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91篇 |
免费 | 5626篇 |
国内免费 | 35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6篇 |
儿科学 | 910篇 |
妇产科学 | 415篇 |
基础医学 | 3294篇 |
口腔科学 | 1206篇 |
临床医学 | 6386篇 |
内科学 | 4633篇 |
皮肤病学 | 619篇 |
神经病学 | 1152篇 |
特种医学 | 2366篇 |
外科学 | 5281篇 |
综合类 | 158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预防医学 | 6688篇 |
眼科学 | 690篇 |
药学 | 6758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6187篇 |
肿瘤学 | 25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5篇 |
2023年 | 761篇 |
2022年 | 1828篇 |
2021年 | 2285篇 |
2020年 | 2032篇 |
2019年 | 1101篇 |
2018年 | 1165篇 |
2017年 | 1624篇 |
2016年 | 1185篇 |
2015年 | 2131篇 |
2014年 | 2807篇 |
2013年 | 3661篇 |
2012年 | 5323篇 |
2011年 | 5538篇 |
2010年 | 5132篇 |
2009年 | 4315篇 |
2008年 | 4607篇 |
2007年 | 4400篇 |
2006年 | 3882篇 |
2005年 | 3063篇 |
2004年 | 2184篇 |
2003年 | 1741篇 |
2002年 | 1389篇 |
2001年 | 1333篇 |
2000年 | 997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VEGF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发生于TMJ区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图像。结果:8例中,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45.1岁,所有8例病变都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且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6例肿块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髁突骨质改变7例,另外6例颞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结论:发生于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较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伴强化,髁突及颅底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初步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口腔鳞癌细胞株KB和FaDu细胞,MTT法比较2种细胞的增殖活性,基质胶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比较2种口腔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中OPN的表达。结果 KB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高于FaDu细胞,两种细胞中均有OPN的表达,KB的表达量高于FaDu。结论 口腔鳞癌细胞株KB和FaDu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可能与其OPN表达差异有关,高表达OPN的KB细胞株可以作为体外研究口腔鳞癌中OPN基因作用的实用细胞株。 相似文献
994.
通过体外传代培养齿龈内阿米巴,以甲苯胺蓝染液为指示剂测试7种不同牙膏及相同牙膏不同混悬度在体外对齿龈内阿米巴的作用效果。在浓度分别是3%、5%、7%、9%混悬度下不同的牙膏对齿龈内阿米巴的致死时间差距很大。在体外对齿龈内阿米巴杀伤效果最好的牙膏是佳洁士(晚装),最差的是冷酸灵去渍亮白。 相似文献
995.
996.
我国关于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逐年增多,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引 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患病率可高达 40%~80%,晚期恶性肿瘤 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则更高。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对手术、放疗 和化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生存时间。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死亡率,同时增加患者总生存期。由此看出,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日 趋重要,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肿瘤患者临床营 养研究的进展,就国内关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肿瘤营养治疗和营养研究的新思路,即在恶性 肿瘤发生、发展中尽早使用合适的营养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 在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将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载入壳聚糖温敏凝胶,构建双缓释体系,检测凝胶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乳化缩聚法制备黄芩苷-明胶微球(gelatin microspheres,GMS);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溶液和β-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β-GP)溶液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观察在37℃的成胶情况,选择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GMS与BSA共混于壳聚糖凝胶溶液,测定载药后的成胶情况及黄芩苷和BSA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成功制备了黄芩苷-GMS,载药率5.62%,包封率72.05%;1.8%壳聚糖溶液与9%的β-GP混合10min后可获得状态良好的凝胶;加载两种药物后的凝胶溶液相转变时间未发生改变;30d时低浓度组累积释放了63.79%,两个较高浓度组分别释放了74.86%、77.63%。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可以同时负载黄芩苷-GMS和BSA两种药物,在室温下呈溶液状态,37℃下经过10min可转变成半固体凝胶,在体外释药可达30d。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双缓释制剂的制备和释药性能检测为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两组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不停跳搭桥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连续收治的145例接受不停跳搭桥患者依据年龄被分为两组,相对高龄组(≥70岁)68例;相对低龄组(<70岁)77例.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以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手术后近中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近期是指术后1个月,中期是指术后12~24个月,平均(18.3±8.8)个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住院死亡.高龄组在术后平均气管插管时间、血制品的输注及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组,而术后平均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与低龄组患者相比,对于高龄组患者,不停跳搭桥同样能带来满意的临床近中期结果. 相似文献
999.
肝转移瘤的血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腹腔动脉造影、肝固有动脉造影、单纯门静脉CT灌注成像探讨肝转移瘤的血液供应.方法:对50例肝转移瘤患者进行了CT平扫、CT增强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肝固有动脉造影,对其中23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单纯门静脉CT灌注扫描,以观察肝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计算转移瘤中心区域、肿瘤边缘、门静脉和肿瘤周边正常肝实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图像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定量分析,CT图像用去卷积分灌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DSA表现:多血供肿瘤12例,少血供者38例,环形染色36例.肝固有动脉造影TDC显示,肿瘤中心密度(K值)峰值平均为(67.48±11.56)%,肿瘤边缘密度(K值)峰值平均为(76.23±14.89)%,正常肝实质密度(K值)峰值平均为(51.42±10.26)%;肿瘤中心密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平均为(9.00±1.03)s,肿瘤边缘密度的达峰时间为(10.69±2.82)s.腹腔动脉造影TDC显示,肿瘤中心及肿瘤边缘密度先表现为快速上升,然后为缓慢上升的平台,而正常肝实质则呈现持续缓慢上升的态势,在14 s以后,肿瘤中心的密度不仅小于肿瘤边缘的密度,而且小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门静脉显影的峰值时间平均为(11.84±1.81)s.多期增强CT扫描表现:动脉期呈明显环状强化者11例;动脉期呈轻度环状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厚壁强化者5例;动脉期不强化、门脉期环状强化者25例;平衡期环形强化者8例;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均不强化者1例.单纯门静脉灌注CT表现:肿瘤在30 s的时间内,密度几乎呈直线,无增强表现.门静脉达峰时间平均为(14.33±2.23)s,最高峰值平均为(320.00±28.78)HU;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在注射对比剂后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达峰时间为(22.25±3.44)s,最高峰值平均为(110.75±16.31)HU.结论:肝动脉是肝转移瘤血供的唯一来源,门静脉不参与肝转移瘤的血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从HPLC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密度及pH值方面,多维度评价传统瓦锅煎煮与现代机器煎煮所得小柴胡汤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瓦锅煎煮法、机器常压一煎法和机器常压两煎法制备汤液。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5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的指标性成分有甘草苷、甘草酸铵、黄芩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小柴胡汤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99%;机器两煎法中甘草苷、柴胡皂苷d的含量高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出膏率、密度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一煎法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的含量低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机器一煎的出膏率和密度虽低于瓦锅煎煮,但均达到了瓦锅煎煮的90%以上。结论:小柴胡汤现代机器煎煮与传统瓦锅煎煮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