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15篇
  免费   8486篇
  国内免费   5671篇
耳鼻咽喉   870篇
儿科学   976篇
妇产科学   716篇
基础医学   7447篇
口腔科学   1422篇
临床医学   10685篇
内科学   10207篇
皮肤病学   907篇
神经病学   3373篇
特种医学   32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8364篇
综合类   18702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7744篇
眼科学   1847篇
药学   9527篇
  84篇
中国医学   7002篇
肿瘤学   6202篇
  2024年   401篇
  2023年   1194篇
  2022年   3253篇
  2021年   4012篇
  2020年   3323篇
  2019年   2362篇
  2018年   2515篇
  2017年   2775篇
  2016年   2396篇
  2015年   3968篇
  2014年   5013篇
  2013年   5081篇
  2012年   7372篇
  2011年   7920篇
  2010年   6056篇
  2009年   5030篇
  2008年   5497篇
  2007年   5195篇
  2006年   4879篇
  2005年   4262篇
  2004年   2858篇
  2003年   2500篇
  2002年   2072篇
  2001年   1781篇
  2000年   1565篇
  1999年   1226篇
  1998年   689篇
  1997年   618篇
  1996年   504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患者男,60岁,左股内侧斑块1年余增大伴破溃1个月。体检:左股内侧有一4 cm×8 cm红色浸润性斑块,质中,界清,中心破溃后形成直径1 cm,深约0.8 cm大小的溃疡。组织病理:真皮全层以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CD3(+),CD20(+),CD30(+),CD56(-)。确诊。  相似文献   
42.
VAGAL paraganglioma VP)is an uncommonneoplasm originating from neural crest paragan-glion cells located along the vagus nerve,repre-senting less than5%of all paragangliomas of the head andneck.1Despite improvement in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management of…  相似文献   
43.
颈肩背轴型反流皮瓣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一种实用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用本皮瓣修复30例儿童颏颈瘢痕挛缩,其中1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4.
胃癌前哨淋巴结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8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染色后显影的范围及特征。术中向肿瘤边缘的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观察淋巴结显影的情况;切取各站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 288例胃癌术后病理诊断为T1期102例,T2期126例,T3期60例。术中成功显影270例,阳性率为93.8%。102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SNs)与非前哨淋巴结(non—SNs)均有转移者66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仅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结论 通过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物理性刺激对骨膜软骨生成方面的影响,以期培养出一种与正常关节软骨更相似的软骨组织。方法从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内侧取下骨膜,将骨膜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细胞支架悬吊在旋转瓶内,用水流产生的剪切应力去刺激骨膜。通过宏观观察、体积大小测量、组织切片染色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比较及生物力学测试分析软骨体外生长的最佳环境。结果宏观观察发现软骨生长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同。组织切片染色可见有两层不同形态的软骨细胞和不同密度的E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在剪切应力的刺激下,软骨表面可分泌浅层蛋白质及润滑剂,且在不同大小的剪切应力刺激时,软骨表面还会产生不同厚度的表层。结论剪切应力刺激能使骨膜上的干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同时证明力学环境不仅影响细胞的分化与生长,而且影响细胞的形态与ECM的分泌。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l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 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7.
培养护生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习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丹丹  周玉兰 《护理研究》2006,20(3):734-734
同类药物因原料来源、附加成分和生产厂家不同而商品名称各异,有些名称相似的药物其性能却完全不同。临床实习护生常反映课本讲授的药物知识与临床用药相差甚远,不知如何记住所有的药物。为此,作者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习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氯氮平、氟哌啶醇和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氯氮平(89例,氯氮平组),服用氟哌啶醇(87例,氟哌啶醇组)及服用氯丙嗪(83例,氯丙嗪组)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血糖、胰岛素、血脂及体质量测定,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氯氮平组治疗第90天和第180天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7.0mmo/L)的发生率分别为8%及24%,氟哌啶醇组分别为1%和2%,氯丙嗪组分别为1%及4%。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第180天的血糖浓度高于第90天,氟哌啶醇组各时点的变化则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的体质量平均高于治疗前5.5%,氯丙嗪组高于治疗前4.8%;治疗第180天两组分别高于治疗前9.1%和7.4%;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第180天的胰岛素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8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与体质量均有一定相关性(r=0.23-0.39);氯氮平组的血糖、体质量、血脂代谢还与血药浓度呈显著性相关(r=0.28-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的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Leriche综合征的临床治疗78例,均行人工血管主股或主髂动脉转流手术,术后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脑路通.结果:手术结束后均能触及股动脉和动脉搏动,手术后7 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手术后3月,患肢缺血症状消失,64例阳痿现象得到改善.彩色超声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结论:人工血管主股动脉转流或主髂动脉转流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扩血管、祛聚、活血化瘀药物,同时及时处理伴发疾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oly-lactic acid and agarose gelatin in promoting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Methods Poly-lactic acid ( PLA) or agarose was embedded in the space between two stumps of the hemisectioned spinal cor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show astroglia prolifer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RhoA-positive cells. Locomotor activity recovery was evaluated by testing the function of hindlimbs. Results Astrogli-as and RhoA labeled non-neuronal cells accumulated in the area adjacent to the implant, while the number of RhoA-positive cells wa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absence of implant. Animals implanted with agarose gelatin recovered more quickly than those with PLA, concomitant with a higher survival rate of the neurons. Conclusion Both PLA and agarose gelatin benefited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after injury by providing a scaffold for astroglia processes. Modulation of the rigidity, pore size and inner structure of PLA and agarose gelatin might make these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more effective in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