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01篇
  免费   9935篇
  国内免费   6491篇
耳鼻咽喉   1207篇
儿科学   1689篇
妇产科学   836篇
基础医学   5498篇
口腔科学   2158篇
临床医学   12023篇
内科学   8129篇
皮肤病学   1159篇
神经病学   2102篇
特种医学   4219篇
外科学   9083篇
综合类   28030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943篇
眼科学   1331篇
药学   12651篇
  161篇
中国医学   10341篇
肿瘤学   4443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281篇
  2022年   3301篇
  2021年   3938篇
  2020年   3475篇
  2019年   1837篇
  2018年   2089篇
  2017年   2933篇
  2016年   2147篇
  2015年   3876篇
  2014年   5086篇
  2013年   6564篇
  2012年   9547篇
  2011年   10055篇
  2010年   8872篇
  2009年   8097篇
  2008年   8007篇
  2007年   7963篇
  2006年   7089篇
  2005年   5516篇
  2004年   3830篇
  2003年   3349篇
  2002年   2477篇
  2001年   2230篇
  2000年   1560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建文  孙伟  陈静  徐文方 《药学学报》2012,(9):1111-1119
索拉非尼是首个上市的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长相关的多种激酶,包括Raf、VEGFR、PDGFR和kit等。由于其多靶点机制、广谱、耐受性好和易于联合用药等优势,众多学者致力于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的研究,期望发现新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本文从生物电子等排和骨架迁跃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总结了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72.
徐岩  王广树  孙薇  杨晓虹  徐利保 《药学学报》2008,43(10):979-98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IGF-1R的活性,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增强肿瘤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以IGF-1R为靶标的治疗方法中,IGF-1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近年来以IGF-1R为靶点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演变过程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影响。方法应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非干预组及脑出血EPO干预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及组别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在72 h内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 h达到高峰,此后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阳性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后HIF-1α表达存在一定变化规律,EPO能显著减少HIF-1α表达。  相似文献   
974.
采用NSO工程细胞表达重组抗人CD25嵌合单克隆抗体,在5 L细胞反应器进行批次培养,细胞悬液中目标单抗的平均表达量为108 mg/L,每批细胞悬液总体积为4 L.细胞悬液离心后上清液经rProtein A Sepharose FF和SPSepharose FF两步色谱纯化,得纯度大于95%的单抗,回收率约33%.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目标单抗,具有免疫原性.N-端1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理论序列相符.  相似文献   
975.
小肠寡肽转运蛋白及其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侧的寡肽转运蛋白(PEPT1)以及侧底膜的寡肽转运蛋白是寡肽转运蛋白(PEPT)的2种亚型,它们在寡肽及拟肽类药物(peptidomimetic drug)肠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前体药物(prodrug)设计将一些吸收差的药物修饰成类似二肽或三肽的结构,在PEPT1的介导下吸收,能够提高这些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76.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ESI-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的含量,研究磷酸西他列汀经尾静脉单次给药后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3组,分别单次给予9,3,1 mg.kg-1磷酸西他列汀,按照不同时间点于眼后静脉丛采血。液质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质谱采用正离子和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磷酸西他列汀m/z 408.0→235.0和内标氟西汀m/z 310.0→148.0。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分别尾静脉单次注射高、中、低剂量(93,和1 mg.kg-1)药物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INF)分别为(5 154.82±637.37)(,1 729.30±290.76)和(589.39±66.92)h.ng.mL-1,剂量之比为9∶3∶1,对应的AUC比值为8.75∶2.93∶1,与给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AUC有显著性差异t,1/2,Vz,CL,MRTlast与给药剂量无关。结论:所建立的UHPLC-M...  相似文献   
978.
范广建  张坚  孙力  于鲁海  尚靖  徐建国 《中国药房》2009,(30):2366-236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紫铆素进样量在0.01~0.5m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3.6%,RSD=2.89%(n=9)。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可用于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体外研究人肝微粒体中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氟康唑分别对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与辛伐他汀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孵育,采用UPLC-MS/MS测定辛伐他汀的浓度。结果 罗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辛伐他汀的代谢没有影响,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其IC50值为36.6 μmol·L-1。结论 氟康唑显著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对辛伐他汀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制备新型抗肝损伤化合物XXH-32脂质体,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用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表面形态,对制备的XXH-32脂质体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XXH-32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分布适宜。优化工艺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75.2±2.55)nm,多分散系数为0.262±0.01,载药量为(2.60±0.12)%,包封率为(95.05±1.06)%,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n(100-Q)=-0.06t+4.79(R2=0.979 4)。结论 本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新型抗肝损伤化合物XXH-32脂质体,其体外释药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