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21篇
  免费   10029篇
  国内免费   6319篇
耳鼻咽喉   1203篇
儿科学   1682篇
妇产科学   797篇
基础医学   5486篇
口腔科学   2148篇
临床医学   11963篇
内科学   8106篇
皮肤病学   1156篇
神经病学   2094篇
特种医学   4222篇
外科学   9047篇
综合类   27884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369篇
眼科学   1325篇
药学   12482篇
  155篇
中国医学   10210篇
肿瘤学   4416篇
  2024年   352篇
  2023年   1226篇
  2022年   3219篇
  2021年   3873篇
  2020年   3373篇
  2019年   1764篇
  2018年   2003篇
  2017年   2885篇
  2016年   2078篇
  2015年   3807篇
  2014年   5035篇
  2013年   6530篇
  2012年   9449篇
  2011年   10004篇
  2010年   8799篇
  2009年   8058篇
  2008年   7941篇
  2007年   7936篇
  2006年   7072篇
  2005年   5505篇
  2004年   3834篇
  2003年   3343篇
  2002年   2461篇
  2001年   2232篇
  2000年   1562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 优化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开发一种在酸水解前的酶解预处理工艺。方法 利用酶的生物降解作用,断开薯蓣皂苷与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键,从而改变植物细胞壁的通透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料液比对薯蓣皂苷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薯蓣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纤维素酶提取薯蓣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400 U、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8 h、酶解pH 5.5、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薯蓣皂苷得率为9.78%。酸解得到薯蓣皂苷元得率为32.07%,薯蓣皂苷元纯度为70.89%。结论 通过一步纤维素酶预处理可以使薯蓣皂苷元得率提高140.59%,薯蓣皂苷元纯度提高41.21%。该方法方便、高效,可为薯蓣皂苷元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天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PharmMapper、GEO、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获取天麻活性成分及AD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天麻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并将其与GEO数据库筛选的关键靶点导入CB-DOCK2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BioGPS数据库查询了解交集靶点在人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的27个天麻活性成分与AD疾病共有176个交集靶点,靶点遍及人体肝、心、肺、胰、肾、全血、全脑等组织,靶点基因功能偏向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等。天麻可能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叉形头转录因子O(FoxO)、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相关的靶标起到治疗AD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麻治疗AD的关键成分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基醚、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巴利森苷J等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整合素β3(ITGB3)、纤连蛋白1(FN1)、E3泛素蛋白连接酶(CBL)、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有较好的结合力,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表现最好。结论 天麻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相关靶点,同时调节肝、心、肺等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实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龙血通络胶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7,4′-二羟基黄酮、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龙血素A、龙血素B、紫檀芪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 ℃,流速为0.5 mL·min–1,进样体积为2 μL,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建立了龙血通络胶囊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3批样品中的11个共有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5。5个成分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7.93%~107.33%,RSD均小于3.0%。结论 建立的UPLC操作简便、高效准确,可为龙血通络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康复需求,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目前已有肿瘤相关西医心理指南及标准治疗方案发表,然而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干预方案仍有待规范。结直肠癌作为中国高发病率、长生存期的肿瘤,其根治术后的时期作为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的良好切入点,前期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发表。为规范该类疾病的诊疗及随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心理问题的效果,202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包含12条推荐意见。该指南为结直肠癌领域首个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指南,但受限于相关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未来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结果的发表以促进其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996.
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楠  闫广利  孙晖  王喜军 《中草药》2023,54(1):292-302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相关疾病、妇科相关疾病等。基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以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白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0.15 mL/min,进样体积为2μL,检测波长为220 nm。分别采用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17批白及饮片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葡萄糖苷(2-O-葡萄糖基白及苷)、1-[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手参苷Ⅰ)、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2-(6-O-乙酰基)葡萄糖苷(手参苷Ⅲ)、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白及苷)4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对照提取物中2-O-葡萄糖基白及苷、手参苷Ⅰ、手参苷Ⅲ、白及苷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进样精密度RSD值在0.001%~0.58%,重复性RSD值在0.27%~0.53%,4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8....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百蕊草Thesii Herba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百蕊草药材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百蕊草素I在药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330、270 nm,柱温30℃,建立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含量及转移率、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百蕊草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9批百蕊草药材、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6~1.000、0.989~1.000。百蕊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6个共有峰,药材中的5个共有峰全部转移至标准汤剂并被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5-O-阿魏酰奎宁酸(峰2)、4-O-阿魏酰奎宁酸(峰3)、百蕊草素I(峰5)、山柰酚-3-O-(2″-O-α-鼠李糖基-6″-O-丙二酰基)-β-葡萄糖苷(峰6)。19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7.45%...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荆防颗粒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荆防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通过检索Omim、Drugbank和Gene Cards数据库收集AIH相关的靶点,进而得到荆防颗粒治疗AIH的关键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可视化;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建立刀豆蛋白A诱导的AIH小鼠模型探讨荆防颗粒治疗AIH的作用机制。结果 共筛选得到荆防颗粒中159个潜在活性成分和269个相关的靶点,与343个AIH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25个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 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GP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UHPLC-Q-Orbitr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