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81篇
  免费   11240篇
  国内免费   6442篇
耳鼻咽喉   1211篇
儿科学   1758篇
妇产科学   848篇
基础医学   6058篇
口腔科学   2346篇
临床医学   12696篇
内科学   8446篇
皮肤病学   1225篇
神经病学   2170篇
特种医学   4325篇
外科学   9255篇
综合类   29445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2648篇
眼科学   1451篇
药学   13135篇
  164篇
中国医学   11218篇
肿瘤学   4640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1432篇
  2023年   1678篇
  2022年   3590篇
  2021年   4226篇
  2020年   3713篇
  2019年   2133篇
  2018年   2234篇
  2017年   3055篇
  2016年   2297篇
  2015年   4065篇
  2014年   5330篇
  2013年   6845篇
  2012年   9929篇
  2011年   10559篇
  2010年   9255篇
  2009年   8375篇
  2008年   8268篇
  2007年   8163篇
  2006年   7248篇
  2005年   5630篇
  2004年   3888篇
  2003年   3395篇
  2002年   2484篇
  2001年   2248篇
  2000年   1572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哺乳期妇女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其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位点单克隆抗体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BA-ELISA)测定GDM产妇和健康产妇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及新生儿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监测婴儿90天内生长情况.结果GDM组初乳及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2.8μU/ml比20.4μU/ml,33.6μU/ml比23.5μU/ml,P均<0.05).母亲孕前、产前、产后42天和90天的体质指数(BMI)与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产后42天BMI与42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孕期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与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剖宫产者初乳真胰岛素水平低于阴道分娩者(21.2μU/ml比96.3μU/ml,P<0.05).42天时高母乳喂养组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低于低母乳喂养组(29.7μU/ml比69.6μU/ml,P<0.05).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重和身长正相关,42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出生至42天的体重增长值负相关,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90天头围负相关.结论:GDM哺乳期妇女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较正常哺乳期妇女高,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对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有影响,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孕产妇的BMI值呈正相关,对婴儿体格生长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先天性钩状拇指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先天性钩状拇指的临床资料.17例均为双侧,共34手,年龄3~9岁(平均7岁9月);参照Weckesser分型.本组同一患儿双手分型相同,其中Ⅰ型9例(52.9%),Ⅱ型5例(29.4%),Ⅲ型3例(17.6%);Ⅰ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转移或桡侧腕长伸肌和掌长肌腱移植重建拇指伸肌功能;Ⅱ、Ⅲ型通过松解指蹼挛缩、掌指关节关节囊、背侧骨问筋膜及拇收肌横头第三掌骨止点.并采用示指同有伸肌或桡侧腕长伸肌、掌长肌腱转移重建伸肌功能等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7个月至15年,17例中11例(64.7%)优,3例(17.6%)良,2例(11.8%)中,1例(5.9%)差.结论 针对先天性钩状拇指的不同类型采用相应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视力、眼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0眼获得了满意效果,6眼术后眼压回升,加用降眼压药物后4眼控制在正常范围,2眼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二极管光凝术,术后眼压正常。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术中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及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44.
王万春认为特殊类型毒蛇咬伤临床上较为少见,包括咬伤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特殊部位如咬伤头面、会阴等.虽情况少见,临床治疗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但主要为蛇毒对人体的伤害,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合患者情况辨证施治,善用膏药散剂等外敷,内服外敷,中西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合并有并发症产妇的剖宫产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全麻组(Q组)和椎管内麻醉组(Z组)。Q组方案:静注氯胺酮1mg·kg-1、司可林100 mg,气道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前一般无需追加上述药物,若追加氯胺酮其总量不超过1.5 mg·kg-1、司可林总量不超过200 mg,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胎儿脐带血行血气分析并对胎儿进行1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产妇入室至离室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率血氧饱和度及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等指标。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在两组血气分析数值中Q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项值均高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血压、心率两组间在个别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Q组明显短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以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术全麻中,尤其适用于危重或禁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抑酸药(法莫替丁、鼠李铋镁)对马来酸多潘立酮(健胃药)在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未服和服用抑酸药后,单剂量口服马来酸多潘立酮10mg,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用Win-NonLin5.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用Spss12.0软件比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未服和服用抑酸药后,单剂量口服马来酸多潘立酮,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0.85±0.24)、(2.20±1.78)h,Cmax分别为(9.68±5.37)、(7.18±4.12)μg.L-1,AUC0~tn分别为(38.18±19.76)、(49.96±10.35)μg.h.L-1。显示服用抑酸药后,马来酸多潘立酮的tmax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4);AUC0-tn增加,峰浓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1、0.06)。结论在健康人体内,法莫替丁、鼠李铋镁不影响马来酸多潘立酮的吸收程度;但使其吸收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建立齿囊耙齿菌固体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汉邦ODS-C18色谱分析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100%甲醇,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82nm;柱温30℃。结果麦角甾醇进样量在0.20~1.40μg之间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1.91%。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好,为齿囊耙齿菌固体发酵产物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相关问题。方法:32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病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置钉技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中药三期辨证,渐进康复锻炼。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4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80mL。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无一例死亡,全部病例临床或骨性骨折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所有病例均能独立行走,1例轻度髋内翻,2例轻度大腿前侧间隙性疼痛。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PFNA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重视三期辨证用药提高术后机体损伤耐受,缩短机体康复周期,有效复位相对稳定与早期功能锻炼相统一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选用黄芪注射液、辅酶Q10和维生素C(VitC);对照组(43例)选用GIK极化液、辅酶Q10和VitC; 两组患者无禁忌症者给予一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对症治疗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肌酸激酶、肌钙蛋白T、柯萨奇病毒B IgM.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心律失常减少(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缩小(P<0.05),肌酸激酶明显下降(P<0 .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V MC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肩周炎模型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肩周炎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A组(疼痛期干预)、针刀B组(僵硬期干预)、针刀C组(疼痛期及僵硬期均干预),每组8只.应用持续劳损加冰敷方法制备肩周炎家兔模型,电针组和针刀各组分别行电针和针刀治疗,于实验第33天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血清及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 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的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中的MDA均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显著降低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异常MDA含量(P<0.05,P<0.01),同时对血清和肌肉组织中的SOD和T-AOC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结论 针刀松解法可对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的肩周炎模型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