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目的评价益肾解痉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证属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解痉汤50 mL,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进行中风病、肩-手综合征疗效评价;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诊断得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U-FMA)评价两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风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中风病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解痉汤配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852.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SPECT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子影像阅片基础,为分析异常影像提供参考.方法 对31名健康志愿者行DAT特异性放射性配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从解剖标志、放射性分布及对称性等方面,以视觉定性分析DAT影像特征,结合解剖图谱和MRI绘制DAT典型横断层面对应的线条图.结果 26名双侧纹状体横断层面呈典型“熊猫眼”形态,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大致等大,DAT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5名双侧纹状体表现为哑铃形;24名双侧杏仁体显影,呈圆点状;6名丘脑轻度显影.所有志愿者均未见明显非特异性分布.结论 健康志愿者SPECT脑DAT分子影像的各组织结构清晰可辨,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853.
目的 阐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293例MHD患者资料,根据3个月内每次血液透析中血压下降情况,分成无透析中低血压组(no-IDH)、透析中低血压偶发组(o-IDH)和透析中低血压频发组(f-IDH).IDH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1mmHg=0.133kpa)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并有低血压症状.3个月透析过程中发生IDH的频率<1/10定义为no-IDH,≥1/10但≤1/3为o-IDH,>1/3为f-IDH.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指标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93例MHD患者入组,其中男性180例(61.4%)、女性113例(38.6%),年龄56.57±4.54 (49~68)岁.终末期肾病原发病因中肾小球肾炎194例(66.2%)、糖尿病肾病30例(10.2%)、高血压肾病24例(8.2%).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病率39.9%,其中o-IDH为27.3%,f-IDH为12.6%.以超滤量/体质量水平判断MHD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AUC为0.706(95% CI:0.64~0.77,P< 0.01),以超滤量/体质量4.33%作为界值的灵敏度为53.2%,特异度为7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滤率、血NT-proBNP、血浆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与透析低血压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高龄、高超滤率、血NT-proBNP水平高、血β2MG水平高、低血浆白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4.
背景:目前评价保髋治疗的疗效标准较多,没有统一标准,因此保髋治疗的疗效缺乏一定的可比性。目的:参考WHO生存质量量表发展模式及医药领域量表研制与应用指南,试图研制一款特异性的用于评价保髋治疗疗效的生存质量量表。方法:通过复习文献和小组讨论,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参照一般量表制定的程序化方式,制定理论模型,通过患者访谈形成条目池,优化条目并初步筛选后形成预调查表。用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借助专家重要性评分、因子分析、离散趋势法、逐步回归、判别分析和Cronbach’sα系数等统计学方法筛选条目,形成终选量表。结果与结论:终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健康意识4个领域,分疼痛、跛行、关节功能、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健康的自我评价、对疾病的了解9个方面,外加一条独立条目,共32个条目。终选量表一旦完成其科学性考核,将是一款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疗效评价的特异性量表,将对接受保髋治疗的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55.
替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是首个能可逆性地作用于血小板上的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型P2Y12的抗血小板药,口服吸收快,能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本文介绍替卡格雷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56.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一线治疗进展及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累及多能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性疾病,而伊马替尼的问世给CML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近些年来,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有逐渐取代伊马替尼成为一线治疗的趋势,国际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其作为一线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7.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经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80、160 μmol/L)分别作用 24、48、72 h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大黄素对Pan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0、40、80 μmol/L大黄素作用Panc-1细胞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7.1%、15.2%、21.4%。结论 大黄素可显著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大黄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以诱导细胞凋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858.
859.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其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为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改善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省各地区市级医院的护理人员679名,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WVS)和亚健康状态量表对该省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及其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年龄30~45岁的护理人员遭受躯体攻击和情感攻击的发生率最高,与<30岁组和>4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以下学历的护理人员遭受情感攻击的发生率最低,与高学历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班作业护理人员遭受情感虐待的发生率高于无轮班作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心科和急诊科护士遭受各种类型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等级的增加,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越明显;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不容乐观,减少或控制工作场所暴力是预防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6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五聚素3(PTX3)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 方法 选取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对象,以体检健康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PTX3。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PTX3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TX3与CVD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X3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CVD的相关性。 结果 共98例MHD患者入选,其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7(1.34~2.50) μg/L比1.11(0.86~1.51) μg/L,P < 0.01];单次血液透析后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前[2.18(1.80~3.14) μg/L比1.87(1.34~2.50) μg/L,P < 0.01]。并发CVD患者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2.18(1.48~2.74) μg/L比1.76(1.25~2.26) μg/L,P < 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水平升高对并发CVD的优势比为3.15 [95%CI(1.17~8.50),P < 0.05]。针对CVD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当hsCRP>3 mg/L时,PTX3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0.083(P < 0.05);而hs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562±0.083(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TX3与体质量指数(ρ = -0.248,P < 0.05)、前白蛋白(ρ = -0.218,P < 0.05)、总胆固醇(ρ = -0.265,P < 0.01)、三酰甘油(ρ = -0.246, P < 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 = -0.254,P < 0.05)、血红蛋白(ρ = -0.212,P < 0.05)呈负相关;与每周红细胞生成素剂量(ρ = 0.184,P < 0.01)、肌钙蛋白T(ρ = 0.287,P < 0.0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 = 0.294,P < 0.05)呈正相关。 结论 MHD患者血浆PTX3水平显著升高。血液透析过程可诱发PTX3升高。血浆PTX3与MHD患者CVD独立相关,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CVD危险因素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