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了解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白细胞介素-1β(IL-β),共同培养60min后,洗去血小板,内皮细胞继续培养6h。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P〈0.05),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P〈0.01),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kDa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后检测发现,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uPAR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1)活化状态的血小板与IL-8的作用相当,能显著诱导MMP-2和MMP-9分泌;能明显增高内皮细胞uPAR和MT1-MMP及上清液中MMP-2mRNA的表达;(2)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粘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损伤中支气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急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例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部位、早期诊断和急诊手术治疗的方法,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岁(18~69岁);主支气管损伤6例,叶支气管损伤15例;临床表现均有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气胸;常规X线胸片检查,其中典型肺坠落征7例,CT三维重建明确支气管断裂4例。结果 21例均在24h内急诊行剖胸探查术,行支气管修补或吻合术17例(其中1例支气管严重挫裂伤支气管修补术后出现支气管狭窄再次手术切除肺叶),因支气管和肺组织严重挫伤行左上叶切除术3例、右上叶切除术1例。19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死于严重合并伤。结论伴有支气管损伤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通常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早期明确支气管损伤诊断和损伤部位是急诊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手术应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尽可能行支气管修补或吻合术,避免肺切除术;但是如果支气管严重挫裂伤、累及长度较长,或者肺组织严重不可逆性损伤、累及范围较广,应果断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94.
95.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AMPS)和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为单体,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制备了新型二元智能凝胶P(AMPS/NIPA),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等离子体功率及处理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该凝胶的温度敏感性、吸水/失水动力学和pH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凝胶的组成及三维交联网络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NIPA)二元智能凝胶具有高的溶胀比、很好的温度敏感性和pH敏感性以及快的智能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6.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TDX仪)测定儿童苯巴比妥血药浓度308例,采用Foxbase+建立数据库辅助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剂量比有一定差异;抗癫痫治疗浓度不必过份强调低限:苯巴比妥体内过程的个体差异较大,通过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个体化给药、鉴别诊断和了解病人的依从性,以更好地发挥抗癫痫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反应规律及特点。方法:15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一般扩肝的对照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定期连续进行肝功能试验、HBV DNA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结果: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转氮酶总体呈下降趋势;HbeAg应答与患者治疗前转氮酶有关,转氮酶重中度升高患者下降明显;用药前HBV DNA阳性患者、开始用药后第2月末HBV DNA转阴者,HbeAg转阴率较高。HbeAg应答大多发生在治疗第3月左右,平均转时间为3.4月;干扰素治疗前HB VDNA女性低于男性,HbeAg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治疗过程中HBV DNA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转阴平均时间为1.9月,与HbeAg应答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干扰素对慢性肝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8.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X线造影和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RMS的临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其中4例行CT扫描。结果:造影显示膀胱内葡萄簇状充盈缺损8例,膀胱三角区大的分叶状充盈缺损影2例,6例膀胱壁毛糙。4例CT检查均显示膀胱腔内典型葡萄簇状低于腹壁肌肉密度软组织肿块,局部膀胱壁增厚,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膀胱RMS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患儿年龄及临床特征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9.
海洛因和吗啡对猴的致依赖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吗啡依赖猴作对比,对恒河猴海洛因依赖形成的时间、累计剂量、催促实验戒断反应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及自然戒断反应出现的时 -效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洛因sc恒河猴,起始剂量为2.5mg·kg-1 ,tid ,每2d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11.25mg·kg-1 后,改为每日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到20mg·kg-1 时,维持该剂量到用药时间为3mon。给药d5,当海洛因累计剂量为17.5mg·kg-1 时,催促实验中,猴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以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戒断反应呈显著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反应强度在给药头10d内增加最快,以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注射满3mon,突然停药,可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其时 -效关系与吗啡组基本一致。与吗啡组相比,在依赖形成初期,海洛因具有形成依赖时间短,用药量少,戒断反应程度严重,戒断症状稍有不同,有兴奋表现等特点。海洛因组Emax=100分,ED50 =20.9mg·kg-1;吗啡组Emax=104.2分,ED50 =80.7mg·kg-1,二者的等效剂量比为1∶3.9。自然戒断实验中,二组均达最大反应强度,且戒断反应程度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00.
茵陈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为开发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们用3.0g·kg~(-1)和1.0g·kg~(-1)两个剂量的药物作抗炎实验:(1)醋酸诱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2)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实验;(3)棉球导致肉芽组织增生的实验;(4)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结果:发现茵陈蒿汤可显著抑制酸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高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1.2%(P<0.01)和22.0%(P<0.05);可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7.0%(P<0.01)和45.5%(P<0.01),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0.1%(P<0.01)和13.7%(P>0.05);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59.8%(P<0.01)和37.5%(P<0.01)。结论:茵陈蒿汤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