5820篇
  2008年   6833篇
  2007年   6519篇
  2006年   5910篇
  2005年   5417篇
  2004年   3705篇
  2003年   3306篇
  2002年   2623篇
  2001年   1991篇
  2000年   1919篇
  1999年   1714篇
  1998年   950篇
  1997年   1015篇
  1996年   762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624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63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253篇
  1987年   242篇
  1986年   189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弓形虫感染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对67例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和71例正常儿童进行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检测.结果精神分裂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与既往弓形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92.
To observe the leucocyte increasing effect of Shuanghuang Shengbai Granule (SHSBG) in tumor patients treated by chemotherapy and the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protecting effect in mice.

Methods  

Patients of non-small-cell pulmonary, mammary, gastric or intestinal cancer, who were ready for receiving re-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4 groups randomly. The 28 cases in SHSBG group A received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HSBG; the 27 in the SHSBG group B received chemotherapy alone at first, and SHSBG was added when their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lowered to <4×109/L; the 33 in control group A and 24 in control group B were treated by the method similar to that applied to SHSBG group A and B respectively but with Rubidate instead of SHSBG. Experimental study of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n bone marrow ultrastructure in mice was also conducted.  相似文献   
993.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 VEGF) is amultifunctional cytokine thatexerts in vivo a key rolein physiologicalneoangiogenesisduring embryonicde-velopmentor the female cycle and pathologicalneoan-giogenesis of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hypervascular-ized tumors,rheumatoid arthritis,and retinopathiesdiseases[1— 3] by stimulating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essel hyperpermeability.VEGF exists asone of five different isoforms,VEGF1 2 1 ,VEGF1 65 ,VEGF1 83,VEGF1 89and VEGF2 …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叠氮钠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在家兔的角膜碱烧伤模型中,用1 g/L NaN3及10 g/L NaN3+100g/L枸橼酸钠滴眼剂治疗.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法检测过氧化脂质(LPO),用组织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检测NaN3毒性,发现角膜烧伤后LPO逐渐减少.治疗组病情较轻,且NaN3毒性低,认为角膜碱烧伤后,用NaN3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自夏代至西晋为萌芽时期,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和香料受到宫廷重视,美容化妆剂型诞生。自东晋至唐末为形成时期,化妆品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宫廷遗族和臣民得以享用的物质文明。自五代至清末为充实和发展时期。美容理论有较多发展,宫廷美容方剂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9例手术切除的慢性胰腺炎的石蜡标本,用微解剖法分离慢性胰腺炎的胰导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灶,提取,扩增DNA,用ASO斑点杂交检测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对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9例慢性胰腺炎中4例有明显的胰导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其中2例被检出GAT型突变,分别占全组和有胰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的22%和505,两个突变病例分别是接受了胰体尾切除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术后分别随访17年和10年,没有发现任何恶变迹象,结构:慢性胰腺为可以检出K-ras基因突变,发生了K-ras基因突变的慢性胰腺炎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灶,未必一定发生为胰腺癌,胰液、粪便、末梢血液和尿液的检测,以及胰腺组织细针刺液检出K-ras基因突变,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应视为胰腺癌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鸡贫血病毒VP 3基因的克隆及其体外凋亡诱导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方法扩增了鸡贫血病毒标准株的vp3基因,并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了重组体pcDNA-vp3.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该片段和预期相符.在体外利用LipofectAMINETM介导的基因转染,将pc-DNA-vp3、pcDNA3分别转入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二倍体肝细胞系L-02中,转染后的RT-PCR结果证实vp3基因在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同时利用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技术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证明了鸡贫血病毒是以凋亡的方式诱导细胞死亡,并且只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而不诱导正常或二倍体细胞死亡.表明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很可能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肿瘤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 (DSBM) ,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 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 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最佳。结论 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 ,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离体牙多次粘结托槽的抗张强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研究牙面多次酸蚀粘结托槽抗张强度的变化。②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样本 ,分为 3组 ,每组 10颗牙齿。第 1组为首次酸蚀粘结托槽 ;第 2 ,3组为第 2 ,3次酸蚀粘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测定其抗张强度 ,统计每一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进行ARI计分 ,并对各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③结果  3组粘结托槽抗张强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F =0 .175 ,P >0 .0 5 ) ;3组粘结剂残留指数 (ARI)计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c=2 .2 38,P >0 .0 5 ) ;电镜观察 1,2次酸蚀的牙釉质表面 ,其蜂窝结构在不断增多。④结论 牙面的第 2 ,3次酸蚀粘结托槽仍能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