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9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605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674篇
内科学   642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93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72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558篇
  10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3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7篇
  196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应用铈细胞化学方法镉诱发氧自由基对肾脏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Ye X  Sha J  Tang Y  Zheng Z  Yu B  Yang Y  W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2):110-111
目的 研究镉及其诱发的氧自由基对肾脏的急性损伤。方法 应用民镜细胞化学及能量色散谱分析技术。结果 镉离子可进入到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肾组织内有氧自由基的过量 产生,基 于血管内皮细胞,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微绒毛及其底膜等部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及细粒体可发生肿胀及内皮细胞脱落等病变。结论 镉离可导致氧自由基的大量形成,从面对肾脏造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为磷酸肌酸二钠盐提供快速准确的 HPL C分析方法。方法 :C1 8柱 (4.6 mm× 2 5 0 mm,5μm)。流动相 :0 .0 8%四丁基季铵磷酸盐水溶液 (冰醋酸调至 p H 3.0 )。检测波长 :2 10 nm。结果 :磷酸肌酸二钠盐在 0 .0 342~ 0 .171mg/ ml浓度范围内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Y =1.386 98e- 8X +0 ,r=0 .9997,RSD =0 .4 6 % (n =5 ) ,5批样品磷酸肌酸二钠盐含量分别为 70 .31%、70 .5 6 %、70 .19%、70 .5 8%和 70 .2 2 % ,对照品精密度试验 RSD =0 .34% (n =5 ) ,样品重现性试验 RSD =0 .37% (n =5 ) ,分离度为 10 .6 9。结论 :应用本方法可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磷酸肌酸二钠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63.
不同产地藏药独一味的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苑伟  宋玉成  梁资富 《中国药房》2003,14(12):716-717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独一味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 ;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结果 :独一味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对醋酸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说明独一味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三产地的独一味在镇痛、抗炎方面 ,作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4.
抗癌胶囊对实验性肿瘤的治疗及对化疗减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艳  王英  侯宇成  吴玉波 《中国药师》2003,6(3):133-135
目的:研究抗癌胶囊对小鼠移植肿瘤S180,H22,Lewis的抑瘤作用及对化疗药所致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抗癌药物筛选规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采用氟尿嘧啶(FU)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测定抗癌胶囊对小鼠白细胞计数、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的影响。结果:抗癌胶囊对小鼠移植肿瘤S180,H22,Lewis均有不同的抑瘤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抑瘤效果最佳,并对小鼠体重生长无明显影响。抗癌胶囊还有明显拮抗FU所致白细胞下降,胸腺、脾脏萎缩,腹腔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和NK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结论:抗癌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对胎膜糖皮质激素代谢酶 11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I型 (11β HSD1)和前列腺素合成酶II型 (PGHS 2 )的影响 ,以探讨细胞因子导致分娩启动的机制。方法 :利用薄层层析法 (TLC)和Westernblot杂交法分别从酶活性、蛋白表达水平 ,研究IL 6、TNF α对原代培养的人类绒毛膜细胞 11β HSD1及PGHS 2水平的影响。结果 :TNF α和IL 6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11β HSD1还原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对绒毛膜细胞 11β HSD1和PGHS 2的蛋白表达均有上调作用。 结论 :IL 6、TNF α对胎膜 11β HSD1及PGHS 2的诱导作用可能是其导致分娩启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不同民族刺络放血疗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莎  郭义 《天津中医药》2004,21(1):35-37
刺血疗法是中国的一种民间疗法,其历史源远流长,除汉族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之外,其他民族的刺血疗法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放血工具、放血部位、放血方法、放血量和放血的适应症等角度对11个少数民族的刺血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 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 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 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 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8.
老瓜头的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老瓜头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增加呼吸道分泌功能,有显著祛痰作用,对乙酰胆碱和组胺等量混和液所致豚鼠哮喘反应亦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玉仁丰乳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玉华  于文静  朱秀奎  沙英威  于鸿 《中草药》1998,29(11):736-738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王不留行、川芎进行了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7.54%,RSD=3.43%,玉仁丰乳丸中人参皂苷Rg1测定含量为0.55%(n=3)。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蛋白疫苗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分析,探讨这种免疫方案的优势。方法:用DNA质粒PVRC2000-syngag,在0,2,4周初始免疫BALB/c小鼠,在第6周用HIV-1CN54Gag蛋白加强免疫,每间隔两周采小鼠尾血作结合抗体滴度变化的检测,在第10周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小鼠在第1次免疫后两周就产生了特异性的结合抗体,抗体在4周开始快速增长,在Gag蛋白加强后两周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种联合免疫组诱导出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亚型检测倾向于Th2型体液免疫。结论:本实验为提高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了新的免疫方法。为免疫策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