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955篇 |
免费 | 9426篇 |
国内免费 | 59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51篇 |
儿科学 | 1252篇 |
妇产科学 | 717篇 |
基础医学 | 6949篇 |
口腔科学 | 1471篇 |
临床医学 | 10729篇 |
内科学 | 9411篇 |
皮肤病学 | 914篇 |
神经病学 | 2860篇 |
特种医学 | 33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8347篇 |
综合类 | 22210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8783篇 |
眼科学 | 1714篇 |
药学 | 10550篇 |
149篇 | |
中国医学 | 8412篇 |
肿瘤学 | 56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1篇 |
2023年 | 1418篇 |
2022年 | 3506篇 |
2021年 | 4430篇 |
2020年 | 3711篇 |
2019年 | 2450篇 |
2018年 | 2495篇 |
2017年 | 2829篇 |
2016年 | 2346篇 |
2015年 | 3815篇 |
2014年 | 5011篇 |
2013年 | 5532篇 |
2012年 | 7695篇 |
2011年 | 8127篇 |
2010年 | 6830篇 |
2009年 | 5853篇 |
2008年 | 6429篇 |
2007年 | 6102篇 |
2006年 | 5444篇 |
2005年 | 4371篇 |
2004年 | 3173篇 |
2003年 | 2834篇 |
2002年 | 2333篇 |
2001年 | 1906篇 |
2000年 | 1460篇 |
1999年 | 929篇 |
1998年 | 452篇 |
1997年 | 496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303篇 |
1994年 | 263篇 |
1993年 | 187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通过观察人体内痔不同分期粘膜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探讨内痔的发生及发展机制。 方法 收集南方医院肛肠科门诊手术切除的Ⅰ、Ⅱ、Ⅲ期内痔标本134例(Ⅰ期42例,Ⅱ期45例,Ⅲ期47例),内痔周围正常肠壁组织40例作为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FGF2的表达。 结果 正常组及Ⅰ期内痔黏膜层被覆上皮完整,未见扩张血管;Ⅱ期内痔黏膜层被覆上皮破坏,黏膜肌层破坏,黏膜层内见新生血管;Ⅲ期内痔黏膜层被覆上皮破坏,见血管管壁增厚迂曲,管腔扩张;与正常粘膜成纤维细胞相比VEGF在粘膜层成纤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随分期增高而增高(F=883.961,P<0.01),FGF2也存在相同表达(F=656.013,P<0.01);与正常组相比VEGF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随分期增高而增高(F=776.561,P<0.01),FGF2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水平存在相同趋势(F=1066.458,P<0.01)。 结论 VEGF及FGF2在内痔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粘膜下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同时可作为内痔发生发展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2名青年男性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D21、SD45和SD69组,每组8名。采用补笔测验和组词测验对4组被试进行测试。结果:SD 后无论知觉启动还是语义启动,启动量降低,并随SD 时间延长而减少。同一组内,两种测验进行比较,除对照组外,其他SD 组两两比较,语义启动的启动量大于知觉启动(P<0.05)。知觉启动中,SD45同SD69 相比无显著差异(P=0.245),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义启动中,SD21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D 后内隐记忆受损,并同SD 时间有关;SD 后语义启动和知觉启动出现分离,知觉启动更受SD 影响。 相似文献
44.
Involvement of ERK, p38 and NF-kappaB signal transduction in regulation of TLR2, TLR4 and TLR9 gene expression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mouse dendritic cell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An H Yu Y Zhang M Xu H Qi R Yan X Liu S Wang W Guo Z Guo J Qin Z Cao X 《Immunology》2002,106(1):38-45
Toll-like receptors (TLR) are sentinel receptors capable of recognizing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e patterns (PAMP) such as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nd CpG-containing oligonucleotides (CpG ODN). TLR2 and TLR4 are major receptors for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l cell wall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TLR9 is necessary for CpG signalling. LPS or CpG ODN can activate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DC) and induce DC maturation characterized by production of cytokines, up-regulation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and increased ability to activate T cell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regulation of TLR gene expression in mouse DC.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gulation of TLR2, TLR4 and TLR9 gene expression by LPS in murine immature DC. TLR2, TLR4 and TLR9 mRNA were up-regulated following LPS stimulation. The up-regulation of TLR9 expression coincid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by LPS plus CpG ODN. While inhibi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 and NF-kappaB activation suppressed the up-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LR2, TLR4 and TLR9 mRNA, inhibition of p38 kinase prevented the up-regulation of TLR2 and TLR4 mRNA expression but enhanced the up-regulation of TLR9 expres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LR2, TLR4 and TLR9 gene expression was differently regulated by LPS in mouse immature DC. Up-regulation of TLR2, TLR4 and TLR9 expression by LPS might promote the overall responses of DC to bacteria and help to explain the synergy between LPS and other bacterial products in the induc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考察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特征,我们利用MTT比色法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考察了该微胶囊的细胞毒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浓度≤1.0mg/mL时,材料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微胶囊浸提液即使在高浸提比(10.0mg/mL)下,浸提产物也无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浸提液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表明微胶囊浸提液无有毒的沥滤物和降解产物产生。说明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47.
多种金属离子与单宁酸反应媒染微血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镜下观察单宁酸与金属盐溶液中Ca2 + 、Au+ 、Ag+ 、Pb2 + 、Cu2 + 、Al3 + 、U6+ 、K+ 联用显示大脑微血管的效果。方法 用单宁酸媒染固定液灌流大鼠 ,取脑切片 ,入氯化钙、氯化金、硝酸银、硝酸铅、硫酸铜、硫酸铝钾、醋酸双氧铀、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等溶液中呈色。结果 单宁酸与Ca2 + 、Cu2 + 、Ag+ 、Al3 + 结合显示血管清晰 ,与Au+ 、U6+ 、Pb2 + 、K+ 联用媒染血管效果欠佳。结论 含Ca2 + 、Cu2 + 、Ag+ 、Al3 + 的金属盐类可替代氯化铁媒染微血管 ,氯化金、醋酸双氧铀、硝酸铅、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不宜与单宁酸联用来显示血管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临床评价增殖性瘢痕的颜色需要定量测量.本实验主要研究增殖性瘢痕色度的测量方法,实现瘢痕颜色的定量测量,为临床诊治提供量化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以光电积分式测量原理设计的色彩分析仪对增殖性瘢痕患者19人,共65个测试点按不同部位分为四组进行色度测量,并与正常组对照.用CIE-XYZ色度标准表达测量值,配合色度图直接观察瘢痕的疗效.结果:增殖性瘢痕各部位组的色度坐标值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的测量方法是有效的,能准确、定量反映增殖性瘢痕颜色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总结、分析、报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49.
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引起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功能可塑性,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方法测定MI代表区并观察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对MI代表区的影响。实验组大鼠(9例)持续1.2-2小时的前肢神经电刺激导致前肢运动区与面部触须运动区边界向VI方向,移动263.3±90.9μm并同时伴有运动阈值的改变;FL内MT降低5.0±13.3μA,而在VI内MT升高9.6±11.6μA对照组大鼠间隔1.5-2小时的两次测定结果,FL-VI边界 相似文献
50.
c AMP反应成分结合蛋白 (c AMP response elem ent-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转录因子 ,它在磷酸化之后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CREB在 13 3位置的丝氨酸的磷酸化 ,与脊髓中伤害性传入的处理有关 ,本文作者等用特殊抗体对此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在正常大鼠 ,虽然几乎所有脊髓神经元的核中都可见 CREB的轻度着色 ,但磷酸化的 CREB仅见于双侧腰段脊髓的 ~ 层 (75± 15 vs60± 18)和 层 (9± 3 )。用福尔马林注射引起一侧后脚掌出现炎症时 ,可在双侧腰段脊髓看到磷酸化CREB细胞核的快速 (小于 5 min)和节段性的显著增多 ;它们主要分布在双侧背角表层 ~ 层 (2 5 4± 2 0 vs 2 62± 2 3 )、 层(115± 13 )和双侧 ~ 层 (3 46± 2 0 vs3 2 8± 2 6) ;而在对照和炎症组大鼠的胸段脊髓中均未见磷酸化 CREB的增加。在注射CFA诱发一侧炎症或切断一侧坐骨神经的实验组大鼠 ,也可看到至少延续到第三天的强而双侧性的 CREB的磷酸化。这种由一侧后肢伤害性传入引致腰段脊髓中镜像式双侧 CREB磷酸化的出现 ,与一般看到的损伤传入只在同侧脊髓背角引起某些神经化学改变的结果不同 ,可能是人神经损伤后或在实验动物中出现对侧镜像式疼痛过敏现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