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35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22.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和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社区管理,随机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 ),在人组、干预半年和1年时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干预组在随访1年...  相似文献   
923.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骨为临床治疗骨缺损带来美好的前景。 目的:观察经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载体(Ad-BMP-2)转染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植骨材料上的黏附、增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情况。 方法:用Ad-BMP-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情况。将转染48 h的细胞均匀接种到纳米羟基磷灰石植骨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状况,并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消化收集黏附植骨材料上第3,5,7天的细胞,蛋白印迹检测黏附材料上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有高表达;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孔隙周围及孔隙内黏附生长良好并大量增殖,MTT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无抑制作用,复合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有较高表达。结果表明经Ad-BMP-2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植骨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在材料上能稳定长效地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2。  相似文献   
92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是否提高γ射线对L1210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L1210细胞加入隔离培养器内与3T3细胞共培养,收集经γ射线照射后12、24、48和72 h各组L1210细胞,台盼蓝染色观察直接损伤作用,TUNNEL法观察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γ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L1210细胞台盼蓝拒染率下降最快,12 h后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能够提高台盼蓝拒染率,24 h后有显著的差异(P<0.05);γ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细胞凋亡率24 h开始明显升高,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细胞凋亡率下降,24 h开始与单独质粒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细胞G1期快速上升,4 h与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G1期上升较单纯质粒转染组慢,4 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O可增强γ射线对L1210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出现细胞的G1阻滞,促进细胞凋亡.Caspase-3的活化参与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比较Pentacam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前近视患者中央角膜最薄点厚度的差异。方法对准备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69例138只眼,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ntacam系统、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最薄点厚度值分别为(548.0±28.9)μm和(538.8±29.4)μm,两者高度正相关(P〈0.05)。Pentacam系统比A型超声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厚(9.2±9.9)μ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该差值与A型超声测量角膜厚度值负相关(P〈0.05),而与屈光度、年龄等无关。结论 Pentacam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值略高于A型超声法,尽管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相互间还不能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926.
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内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存在天然配体和人工合成配体2类。天然配体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机体的代谢产物,人工合成配体主要是贝特类降脂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目前发现,有些中药成分也可以作为PPAR的配体。文中对可作用于PPAR的中药配体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探讨醛同酮瘤中CYP11B2,CYP11B1基因多态性与CYP11B2基因mRNA表达及术前血浆醛固酮浓度、收缩压、舒张压等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20例正常肾上腺和69例醛固酮瘤组织标本,分别取自2006年5月~2007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癌根治术和肾上腺手术切除的患者.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DNA多态性,包括CYP11B2基因的rs1799998、rs4539及CYP11B1基因的rs6410和rs6387;采用两对独立的PCR检测CYP11B2基因intron2多态性(野生型/转位型).采用syb green Real time RT-PCR检测CYP11B2基因mRNA表达.在R statistics program 2.7.0程序包中使用SNPassoc 1.5-3和Haplo.stats 1.3.8分析CYP11B2和CYP11B1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CYP11B2基因表达量和血浆醛固酮浓度、收缩压、舒张压等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单体型分型中,Global Score统计显示:CYP11B2-CYP11B1单体型与CYP11B2mRNA表达量增加相关(global-stat=16.175,df=8,P=0.04),与血清醛固酮水平相关(globalstat=20.407,df=8,P=0.009).但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不相关(分别P=0.34,P=0.54);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单体型H1(AGAConvT)和H3(AGAWtC)与CYP11B2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相关(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分别P=0.002;P=0.003),而H6(AGGWtT)、H10(AAAWtT)和H16(GAAWtT)与过多的醛同酮分泌相关(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分别P<0.0005;P=0.002;P=0.0015);但未见有单体型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关(均P>0.05).结论:CYP11B2和CYP11B1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上调CYP11B2的表达,导致醛固酮瘤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928.
目的:探讨肺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例肺癌、9例乳腺癌患者及1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外周血PBMC 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21.30±11.26)%]高于非肿瘤患者[(14.19±8.56)%](P<0.05),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患者表达水平(P<0.05),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自身免疫稳定的同时对肿瘤免 疫具有抑制作用,该细胞群比例的增加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9.
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与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ELISA间接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抗体(IAA)的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注射STZ后第4周,尿糖结 果Ⅰ组均为(-);Ⅱ组中5只(-),其余均>+;Ⅲ组中2只(-),其余均>++;Ⅳ组均>+++。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和程度均有所差异。Ⅱ组和Ⅲ组的IAA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 较,Ⅱ组和Ⅲ组的脾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为功能增强,而胸腺细胞(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则表现为功能降低;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剂量STZ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发生。大剂量STZ(80 mg·kg-1)可诱导小鼠产生2型糖尿病;而小剂量STZ(20和40 mg·kg-1)则诱导产生1型糖尿病,以40 mg·kg-1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30.
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及纳洛酮1、10、100、1000ng·kg-1组(NL1、NL2、NL3、NL4组),各组皮下注射相应药物,3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随后分别进行跳台、避暗及Y迷宫实验,以不同时间测定的潜伏期、错误次数、一次性正确次数作为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结果:与NS组比较,跳台实验中纳洛酮各组小鼠的跳台潜伏期缩短(P<0.05),避暗实验中NL1、NL2、NL3组的潜伏期缩短(P<0.05),NL1、NL3组错误次数增加(P<0.05),Y迷宫实验中各组小鼠正确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可增强小鼠在跳台、避暗实验中的遗忘作用,但对Y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的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