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36篇 |
免费 | 2895篇 |
国内免费 | 15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8篇 |
儿科学 | 382篇 |
妇产科学 | 153篇 |
基础医学 | 1469篇 |
口腔科学 | 554篇 |
临床医学 | 3306篇 |
内科学 | 2303篇 |
皮肤病学 | 339篇 |
神经病学 | 615篇 |
特种医学 | 1002篇 |
外科学 | 2052篇 |
综合类 | 8008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3644篇 |
眼科学 | 226篇 |
药学 | 3228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2913篇 |
肿瘤学 | 13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3篇 |
2023年 | 351篇 |
2022年 | 955篇 |
2021年 | 1100篇 |
2020年 | 948篇 |
2019年 | 526篇 |
2018年 | 512篇 |
2017年 | 796篇 |
2016年 | 611篇 |
2015年 | 1112篇 |
2014年 | 1428篇 |
2013年 | 1782篇 |
2012年 | 2579篇 |
2011年 | 2782篇 |
2010年 | 2496篇 |
2009年 | 2151篇 |
2008年 | 2160篇 |
2007年 | 2095篇 |
2006年 | 1856篇 |
2005年 | 1467篇 |
2004年 | 1030篇 |
2003年 | 776篇 |
2002年 | 643篇 |
2001年 | 601篇 |
2000年 | 460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 ision法对7例血管肉瘤和4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thelioid hem angioendotheliom a,EHE)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23~80岁,男性8例,女性3例。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表现。6例肿瘤呈单结节,位于肝右叶;5例多结节者,其中4例累及肝左叶,肿瘤最大径为2~6.5 cm。7例血管肉瘤组织学表现多样,肿瘤细胞可呈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形态。4例EHE组织学特征:以纤维硬化区为中心,周边富于细胞,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分化及特征性的胞质内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染色至少表达CD31、CD34、FⅧRAg中的1项,其中4例3项指标均表达。1例EHE和5例血管肉瘤表达nestin。结论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极少见,结合组织学形态并联合应用多项血管内皮标记物可作出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局部手术切除和结合术后化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构建OSKM诱导的过表达c-Jun肝癌细胞(C3A-c-Jun)重编程细胞系,探讨外源性c-Jun对肝癌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方法通过C3A细胞稳定过表达c-Jun后进行OSKM诱导重编程,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Real-time PCR,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等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建立C3A-c-Jun诱导肿瘤干细胞系C3A-c-Jun-i CSCs。结果 C3A-c-Jun-i CSCs克隆呈圆顶状,边缘圆钝,克隆内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多层分布,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mRNA和蛋白水平均可表达多潜能性标记物OCT4、SOX2;C3A-c-Jun-i CSCs组外源性和内源性Sox2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3A-i CSCs对照组;在重编程过程中c-Jun持续表达。结论 OSKM诱导C3A、C3A-c-Jun肝癌细胞重编程,分别建立C3A-i CSCs和C3A-c-Jun-i CSCs细胞系,发现外源性c-Jun通过上调Sox2基因的表达,启动下游一系列反应,对肝癌细胞重编程过程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及自发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方法采集922例生殖异常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镜检,进行观察研究。结果922例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6例,总检出率7.16%。其中,易位21例,倒位21例,克氏综合征18例,X-三体综合征2例,Turner综合征伴X染色体缺失1例,Y染色体缺失1例,环状21号染色体1例,额外标记染色体1例,及常见染色体多态性大Y染色体63例,发生率13.3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及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超声波非常适合应用于导盲系统。本文构造了一种某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超声波导盲系统研究平台。我们获得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和超声回波的强度信息,进行音频调制,向盲人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本文从系统组成、软硬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该虚拟仪器平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检测亚硒酸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凋亡过程中Bax/Bcl-2、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的变化,探讨亚硒酸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亚硒酸钠(2.5、5.0、10.0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24h、48h,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以罗丹明123(rhodamine123)为细胞染色剂,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质Cyt C和线粒体Cyt C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能够能够提高Bax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懒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亚硒酸钠能够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示:亚硒酸钠可以通过改变Bax、Bcl-2蛋白的含量,降低线粒体的膜电位来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能够提高细胞质Cyt C蛋白的表达(P0.05)并降低线粒体内Cyt C蛋白的表达(P0.05),促使线粒体内的Cyt C向细胞质内释放。结论亚硒酸钠通过上调Bax并下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Cyt 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6.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CID小鼠 ,4w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PCR等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细胞。结果 :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 ,FL TPO SCF IL 6组脐血细胞得到持续扩增 ,并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细胞 ;SCF IL 3 IL 6 GM CSF EPO组在第 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 ,第 4周时集落形成的细胞、CD34 细胞已基本检测不到。移植至少 4w后 ,在存活小鼠体内检测到人CD4 5 细胞和Alu基因。结论 :因子组合FL TPO CSF IL 6可以有效扩增脐血CD34 细胞 ,而且扩增后的细胞具有较高的移植效率和造血活性 相似文献
997.
内蒙古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研究内蒙古不同民族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对内蒙古八所中学六个民族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以CCMD -2 -R中神经衰弱标准作最后医学诊断 ,所得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总患病率为 2 3 5 % ,城市学生患病率高于乡村学生 ,高中生患病率高于初中生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男女生之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回族学生患病率最低 ,鄂伦春族学生患病率最高 ,汉族与回族学生之间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而与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之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内蒙古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率较高 ,对来自于城市生、高中生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不同人群的抗TTV血清流行病学及TTV基因不同区段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血清中抗 TTV抗体及ORF1 、ORF2 区段基因的分布状况 ,并分析其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TTV的ORF1 、ORF2 区段的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巢式PCR引物 ,扩增 2 46例血清标本中的TTV部分基因片段 ;采用TTVORF2 部分基因原核表达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相同血清标本中TTV抗体。结果 不同人群TTVORF1 、ORF2 基因及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有偿献血者 16 0 % (12 75 ) ,10 7% (8 75 )和 2 5 3% (19 75 ) ,甲型肝炎患者 10 0 % (3 30 ) ,16 7% (5 30 )和 16 7% (5 30 ) ;乙型肝炎患者 47 5 % (19 40 ) ,42 5 % (17 40 )和 2 2 5 % (9 40 ) ,丙型肝炎患者 42 9% (15 35 ) ,37 1% (13 35 )和 2 8 6 % (10 35 ) ;丁型肝炎患者 2 0 0 % (3 15 ) ,2 6 7% (4 15 )和13 3% (2 15 ) ;戊型肝炎患者 16 7% (2 12 )、16 7% (2 12 )、33 3% (4 12 ) ;庚型肝炎患者 2 3 8% (5 2 1) ,38 1% (8 2 1)和 2 3 8% (5 2 1) ;非甲~庚型肝炎患者 6 1 1% (11 18) ,5 0 0 % (9 18)和 44 4% (8 18)。统计分析TTVORF1 与ORF2 基因的检出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0 0 1) ;不同人群间基因检出率相差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TV抗体的检出率与TTVDNA的检出率相关无 相似文献
999.
用噬菌体肽库筛选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和鉴定重组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8的表位。方法:用纯化的rSj338/26GST免疫家兔获得抗rSj338/26GST的多克隆抗体IgG,将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rSj338单特异多克隆抗体IgG。用纯化抗rSj338抗体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5轮免疫学筛选,挑取克隆。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识别,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获得的表位并与rSj338/26GST进行同源性比较。将获得的不同表位的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Western blot及dot-ELISA方法筛选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滴度抗rSj338抗体的阳性克隆,并将阳性噬菌体免疫的小鼠血清对纯化的rSj338/26GST,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进行Western blot识别。结果:经5轮免疫学筛选后挑取的32个克隆,用Western blot方法30个克隆能被抗rSj338抗体识别,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1种表位,与rSj338无一级结构的同源性。经动物免疫初步实验筛选。共获得4个免疫原性较强的阳性克隆,其免疫鼠血清均可识别rSj338/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结论:获得了4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的表位,均为模拟表位,这将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疫苗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ICAM-1水平与疾病免疫状态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水平与机体免疫状态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4例Graves'病( GD)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 )、CD4 、CD3 、CD 8 、CD19 、CD25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水平,用ELISA 方法测定其血清 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浓度,同时测定该病患者的其它体液免疫指标(TsAb、TGAb、TpoAb),并和2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各指标间的比较;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机体其它免疫指标间做相关分析。结果Graves'病患者血 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01),与细胞免疫指标中 的CD4 水平呈负相关(n=34,r=-0.503,P<0.005);但与其它细胞免疫指标和 体液免疫指标间无相关关 系 ,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和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sICAM-1在未治疗的GD病患者中是升高的,其升高与体液免疫指标不相关,与细 胞免疫指标有一定关系。因此,sICAM-1可能是不同于体液免疫指标的一项新型免疫指标, 它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